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目

貼目,圍棋術語。貼目從無到有、從少到多,也是一個認識的漸進過程。黑方的先行子效到底有多大?近代圍棋的領導是日本,所以以日本圍棋規則為參考基準。日本昭和初年(1926年左右),在正式比賽中為避免和棋,黑棋貼半目的貼目制開始採用,但當時並未形成制度。由於是硬性規定,因而反對的呼聲也很強烈,認為“貼目不成棋”,有損“棋道”精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貼目
  • 外文名:komi
  • 拼音:tiē mù
  • 注音:ㄊ一ㄝ ㄇㄨˋ
  • 創立時間:1926年
  • 領域:圍棋術語
簡介,來歷,稱呼,

簡介

圍棋術語。指黑方由於先手,在布局上占有一定的優勢,為了公平起見,在最後計算雙方所占地的多少時,黑棋必須扣減一定的目數或子數。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貼目一詞有廣義和狹義的兩個意思:
①廣義上講,貼目一詞指的是在圍棋對局中黑棋先走需要貼還給白棋一定的目數這一賽前約定。(如果沒有特別說明,現實生活中的貼目一詞都是指的該含義)
②狹義上講,貼目一詞指的是圍棋中具體貼目的數值。由於貼目不相同,代指的數量也不一樣。(一般情況下,在中國出版的相關圍棋書籍中貼目一詞代指的數量級都是7目半)
A.在中國大陸地區圍棋規則中貼目數相當於7目半。在中國圍棋規則中貼目一詞指的是大約7目半的數值。
B.在日本韓國圍棋規則中貼目數是6目半。在日本、韓國圍棋規則中貼目一詞指的是大約6目半的數值。
C.在中國台灣地區應氏圍棋規則中貼目數是8點(相當於7目半),在台灣應氏圍棋規則中貼目一詞指的是大約7目半的數值。

來歷

在長期的實戰對局中,黑棋勝率高是不可否認的,因此在棋手中要求黑方貼目的認識逐漸統一。通過對古今高手大量對局的分析,認為分先棋黑方可以便宜四、五目左右,因而貼4目半比較合理。於是1949年(昭和24年)日本棋院圍棋規則規定:黑方貼4目半。從1955年的第3期王座戰起,黑棋貼目從4目半改為5目半。自此,包括名人戰在內的全部頭銜戰均固定採用黑貼5目半制。
然而近年來隨著對布局研究的深入,此規則對執黑先行者仍然有利。截止到2001年底,在日本棋院近5年來進行的1.5萬盤正式公開棋賽對局中,(黑貼5目半的情況下)黑棋勝率達到了51.86%。執黑執白的勝率之差儘管不到4%,但在爭奪激烈的圍棋世界,這樣的差距足以致命。
在國際棋賽中實力明顯占優的韓國率先在大多數棋賽中改用6目半制。中國也從2002年春天起,全部改貼3又3/4子(相當於7目半)。日本棋院對於實行了50年的黑棋貼5目半的制度也實行了改革,將部分比賽向中韓靠攏,實行6目半。日本圍棋2003年開始全部採用黑棋貼6目半規則。
截止到2014年底,中國大陸主辦的貼3又3/4子(相當於7目半)的世界大賽共有380盤對局,其中黑勝200局,勝率為52.6%(前3屆春蘭杯相當於貼5目半,未計入)。而台灣舉辦的應氏杯(貼8點,也相當於7目半)則是黑勝100局,白勝97局。由此可見,即便是貼7目半,黑方似乎還是略占優勢。

稱呼

儘管目前圍棋規則不統一,但是所有的圍棋規則都採用了貼目制度。不過,貼目在中國大陸、台灣省、日本、韓國的叫法不完全一樣。簡單介紹如下:
中國大陸:數子規則——專有名詞:貼子;非正規叫法:貼目、還子
台灣:應氏計點規則——專有名詞:還點;非正規叫法:貼目、貼點
日本、韓國:數目規則——專有名詞:貼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