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貼絨畫
- 遺產級別: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 遺產類別:傳統美術
- 發源地:如皋
- 創始人:董小宛
- 特點:錯翠鉤紅、立體感強、不易褪色等
創作背景,創作經歷,創作方法,發展歷程,
創作背景
創作經歷
初由董小宛創製貼絨梅花扇,“九華宮扇裁紈綺,錯翠鉤紅世無比。活色生香點綴工,折枝梅萼影重重”。這是清代詩人楊芳燦歌詠如皋冒氏刮絨繡《貼梅扇子歌》的詩作。後由石學仙製作貼 (鳥)羽杏黃緞帳幔朝貢乾隆帝獲褒獎而名聲大振。《清畫家詩史》記載:石學仙,[清],江蘇如皋人,進士為崧女,彰德諸生沙又文妻。工書、畫,並創製剪彩帖絨花鳥。著冰蓮閣詩鈔。又據《隨園詩話》載:如皋女子石氏學仙,戊辰進士石公如松之女。工書畫,善琴棋,皋邑剪彩貼絨花鳥,自學仙始。參閱《骨董瑣記》,按華亭王蘭蓀,字慧珠,工制貼絨花卉,為世所稱,未知孰先孰後。後讀潘曾瑩董小宛貼梅扇子歌,謂剪彩為之,知其來已久,非石氏創製也。
創作方法
至清康熙年間,如皋貼絨畫已久負盛名,具有錯翠鉤紅、立體感強、不易褪色等特點。《故宮藏織繡書畫<經綸無盡>》一書介紹,刮絨畫因其工藝獨特,留存較少,鮮為世人所知。據故宮專家考證,是先將絲絨刮成薄片,再按照花紋圖案剪出形狀,最後粘在事先畫好的圖案上,並在其上敷彩,形成刮絨畫,手法新穎獨特,具有質感較強,絲理走向明顯和畫面光亮的藝術效果。
刮絨工藝與普通織繡不同,現代研究者認為具體要將絲線經過刮絨、制絨紙、著色、描樣、刻絨、裁剪、貼上、勾染、糊裱、鑲嵌等多道工序製成。製成的絨片都是單絲同向,沒有經緯線,靠貼上附著,拉力不強,所以不具備普通織繡的日常實用性,比如做成衣飾,鞋帽類等,而是專為製作高檔書畫,扇面等文人賞玩品而誕生的一種特殊工藝,早期作品多為貢品。刮絨畫因製作工藝繁瑣,耗時費工,將女紅,繪畫,裝裱融為一體,歷史上多系才藝雙全的女子所為,比如董小宛, 宮婉蘭,石學仙等,加之不易保存,所以製作數量較少。為此,後人不斷研究,由小件團扇、摺扇、尺頁發展至屏條、中堂、帳沿等大件。家庭工藝轉為專業作坊,大量生產,暢銷全國各地。
發展歷程
清末民初,縣辦的工業學堂和女工傳習所皆設有貼絨課。
城內篦機巷文秀齋的貼絨畫先後在南洋勸業會、巴拿馬太平洋世界博覽會和江蘇省物產展覽會獲獎。
1936年,如皋成立貼絨局,產品遠銷南洋群島。
抗日戰爭爆發後,貼絨畫技藝一度失傳。
民間藝人顧仲山(1914.7~1996.8),在繼承和發揚前人傳統工藝基礎上加以創新,曾製作貼絨條幅至南通展覽。水明樓如皋博物館存有顧先生六幅貼絨畫,這些貼絨畫立體感強,色彩恆久,品位雅致,具較高的藝術欣賞和收藏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