本書選取了二十多家上市公司的併購故事,採取章回小說的形式,以通俗易懂的語言闡述併購過程,盡力迴避使用艱澀的金融術語。在書中可以欣喜地感受到零售業併購戰從青澀走向成熟,從隨意走向規範,從最初單純的借殼買殼走向行業整合,從協定轉讓走向舉牌收購、要約收購。
基本介紹
- 書名:資本暗戰
- 作者:金景波 等著
- ISBN:9787216051156
- 頁數: 266
- 定價:¥32.00
- 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7-8
- 裝幀: 平裝
- 開本: 16
編輯推薦,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書評,
編輯推薦
《資本暗戰》(國內首部上市公司併購實錄)是一部演繹近二十年來零售行業內併購實戰的經典著作。全書以十八個章回,三十多萬字的篇幅,生動的描述了諸如國美電器、鄂武商、北京物美,上海百聯、中國銀泰等業內巨頭逐鹿資本市場,控制與反控制,併購與反併購的實戰案例,並對每個併購大案進行了專業點評。十分細膩的再現了資本市場你死我活的競爭,和企業家們極具戰術戰略意義的資本運作手段。本書由劉鴻儒先生(中國首任證監會主席)作序,這是一部能夠普及資本市場和資本運作知識的通俗巨製,同時它也兼具濃縮一個大併購的時代形成與發展的史詩價值。
內容簡介
本書記述一個併購的時代在零售業上市公司身上的縮影,飽含了長期在一線從事兼併重組、融資上市等投資銀行業務的操作人員對零售業併購的理解。本書對於提高業內人士素質和普及基礎知識是一本生動的教科書,相信會得到大家的歡迎。
作者簡介
金景波,喆騏資本創始人,國潤創業投資基金合伙人、天騏諮詢董事。熟悉資本市場及各種金融工具的綜合運用,組織和參與實施企業集團在境內資本市場和香港,新加坡等境外資本市場融資,擁有企業集團重組和改制,企業兼併收購,跨境投資等方面的操作經驗。
目錄
第一回 黃光裕併購上市國美稱王,摩根威逼利誘永樂請降
資本逐鹿的家電連鎖零售業,民企、外企功城略地,戰事不斷。這是一場考驗“胃口”也考驗“消化”能力的併購戰,是一場和時間賽跑的遊戲。
17歲出門闖天下的黃光裕,靠100平米的店面起家,那時的他不會想到自己的名字會和“中國首富”有什麼關係。一個“垃圾殼公司”在資本騰挪中變身“國美電器”。35歲的黃光裕資產瞬時膨脹至百億,榮登2004年度胡潤百富榜上中國首富。
永樂電器的陳曉卻沒有這樣的運氣,赴香港上市的一點喜悅很快被業績壓力沖淡。面對抉擇命運的關口,永樂電器全國各地的經理們高唱起國歌,陳曉悲愴陳詞,副總裁束為潸然淚下。
一場“寡頭”間的併購戰,改寫了家電連鎖零售業的格局,震顫著每一個業內人士的神經。硝煙散去,究竟誰能笑傲江湖?
第二回 百聯出世張新生力主削藩,閃婚大商換主帥超市變身
上海逆“國退民進”而動,整出一個冠之以“百聯集團”的巨無霸來。這場政府導演的大戲中,牽動了一連串的上市公司:第一百貨、華聯商廈、華聯超市、聯華超市等,更有和大商股份的“閃婚”戲劇。百聯能否整合成功?是否比過去國資“大而統”模式富有新意?
攜著上海國資委的“尚方寶劍”,張新生大刀闊斧。控股東方商廈三足鼎立於上海灘,第一百貨與華聯商廈合併,百貨連鎖風起雲湧,更有和大商股份的“閃婚”戲劇助興。
張新生之後,華聯超市變身傳媒,又玩了一把吸收合併,那么超市資產去哪裡了?
第三回 銀泰系出世偷心寧波華聯,沈國軍瞞天過海香港上市
寧波華聯手握募集資金,打造承載太多夢想的2號樓,卻把公司推進沼澤。
沈國軍引領銀泰系公司低調出場,52歲的王家興辭去了寧波華聯的全部職務,掛印而去。8年的上市公司職業經理為王家興留下的只有遺憾。
2號樓奇蹟般起死回生,沈國軍究竟有何魅力?寧波華聯的百貨業非但沒有做強,反讓沈國軍偷走了“百貨心”。
沈國軍正欲打造戰艦,境外“紅籌上市”,不想突然遭遇“禁令”,一場“瞞天過海”的遊戲,慢慢拉開帳幕…
第四回 沈國軍杭州城下陳兵布陣,銀泰系請外援苦戰西子聯合
百大集團這家和銀泰百貨武林店一街之隔鄰居,多年來相安無事。日益壯大的銀泰,臥榻之旁豈容他人安睡,美國華平基金的入股更給銀泰注入了一劑興奮劑。
銀泰在二級市場頻頻舉牌百大集團,意欲促使杭州國資簽訂城下之盟,而杭州國資卻一心要把百大集團嫁給西子聯合。
沈國軍分兵兩路,“圍點打援”,法人股、流通股雙管齊下,步步進逼。
銀泰絕不放手,西子聯合血拚到底,最終決戰於“股權分置改革”,究竟鹿死誰手?
第五回 銀泰西征鄂武商蜜月短暫,夥伴反目國資委反戈一擊
鄂武商是銀泰系西征武漢選定了第一個目標,最初獲得了政府支持,本以為在九省通衢可功成名就。
政府本想引來外援,救助已在競爭對手圍困中的鄂武商,不想卻引來了“一匹狼”。
銀泰系增持股權,小幅越界,立刻引起武漢國資警覺。雙方越是溝通,越是混亂,終於為“提租案”針鋒相對,“大打出手”。
武漢國資的態度越來越強硬,商業大重組,把銀泰系晾在一邊,銀泰系該怎么辦?
第六回 新百改制老集團搭車轉讓,金鷹舉牌國家股收購卡殼
南京新百,勇挑南京國有上市公司改制先鋒大旗。南京國資奇思妙想,開創1+X搭售改制思路。
金鷹國際另闢蹊徑,連續9次舉牌收購南京新百流通股,強行晉升南京新百第二大股東,從而殺出重圍,甩下競爭對手。
國資選秀,金鷹國際靠舉牌散發的魅力不可阻擋。金鷹國際吞下“X”劣質資產,不想“1”資產只聽腳步,不見下樓。原來遊戲規則是會改變的......
第七回 南京中商擴版圖螳螂捕蟬,雨潤集團跨主業黃雀在後
南京中商合圍蘇北、挺進山東、河南,到處攻城略地,把一個又一個目標收入囊中,“連鎖百貨帝國”的夢想就在不遠的前方。
雨潤集團,一個藉助收購國有企業迅速膨脹的民營企業,足不出南京,卻張開大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吞噬了南京中商,連同他的“連鎖百貨帝國”夢想。
所有的故事,都發生在熙熙攘攘,人潮湧動的“商圈”。
第八回 迪康斷臂求生茂業忙接盤,成商集團一嫁再嫁“三年事二夫”
成商集團曾是西南零售業界的一隻猛虎,一場“精神變物質”的洗禮後,規模躍居西部之最。
一場要約收購,成就了法人股預受第一人。本以為迪康正是自己的如意郎君,嫁了他成商集團可以好好過日子,不想這竟是惡夢的開始。業績一路下滑,資金鍊日漸吃緊。不是我的錯,為何受傷的卻是我?
為了自救,迪康將成商掃地出門,走在茫茫股海,成商集團到底何去何從?要約收購再次光臨成商集團,這一次可是最終歸宿?
第九回 超市稱王張文中輕取美廉美,百貨試水物美商業入主新華
有著博士後頭銜的張文中,一不留神進入了零售業。於是後來就有了物美在京城超市業稱王,有了物美商業的香港上市。
資本在手, 張文中開始發動併購“閃電戰”。競購超市發,兼併京北大世界,把美廉美超市納入麾下更讓張文中一夜成名。
其後,物美商業更是躊躇滿志,挺進百貨業態,西北作戰同樣遊刃有餘。然而,就在此時,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第十回 超市發合併天客隆禍起蕭牆,大商收購敗北物美終成正果
“負債降到65%再談重組”,這是超市發公司給天客隆超市開出的合併條件。天客隆超市很快就達到了要求,合併完成。
這本是天作之合,然而股東間同床異夢,裂痕逐漸加深,葬送了上市前程。藉此可乘之機,大商股份強取力奪,物美商業暗度陳倉,雙方鏖戰,只為拼搶超市發控制權。
一場合併糾紛升級為兩個資本大鱷的爭鬥,較量就此展開…
第十一回 為保配股老天橋轉投青鳥,高科夢斷零售業終成棄兒
歷史和天橋百貨開了個玩笑,昨天所有的榮譽,已變成遙遠的回憶。勤勤苦苦股海沉浮,今日重又走入風雨。
張繼斌扛下昔日的“全國第一面商業紅旗”,造就“內地第一股”,卻在新百貨大樓落成前撒手而去。
大權獨攬後的任世安發奮要乾出個模樣,天橋百貨卻在1998年再度業績告急。為保配股的資格,只得捨身下嫁北大青鳥。
許振東南下北上,終於為北大青鳥拿到了控股權,然而1998年的日曆牌只剩下薄薄的6張。6天的“業績大營救”,3246萬利潤出爐,“奇蹟”竟這樣發生了。
然而大江終究東流去,天橋百貨逐漸消逝在人們的記憶里...
第十二回 甬城隍廟舊主業固步寧波,大紅鷹搞重組再獲新生
10%,配股“及格線”,一根隱形的指揮棒。為了天上掉下來的“募集資金”,甬城隍廟義無反顧。
中國只有一個寧波,寧波只有一個城隍廟。甬城隍廟在完成了寧波城隍廟地區的大規模改造後,未來怎么辦?政府要政績,股東要業績,在融資快感消失後,背負上市公司的軀殼,陳吉倫忽然覺得自己好累。
如果沒有那個初秋夜晚的“煮酒論英雄”,也就沒有後來的菸草巨頭“大紅鷹”,更沒有趙萬興驕人的職業生涯。
“菸草大款”主動來幫忙,甬城隍廟投懷也在情理之中。在“非煙”領域“大紅鷹”仍然是一隻自有翱翔的“勝利之鷹”嗎?
第十三回 華聯商城觸網路占盡時髦,渤海物流大輪迴重歸百貨
為上市,秦皇島老華聯和老商城都憋足了勁,奈何名額只有一個,於是“華聯+商城=華聯商城”,一個對等的合併完成了,誕生了一個13人的“大董事會”。
上市成功了,募集資金投資的項目卻飛了,而主營業務領域竟是“公司面臨較大困難的一年”,除了重組還能想什麼?
1999年什麼最時髦?當然是網路。老商場搞網路煥發新意,背後是“安徽首富”撐腰。“網路泡沫”破滅後,又搭上了物流,房地產業內也能閃現身影。到頭來,業績每況愈下,又要回歸日益景氣的零售業。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呢?
第十四回 福建東百大甩賣國退民進,飛尚欽舟走馬燈究竟誰主
東百集團國家股出讓搞競拍,輿論界一片叫好,這是“福州的一小步,全國的一大步”。30多輪競價,場面激烈,不想被中國證監會叫停。
競拍改協定轉讓,“競拍狀元”李非列卻把第一大股東主動讓位給未參加競拍深圳欽舟,雖不當控股股東,卻能出任東百集團董事長。
4年後,財政部審批在4年後姍姍而來。剩餘國家股二次退出,不想又引出當年競拍的“公案”,神秘深圳欽舟到底是哪個集團,還是獨行大鱷?誰才是東百真正的東家?
第十五回 友誼送禮復星系控股無緣,豫園投懷郭廣昌笑納股王
醫藥起家的復星集團,一腳踏入了零售業友誼股份。進門之後,郭廣昌能做的只有“等待”和“觀看”:等著財政部的批覆,看著王宗南把公司搞的紅紅火火。看也不白看,復興兩次從友誼股份收到“大禮包”。
百聯集團的組建,打碎了復星控制友誼的夢想。復星欲進無路,欲罷不甘。
處處折射出金燦燦的光芒的“萬元股王”豫園商城為郭廣昌送來了圓夢控股的枕頭,於是復星北上山東,南下香港,自己也紅火了一把……
第十六回 渤海集團小舢板欲堆航母, 銀座股份卸包袱揚帆起航
沒人知道渤海集團主業是什麼,因為它涉及的行業就象“渤海灣”一樣寬廣。
一個曾經的資本市場傳奇,在體制的夾縫中前行。商業奇蹟一群小舢板一樣的公司,無論再怎樣捆綁包裝,終究不會成為航空母艦。這樣一個“怪胎”誕生在中國證券市場,除了增加一些小股民的傷心眼淚,還能帶來些什麼?
好在後來有了山東商業大亨的入主,一系列的資產騰挪,“舢板”被一一甩掉,主體逐漸堅強,於是搖身一變…
第十七回 濟百重組管理層聯合抵制,將軍入主突重圍路在何方
政府強力推進,欲把經營傳統零售業的濟南百貨,綁到有中科院血統的華建電子的戰車上。天生的基因不匹配,從管理層到員工的一致抵制。
作為“老闆”的國資管理部門被“夥計”將了一軍,“重組”這種事到底誰說了算?
同門兄弟的將軍集團挺身收拾局面,菸草“大亨”搞“商業地產”,忙活了3年,濟南百貨卻“披星帶帽”,成了“*ST濟百”,退市就差一步了。“將軍”怎么辦?
第十八回 鄭百文鐵三角大神話破滅,魯三聯急招魂不死鳥復活
鄭百文,一個原來“替政府給老百姓分配火柴、香皂的行政性公司”,一躍成為成為“商界明星”。
董事長李福乾,看著一疊報表,做出了驚人決定:必須完成年初定下的“雙八”目標。總經理飛赴綿陽,拿回兩張協定。隨後,一張金燦燦的年報出爐了。
從“明星企業”到“虧損之最”,竟只有一步之遙?1998年創下的虧損記錄,1999年竟再度刷新。李福乾倉皇謝幕,留在他身後的是支離破碎的,債台高築的鄭百文,破產退市呼聲此起彼伏。
鄭百文變成了一個“爛殼”,卻引來山東三聯集團為其招魂,歷時3年“不合乎邏輯”的重組,幾個併購風雲人物上下奔突,“不死鳥”再度復活。結果真的“多贏”了嗎?
書評
比硝煙更精心動魄——讀《資本暗戰》
作者:葉雷 轉載自《圖書導報》 近日在新浪網讀書頻道讀到連載的《資本暗戰》(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8月版),被深深吸引,一口氣讀完這本章回體的經管題材通俗文學讀物,驚心動魄中感覺趣味盎然,收穫頗多。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零售業的發展逐漸由門店的不斷開張演變成以資本為籌碼的併購。《資本暗戰》就選擇了國內零售業領域的併購重組這一人們不再陌生的題材,涉及到的企業可能就在我們的身邊,如國美電器、鄂武商、北京物美、上海第一百貨、華聯超市、南京中商、鄭百文、濟南百貨、豫園商城、東百集團等等。他們以資本為武器,上演著一部部沒有硝煙的商業大戰,讓你在讀的過程中,或忍不住叫好,或扼腕嘆息,或為悲壯掉淚。讀完仔細品味,覺得《資本暗戰》有這樣幾個特點:
《資本暗戰》有趣味,容易讀。作者用流暢的文學筆調,通俗易懂的生動語言,把一般人比較陌生的商業併購融入到一個個真實的案例裡面,讀它就像在讀一個個故事,就像在觀賞一部部驚心動魄的好萊塢大片。比如,國美、永樂、蘇寧國內三大家電零售業巨頭之間的暗戰,黃光裕的國美借殼上市,一路高歌猛進;陳曉的永樂強行突圍,衝出上海灘,並在摩根的巧妙安排下成功上市;可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摩根轉投國美,直接導演了國美收購永樂的驚天大合併;三強鼎立變成了國美與蘇寧兩強爭霸,黃光裕發出吼聲:“打到蘇寧與國美合併為止”,蘇寧總裁孫為民慷慨激昂:“蘇寧會血戰到底!”
《資本暗戰》有特色,值得讀。作者打破常規,構思巧妙,以章回體小說的形式寫就了一部經管巨作,以人物對話和慎思的方式將一系列經濟學、金融學、市場學、管理學的理論觀點化繁為簡、化難為易,以故事的手法講述著併購的詳細過程,變驚心動魄的商業戰爭為感人的情節,讓你同步感到資本的博弈,體會戰略的比拼、感悟人性的較量,思考體制的碰撞。讀來,令人大快朵頤。
《資本暗戰》有價值,應該讀。一本書的價值,在不同人的眼中,各有不同。就我看來,飯後茶餘翻一番它,除了增加點聊資,還可以增加一點知識;如果你是時下的股民,你也許會明白一些題材股巨漲暴跌的原因,說不定自己可以捂出一隻“金鳳凰”;如果你正好是搞市場運作的,則可以從書中學習許多併購手法和財務技巧;如果你是學商的學生,我建議你把它當作哈佛商學院的案例教材收藏起來,一定會有派上用場的時候;如果你是在某一方面具有雄心的人,或者正在有創業的打算,讀一讀它,大可以從中領會到什麼是戰略、什麼是謀略。總之,讀了這本書,你不會覺得白讀。
商場如戰場,雖然沒有硝煙,但卻比有硝煙的戰場更驚心動魄;雖然沒有流血死人,但可能比流血死人更讓人悲憤交加。每一場戰爭都會改變一點歷史,商業也一樣,一本《資本暗戰》正好演繹了近二十年來零售行業內巨頭逐鹿資本市場、控制與反控制、併購與反併購經典案例,記錄了一個大併購的時代形成與發展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