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化遺產名稱:硯台製作技藝(賀蘭硯製作技藝)
遺產編號:Ⅷ-133
遺產類別:傳統技藝
申報日期:2011年
申報人/申報單位: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
遺產級別: 國家
歷史
在賀蘭硯雕刻歷史可考的三百餘年裡,石雕藝人輩出。清光褚年間,閆氏家族的硯台台刻的好, 在銀川已有一定的名氣,也製作出不少代表時代風格的好作品,為後人發展賀蘭石硯雕刻藝術積累了較為豐富的技術和經驗。
新中國成立後,1956年閆子江進入銀川刻字社,繼續從事制硯工作。1960年至1963年間,閆子江、閆子洋兄弟受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委派,參加了北京人民大會堂寧夏廳的建設工作,在此期間雕刻創作了大型浮雕掛屏毛澤東手書詩詞《清平樂.六盤山》、人物浮雕《紅軍長征過六盤》、山水插屏《塞上江南》等許多各俱特色的工藝品。從1972年至1986年間,賀蘭石刻廠發生了多次合併,這期間有陳梅榮、施克儉、閆森林三位能獨立設計製作的工藝美術師。由此形成了以閆氏家傳為主的一批傳承群體。賀蘭石硯多次參加全國工藝美術展、旅遊產品展,獲得了許多榮譽,閆子江於1979年當選為中國工藝美術協會理事,在1984年出版的《當代的中國工藝美術》一書中作為全國82位有特殊貢獻的工藝美術家作了專題介紹。陳梅榮、施克儉等中青年藝人的作品也在全國多次獲獎。
現狀
賀蘭石的輝煌和賀蘭硯是連在一起的,而寧夏賀蘭硯的發展是和跨越百年的“閆家硯”分不開的。“閆家硯”傳到第三代時,賀蘭硯的輝煌達到了極致。施克儉雕刻的《牧歸》成為寧夏贈給香港回歸的禮品、陳梅榮的“九龍套硯”被中國工藝美術館收藏、王文華的《牡丹亭》在“中國雕刻藝術節”上奪走特等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閆家軍”成了賀蘭硯雕刻的最佳陣容。然而,從上世紀90年代至今,“閆家軍”中繼續從事賀蘭石硯雕刻技藝的僅有閆森林、陳梅榮、施克儉、楊武、樊慶雲、閆淑麗、張鳳玲、馬繼紅8人,這些人因為年齡逐漸增高而使人生出“閆家軍老矣,尚能刻否”的感嘆,賀蘭硯雕刻技藝以家族和師徒相傳的方式使其已處於失傳狀態。
2011年3月20日,從寧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傳出訊息,寧夏賀蘭硯製作技藝已進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公示名單。“非遺”對賀蘭硯的拯救功效,並沒有外界想像得那么大。後繼乏人依然成了“閆家硯”發展面臨的嚴重問題,收徒難成了現有傳人們的心病。今 年65歲的陳梅榮是1964年入室“閆家硯”的,她是“閆家硯”唯一的女弟子,她一直希望能收到5個弟子,繼承賀蘭石的雕刻技藝,“但收徒很難,我們那時3年方能出徒,現在的年輕人坐不了這個冷板凳,他們巴不得3天就能掙錢。”一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在有生之年能夠收徒5人,這個要求並不高,然而,這個要求又顯得那么奢侈。
閆淑麗是寧夏賀蘭硯“閆家硯”製作世家的第四代傳人。2008年,“非物質文化遺產孵化基地”入駐銀川文化城。兩年多過去了,閆淑麗想像中的美好願景並沒有到來。21歲起就跟隨父親閆子江學習賀蘭硯雕刻技藝的閆森林,是“閆家硯”的第四代嫡傳人,可閆家的第五代人沒一個願意從事賀蘭石硯雕刻。這些賀蘭硯的守望者,依然苦苦地守護在賀蘭山下的這一脈石氣邊。
希望
賀蘭石作為寧夏“五寶”之一,成為寧夏地方名優傳統工藝品,寧夏本土的幾代工藝師們也創作出了不少好的賀蘭石作品,豐富了旅遊紀念品市場。但是,賀蘭石創作也因對外宣傳力度不夠及創作形態單一等因素局限,一直沒有得到全國石雕界、收藏界的廣泛重視。機器製作的滲入,不僅導致了賀蘭石原料的浪費和價格的猛跌,對手工製作工藝也形成了很大的衝擊。據了解,寧夏市場上80%以上的賀蘭硯都是機制硯台,價格從幾百元到一兩千元不等,但手工硯台至少五六千元,這種價格上的差異導致手工硯台市場嚴重萎縮。
針對這種情況,2011年5月15日上午,來自全國15個省區市的60多名省區級雕刻工藝大師來到銀川,正式啟動了中國寧夏賀蘭石(硯)藝術品、旅遊紀念品設計大賽。和以往單純將賀蘭石的藝術表達方式定位成賀蘭硯不同,這次的創意大賽是突出賀蘭石,將賀蘭石的藝術創作載體擴大了。
從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一些外地的雕刻師已經逐漸走進了賀蘭石的雕刻行列,如甘肅成縣的陳旭聰、遼寧瀋陽人石飈、師從陳旭聰的山東人林慶華、陝西定邊來銀川從事賀蘭石雕刻的王文華等,他們為寧夏賀蘭石的雕刻充實了力量。針對賀蘭石的藝術創作載體單純限於硯台的局限,這次大賽不僅向全國的工藝大師廣發英雄帖,為他們搭建起擂台,還將展示渠道拓寬。60多名省區級雕刻工藝大師深入賀蘭山區,了解賀蘭石的採掘歷史、賀蘭石文化歷史和技藝特點,走訪了賀蘭石加工企業,並和當地賀蘭石雕刻工藝師面對面對話,共同研究賀蘭石創作突破的渠道。同時,這些工藝大師一起啟動了賀蘭石(硯)藝術品、旅遊紀念品設計大賽,並進行大賽評比,大賽作品將捐贈給寧夏方面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