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新郎·昨夜東風裡》是近代學者梁啓超所創作的一首詞。此詞上片寫對故國的懷念,對國事的憂慮。下片抒發救亡圖存的壯志,當時的中國,面臨著被列強瓜分的危局,此詞反映出作者強烈的民族意識和民族情感。全詞格調高昂,詞氣沉鬱,用典貼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賀新郎·昨夜東風裡
- 創作年代:清代
- 作品體裁:詞
- 作者:梁啓超
- 作品出處:《飲冰室合集》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賀新郎1
昨夜東風裡。忍回首、月明故國2,淒涼到此。鶉首賜秦尋常夢,莫是鈞天沈醉3。也不管、人間憔悴。落日長煙關塞蒙4,望陰山鐵騎縱橫地5。漢幟拔6,鼓聲死7。
物華依舊山河異8。是誰家、莊嚴臥榻,盡伊鼾睡9。不信千年神明胄10,一個更無男子11。問春水、乾卿何事12?我自傷心人不見,訪明夷別有英雄淚13。雞聲亂,劍光起14。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賀新郎:詞牌名。又名《乳燕飛》《賀新涼》《金縷曲》等。雙調,一百十六字, 仄韻。
3.“鶉首”二句:《文選》張衡《西京賦》:“昔者大帝悅秦繆公而覲之,饗以鈞天廣樂,帝有醉焉,乃為金策,錫用此土,而剪諸鶉首。”鶉(chún)首,朱鳥七宿中的井宿,當秦之分野,代指秦地。鈞天,鈞天廣樂,天上之音樂。
5.“望陰山”句:陰山,在內蒙古。鐵騎,指匈奴兵馬,詞中指外敵。
6.漢幟拔:《史記·淮陰侯列傳》:“拔趙幟,立漢赤幟。”此反用之。
7.鼓聲死:指軍敗。
8.物華:自然景物。
9.“是誰家”二句:北宋開寶八年,宋軍圍逼金陵,李後主遣徐鉉入朝,言其事宋之禮甚恭,奈以病不能朝謁,太祖曰:“不須多言,江南有何罪,但天下一家,臥榻之側,豈可許他人鼾睡!”(《類說》引《談苑》)
10.胄:後代。
11.“一個”句:五代後蜀主孟昶妃花蕊夫人,於宋亡後入宋宮,宋太祖曾召之賦詩,有“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之句。
13.“訪明夷”句:明夷,六十四卦之一,詞中指亂世遭受艱難的賢人。
14.“雞聲亂”二句:用“聞雞起舞”典。《晉書·祖逖傳》載逖與劉琨交善,共被同寢,“中夜聞荒雞鳴, 蹴琨覺曰:‘此非惡聲也。’ 因起舞。”
白話譯文
昨夜又颳起了東風,我怎忍心回首,那明月照耀下的故國,竟淒涼如此。把關中之地賜給虎狼之秦但願是一場夢,可不要是老天爺真的酩酊大醉。他也不管人間百姓的憔悴。落日長煙關塞被暮靄籠罩,遙望陰山,那是異族鐵騎縱橫馳聘之地。漢家的旗幟被拔掉了,戰鼓也無聲無息。
風物依舊,而山河卻大不相同。這是哪個國家。莊嚴的臥榻之旁。竟容忍他人鼾睡。我不信千年文明古國的後裔,竟無一人是真正的男子。問春水,國家大計關我何事?我獨自傷心他人卻視而不見,訪問隱逸之士,他們流下了英雄的眼淚。雞聲傳來,劍光騰起。
創作背景
這首詞作於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英、美、德、法、俄、日、意、奧八國組成聯軍,大舉侵犯中國,攻占天津、北京,燒殺搶掠,殘害中國人民。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八國聯軍強迫清政府簽訂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此詞就是在中國處於帝國主義列強瓜分的危急形勢下寫的。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上片首先化用五代南唐李煜“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詞句,對祖國被人凌辱到如此悽慘境地感到極為悲痛。接著用“鶉首賜秦”的典故憤激發問:莫不是老天爺喝醉了酒,不再管人間的苦難,隱喻清廷統治者昏庸,不顧國家命運和人民疾苦。“落日”以下幾句作者借用“陰山”地名和“長煙落日”、“拔幟”等典故,表現中國邊防鬆弛,帝國主義鐵蹄踐踏華夏大地,中國的旗幟被拔掉改樹外國的旗幟,軍事上一敗塗地。
下片抒寫感慨和救國決心:祖國雖然風光依舊,但山河已經破碎。作者運用典故憤怒地質問:誰家臥榻之旁能容忍他人鼾睡!嚴正地表明華夏大地決不容許帝國主義橫行無忌。作者堅信:有著千年文明史的堂堂中華之後裔子孫,決不會沒有一個頂天立地、挽救國家危亡的男子漢的。暗示自已和無數中華兒女有報國的決心。“問春水、乾卿何事”,是作者用典故設問,表明國家危亡決非與自己無乾。最後幾句直接寫自己。當時作者人在日本橫濱。他訴說自己非常傷心,到處尋訪救國的賢人志士,與他們一起流下了許多憤恨和悔恨的眼淚。他決心和古代聞雞起舞的祖逖一樣,做好戰鬥的準備,隨時參加救國大業。
全詞感情熾烈,悲憤淋漓,運用典故,自然貼切,是一篇充滿愛國主義精神的作品。特別是其中“是誰家、莊嚴臥榻,盡伊鼾睡”、“不信千年神明胄,一個更無男子”和“雞聲亂,劍光起”幾句,雖然都是用典,但在該詞中給讀者的印象卻語同新創,具有震人猛醒、發人深思、催人奮發、激勵炎黃子孫為祖國重新崛起於世而不懈拼搏的力量。
名家點評
安徽師範大學文學院研究員孫文光《明清詞舉要》:全詞氣勢雄偉,魄力較大,將種種憤激、憤慨、憤怒、憤發之情運摶成劍,發出國人積鬱心底的龍吼,閃現出奪目的光芒,極富陽剛之美。
上海古籍出版社社長王興康《清詞一百首》:詞中洋溢著熱烈的愛國主義激情,表現出當時先進的中國知識分子發憤圖強、振興中華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