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聻字

古代信仰民俗,起於中唐。其法以“漸”字貼於門首,謂可鎮鬼祟。其後民間道士無知,將豎寫之“漸耳”誤為一字,遂造出“聻”字,並附會以“鬼死為聻”的說法。直至解放前,其俗猶存。《太平廣記》卷七五引唐張讀《宣室志·馮漸制鬼》:“河東馮漸,名家子,以明經入仕,性與俗背。後棄官隱居伊水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貼聻字
  • 拼音:jī jí jiàn nǐ 
  • 起源時代:中唐
  • 類型:古代信仰民俗
基本信息,出處,

基本信息


部首:耳,部外筆畫:14,總筆畫:20
五筆86&98:ILRB 倉頡:ELSJ 
筆順編號:44112511123312122111 四角號碼:32401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807B

出處

有道士李君以道術聞,尤善視鬼,朝士皆慕其能。李君後退歸有博陵崔公者,與李君為僚,甚善。李君寓書於崔曰:‘當今制鬼,無過漸耳。’是進朝士鹹知漸有神術數,往往道其名。別後長安中人率以‘漸’字題其門者,蓋用此也。”金韓道昭《五音集韻》:“人死作鬼,人見懼之;鬼死作聻,鬼見怕之。若篆書此字貼於門上,一切鬼祟,遠離千里。”《正字通》引唐段成式《酉陽雜俎》:“時俗於門上畫虎頭,書‘聻’字,謂陰府鬼神之名可以消瘧癘。”蒲松齡聊齋志異.章阿端》:“人死為鬼,鬼死為聻。鬼之畏聻,猶人畏鬼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