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費爾巴哈的人本主義
- 作者:邢賁思
-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 類別:哲學
- 創作年代:現代
《費爾巴哈的人本主義》是現代邢賁思編著的一部哲學著作。內容簡介全書除緒論外,共分七章,依次介紹和評價了費爾巴哈哲學形成的條件和費爾巴哈的早期哲學思想、唯物主義的自然觀、認識論的兩重性、狹義“人本學”或關於人的學說、打上人...
費爾巴哈人本學哲學,在唯物主義發展史上做出了貢獻。他的思想的主要特點有 ①用自然界代替存在,就排除了社會存在。②用生物學上的人代替社會人的思維,排除了人的思維的社會性。③把人的本質就視為生物學上的本質。從總體上說,費爾巴哈屬於德國古典哲學的形上學唯物主義。關於自然的學說 ①自然界:是一切物質的...
人本主義是德文Anthropologismus的意譯,又譯人本學。希臘文詞源antropos和logos,意為人和學說。通常指人本學,是一種從生物學的角度解釋人的形上學學說。以19世紀德國的費爾巴哈及之後俄國的車爾尼雪夫斯基為代表。費爾巴哈拒絕唯物主義,避免採用甚至反對唯物主義這個術語,因而將自己的哲學稱作人本主義或哲學中的人本...
《基督教的本質》是德國思想家路德維希·安德列斯·費爾巴哈創作的宗教哲學著作,1841年首次出版。《基督教的本質》全書分3部分:導論,概述人和宗教的本質;第一部分,論述宗教的人本學本質;第二部分,批判宗教的神學本質。費爾巴哈在書中從人本學唯物主義的立場出發,闡明了宗教神學的秘密,認為它實質上是人本學,...
《超越人本主義》是2011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敏。內容簡介 長期以來,以費爾巴哈“唯物主義”或“人本主義”為導向對馬克思哲學進行費爾巴哈式解讀,使得在馬克思與費爾巴哈之間、人道主義與唯物史觀之間、唯物主義與人本主義之間關係問題上產生了諸多爭論和分歧。即使看似已成定論的觀點,實際上依然存在這樣或...
人本主義是德文Anthropologismus的意譯,又譯人本學。希臘文詞源antropos和logos,意為人和學說。通常指人本學唯物主義,是一種把人生物化的形上學唯物主義學說。人本主義 以19世紀德國的費爾巴哈和俄國的車爾尼雪夫斯基為代表。費爾巴哈由於把庸俗唯物主義同一般的唯物主義混為一談,避免採用甚至反對“唯物主義”這個術語...
《費爾巴哈文集(第9卷):幸福論》是2022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費爾巴哈。內容簡介 在本書中,費爾巴哈以人本主義為其出發點,系統地建立了以幸福和人追求幸福為中心的倫理學體系。具體而言,費爾巴哈認為,利己、自愛、追求幸福是人的自然本性,並把利己和追求個人幸福看作是道德的基礎和前提,道德上的善惡...
“真正的社會主義”一詞為格律恩首用,他在1846年《從人的觀點論歌德》中說:“在個性不受損害的基礎上的共產主義是真正的社會主義。”馬克思和恩格斯給它加上引號,表示諷刺。代表小資產階級利益,以費爾巴哈的人本主義為基礎,把法國的空想社會主義進行唯心主義的改造,鼓吹超階級的愛和抽象的人性;在反對資本主義的...
〔馬克思主義哲學與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費爾巴哈 費爾巴哈從黑格爾的觀點出發而結束和 批判了黑格爾的哲學 費爾巴哈著作是黑格爾之後包含著真正 理論革命的唯一著作 費爾巴哈在黑格爾以後起了劃時代的 作用 費爾巴哈體現了和人道主義相吻合的 唯物主義 費爾巴哈的人本學唯物主義 費爾巴哈的人本主義是關於唯物主義的 不確切的、...
以費爾巴哈為代表的學者構建了生物學人本主義,強調人對自然界、他人及社會的依賴;而以叔本華、尼采、弗洛依德、柏格森、薩特等代表的一批學者,則主張非理性人本主義,強調人與生存環境的矛盾;而馬克思則認為人有自然屬性(強調人類主體地位的確立,科學主義精神弘揚);社會屬性(強調合理人個主義和團隊精神原則)和...
第四節 揭露宗教(特別是基督教)在社會歷史上的消極作用,打開了從無神論人道主義走向“社會主義”觀念的通道 第二章 19世紀德國青年黑格爾派發動的宗教批判運動和費爾巴哈的人本主義宗教觀——馬克思主義宗教理論的歷史背景之二 第一節 黑格爾的宗教哲學 第二節 青年黑格爾派的宗教批判運動——從施特勞斯到布魯諾·...
《未來哲學原理》是德國唯物主義哲學家路德維希·安德里亞·費爾巴哈創作的哲學著作,於1843年首次出版。在《未來哲學原理》一書中,費爾巴哈闡述了他的人本主義觀點,總結了近代哲學的發展概況,指出人的哲學的產生是歷史的必然。費爾巴哈特別批判了宗教神學和黑格爾的唯心主義,指出建立新的哲學必須以人本學為基礎。他指出...
在19世紀50、60年代的經濟落後的封建俄國,費爾巴哈的人本主義為俄國革命民主主義者繼承和發展,成為反對沙皇專制和農奴制度的思想武器,產生了積極的影響。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隨著西方學者對馬克思主義研究的開展,費爾巴哈哲學日益受到注意。20世紀50年代以後,除蘇聯和東歐國家外,聯邦德國、英、美、法、意等國,都重...
費爾巴哈從人本主義出發,認為任何普通人都具有審美感,藝術的至高對象不是彼岸世界,而是現實世界的人,“整個的人,從頭頂到腳跟”(《從人本學觀點論不死問題》)。至高對象既指藝術的描繪對象,又指藝術的服務對象。藝術與最平常的需要有密切聯繫,房子、酒杯、紀念碑和靈廟都是給人享用的藝術品。“藝術是宜揚...
費爾巴哈對黑格爾的批判宣告了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作為德國古典哲學的直接繼承者,馬克思主義這一無產階級的思想體系登上了世界歷史舞台。馬克思和恩格斯充分肯定了德國古典哲學的積極成果,批判了黑格爾的唯心主義,把辯證法從他神秘的哲學體系的束縛下解救出來,同時又批判了費爾巴哈的人本主義,吸取了他的唯物主義哲學的...
L.費爾巴哈在德國恢復了唯物主義的權威,提出了人本主義無神論,對宗教的本質和起源作了深入具體的研究。他的結論是宗教中關於“上帝”的一切屬性和本質都是人性的異化,不是上帝創造人,而是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創造了上帝。這就徹底否定了上帝存在和宗教的神聖來源,把它還原為世俗基礎。費爾巴哈的人本主義無神論為馬克思...
包括黑格爾和費爾巴哈在內的哲學家都認為人性是主觀的,抽象的,不現實的。“……人的本質,人,在黑格爾看來=自我意識。……”⑷馬克思對此進行了尖銳的批判。費爾巴哈的人本主義哲學是馬克思主義人性理論的前身,“費爾巴哈把人理解為現實的感性實體,而不是抽象的精神實體,對於否定宗教哲學和思辨哲學無疑具有積極的...
二 超越對德育對象的存在的人本化理解 (一)反思費爾巴哈的人本主義思維 (二)人本主義思維與德育對象的存在的二元分裂 三 超越對德育對象的主體性的抽象化理解 (一)關於馬克思哲學中的主體性問題的前提性思考 (二)反思“人—主體性—德育對象的主體性”模式 四 超越對德育對象的生成性的直觀化理解 (一)...
正在這時,費爾巴哈根據自己的人本主義理論公開宣稱自己是共產主義者。同年10月,鮑威爾和施蒂納也在青年黑格爾派的哲學雜誌《維乾德季刊》第3卷上發表文章,指責馬克思和恩格斯以及費爾巴哈和M·赫斯。於是,馬克思和恩格斯決定立即動筆,以對當時德國資產階級和小資產階級的思想體系進行總批判的形式來作出回答。《德意志意識...
19世紀 德國唯物主義哲學家L.費爾巴哈的人本主義倫理思想,在一定意義上也可以劃入功利論倫理思想的範圍。理性論 近代理性主義倫理思想始於17~18世紀唯物論哲學家R.笛卡爾、B.斯賓諾莎、G.W.萊布尼茨等人,德國古典哲學的主要代表I.康德和G.W.F.黑格爾使之完善和系統化。他們繼承和發展了古希臘蘇格拉底和柏拉圖等人的...
從古希臘的啟蒙宗教觀、古羅馬的無神論,到中世紀的正統神學和異端神學;從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宗教觀、17世紀的泛神論和機械自然觀、18世紀的自然神論到法國的啟蒙運動和戰鬥的無神論,以至休謨、康德的宗教哲學,費爾巴哈的人本主義宗教觀,及馬克思、恩格斯的歷史唯物主義宗教觀,還有20世紀西方盛行的比較宗教學、...
馬克思在分析人與自然關係的時候超越了歷史上把人“排除”在自然之外看自然的自然主義和把人“置於”自然之上看自然的人本主義之間的簡單對立,而是立足於人與自然的存在方式全面地分析了人與自然的本真的、現實的和理想的關係。作者在肯定人和自然具有獨立存在這一點上提出,馬克思直接繼承了費爾巴哈的人本主義和自然...
《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已經拋棄了理性決定世界的唯心主義觀點,採用並進一步發揮了人本主義觀點。這標誌著馬克思已轉到費爾巴哈式人本主義立場上。在《神聖家族》中,馬克思仍存有人本主義的觀點,但同時提出粗糙的物質生產是歷史的發源地,這表明他開始從費爾巴哈式人本主義向歷史唯物主義過渡。在《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
在《手稿》中,馬克思在分析異化勞動的時候仍然保留了費爾巴哈關於人的類本質同人相異化的觀點,他對共產主義的論述以及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經濟分析,也都殘存著費爾巴哈人本主義的痕跡。他認為,費爾巴哈的偉大功績,主要是批判了黑格爾的唯心主義和“創立了真正的唯物主義和現實的科學”(《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58頁...
第三節 費爾巴哈的人本主義實踐觀 一 費爾巴哈對“實踐”概念的推進 二 費爾巴哈的思維邏輯——人本學思維 第二章 青年馬克思實踐觀的第一次邏輯轉向——從“自我意識”到“現實的人”第一節 黑格爾哲學及其解體 一 黑格爾哲學:實體即主體 二 “實體”與“自我意識”之爭 第二節 馬克思對“自我意識”的雙重態度...
從古希臘的啟蒙宗教觀、古羅馬的無神論,到中世紀的正統神學和異端神學;從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宗教觀、17世紀的泛神論和機械自然觀、18世紀的自然神論到法國的啟蒙運動和戰鬥的無神論,以至休謨、康德的宗教哲學,費爾巴哈的人本主義宗教觀,及馬克思、恩格斯的歷史唯物主義宗教觀,還有20世紀西方盛行的比較宗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