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射,漢語辭彙,拼音是tiē shè,意思是宋代實施的稅收制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貼射
- 注音:ㄊㄧㄝ ㄕㄜˋ
- 拼音:tiē shè
- 釋義:宋代實施的稅收制度
- 出處:《夢溪筆談·官政二》
貼射,漢語辭彙,拼音是tiē shè,意思是宋代實施的稅收制度。
貼射,漢語辭彙,拼音是tiē shè,意思是宋代實施的稅收制度。解釋 宋代所實行的一種有關茶葉買賣的稅收制度。商人直接向園戶買茶,茶官居中估價,以估定價與園戶的實際售出價之間的差額入官。茶亦須先經官驗定,園戶不得私售。出...
是茶商向官府貼納官買官賣應得的淨利後,官府發給貼納憑證,茶商持憑證直接向園戶購茶販茶的辦法。貼射法保障了官府應得的茶利,又減少了官府買賣茶葉所支出的費用。【歷史背景】貼射法目的在於革三說法弊端,這是使入中與茶鹽等...
頒布貼射法 天聖元年(1023)正月,宋朝河東、河北、陝西三路軍糧不足,而三路的軍糧儲備主要依靠茶鹽之利,因而宋仁宗命令中書、樞密院二府大臣共同商討解決軍糧不足問題的措施。為此還設定了一個專門的機構計置司,由樞密副使張士遜、...
宋廢除貼射法 天聖三年(1025)十一月,孫爽等人上書朝廷說東南十三茶場堆積有未出售的茶葉達六百一十三萬餘斤。他們認為主要原因在於實行貼射法後,商人專挑優質茶葉買,而劣質茶葉則全部堆積在官府的十三茶場中,商人不願買這些茶葉。
宋太宗以後曾一度實行貼射法。即令商人貼納官買官賣每斤茶葉應得淨利息錢,隨商人所指,準其向園戶買茶出賣,故有貼射之名。但必須輦茶入官,給券為驗,以防私售。歲若貼射不盡,或無人貼射,仍由官府收買。園戶過期而輸納...
歸結為三類,即交引法(榷貨務山場制)、貼射法、嘉佑通商法。以上只是對東南茶法而言,四川茶法初不禁榷,故無私茶法,熙寧七年始行禁榷,也同時制定了私茶法。各種茶法中的私茶法內容並不一致。宋代私茶法 宋代私茶法複雜多...
見錢法,宋代茶法之一。是貼射法的繼承和發展。【歷史背景】景祐三年(1036),三司使孫居中,在知樞密院事李諮的支持下,請行見錢法。河北漕使楊偕也上書從旁力陳“三說法十二害,見錢法十二利”獲準實行。此法與貼射法類似,...
淳化二年,令商賈就園戶買茶,公於官場貼射,始行貼射法③。淳化四年,初行交引④,罷貼射法。西北入粟給交引,自通利軍⑤始。是歲罷諸處榷貨務,尋復依舊。至鹹平元年,茶利錢以一百三十九萬二千一百一十九貫三百一十九...
耗茶其名義是茶在運輸途中的損耗。這種耗茶高達正茶的兩成至三成半,是一種強加的變相高利貸。【歷史背景】耗茶又以是否官給本錢為前提,故三說、四說法時,有耗茶;行貼射、見錢法時,取消耗茶,改為“饒潤”。在茶的禁榷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