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對權變理論作出理論性評價的人是心理學家費德勒(F.Fiedler)。 他於1962 年提出了一個“有效領導的權變模式,即費德勒模式。
這個模式把領導人的特質研究與領導行為的研究有機地結合起來,並將其與情境分類聯繫起來研究領導的效果。他通過15年調查之後,提出:有效的領導行為,依賴於領導者與被領導者相互影響的方式及情境給予領導者的控制和影響程度的一致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費德勒模式
- 外文名:contingency model of leadership effectiveness
- 別稱:有效領導的權變模式
- 提出者:費德勒
- 提出時間:1962 年
- 套用學科:商業管理
菲德勒,具體內容,領導權變理論,
菲德勒
美國管理學家,權變領導理論的奠基人。畢業於美國芝加哥大學,獲哲學博士學位。曾任美國伊利諾大學心理學教授兼群體效能研究所所長,華盛頓大學心理學和組織管理學教授兼組織研究所所長等職務。致力組織管理學,尤其是領導科學方面的研究。把權變管理理論套用於領導科學領域,提出了著名的權變領導模式。主要著作有《領導效能論》、《領導效率的個人因素和環境因素》等。
具體內容
費德勒模式,也即費德勒的領導權變理論。
費德勒的領導權變理論是比較具有代表性的領導理論。該理論認為,各種領導方式都可能在一定的環境有效,這種環境是多種外部因素和內部因素的綜合作用體。管理環境可以分為從非常適宜到很不適宜的一些列狀態。適宜的管理環境給管理者創造一個影響、控制下屬行為的有利氛圍。因此,費德勒提出領導效果的好壞取決於三種情境因素。
(1)領導者與被領導者的關係。這一關係反映了領導者為被領導者所接受的程度。
(2)任務的結構。任務的結構是指任務的明確度和下屬對這些任務的負責程度。
(3)職位權力。這是指與領導者職位相關的正式職權以及各方面的支持程度。
費德勒指出,如果上述三個因素都具備,是最有利的環境;如果都不具備,則是最不利的情境。根據這三個因素,費德勒把領導者所處的環境從最有利到最不利共分為八種類型。如下表:
費德勒領導類型與情境變數之間的關係
對領導有利性 | 情境類型 | 領導者與被領導的關係 | 任務結構 | 職位權力 | 有效領導類型 |
有利 | 1 | 良好 | 有結構 | 強 | 任務導向型 |
有利 | 2 | 良好 | 有結構 | 弱 | 任務導向型 |
有利 | 3 | 良好 | 有結構 | 弱 | 任務導向型 |
中間狀態 | 4 | 良好 | 無結構 | 弱 | 人際關係型 |
中間狀態 | 5 | 不良 | 有結構 | 強 | 人際關係型 |
中間狀態 | 6 | 不良 | 有結構 | 弱 | 無資料 |
中間狀態 | 7 | 不良 | 無結構 | 強 | 無資料 |
不利 | 8 | 不良 | 無結構 | 弱 | 任務導向型 |
費德勒指出:在群體條件最有利和最不利的情況下,任務導向型是最有效的領導方式,效果較好;在群體條件一般的情況下,採用以關心人為主的人際關係型的領導方式比較有效。
因此,根據費德勒模式,要提高領導的有效性,可以改變領導者的領導方式,或改變領導者所處的環境。所以,領導者的選擇要視環境而定。費德勒權變模式通過研究者領導者自身和被領導者的個性特點、所處的環境等變數,以及這些變數對領導有效性的影響作用,得出了比較理想的領導方式,揭示了領導的動態過程。
領導權變理論
亦稱“情境理論”。指領導者根據具體情況來確定領導方式的理論。20世紀60年代以來,是現代管理心理學繼領導特質理論和領導行為理論之後盛興的關於領導有效性問題的第三個研究熱潮,並且是針對前兩個研究傳統的不足和缺陷而提出來的。
其基本觀點認為,一個有效的領導者,應根據環境的具體特徵來確定自己的領導方式,因為領導過程是領導者、被領導者以及環境因素共同決定的函式,用公式表示:領導有效性=f(領導者、被領導者、領導環境);並不存在一個適合於任何組織或企業、任何性質的工作或任務、以及任何對象的普遍有效的領導特質、領導類型或領導行為方式。
它有多種具體表現形式:
(1)由R.塔南鮑姆和W.H.施米特提出的領導行為連續帶模式,認為在獨裁和民主兩個極端之間連續地存在著一系列不同的領導行為方式,應隨環境條件的變化而變化;
(2) 由F.E.菲德勒提出的菲德勒模式,強調領導的有效性決定於三個因素,即領導者與被領導者之間的關係、任務的結構、職位的權力,並根據這三個因素的不同組合提出八種不同的領導類型;
(3)由R.J.豪斯提出的通路-目標模式,要求領導者應闡明對下屬的工作任務要求、幫助下屬排除實現目標的障礙,並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滿足下屬的需求和成長發展的機會;
(4) 由V.H.弗魯姆和P.W.耶頓提出的領導參與模式,認為領導者應根據不同的情況讓下屬不同程度地參與決策過程,領導方式主要決定於下屬成員參與決策的程度;
(5)由阿吉里斯提出的不成熟-成熟理論,認為領導者應根據下屬成員的不同成熟程度分別指導;
(6) 由A.K.卡爾曼提出的領導生命周期理論,是對領導行為四分圖理論與不成熟-成熟理論的結合,認為領導者應該把工作行為、關係行為和被領導者的成熟程度結合起來加以綜合考慮,並根據具體情況分別採取授權、參與、說服或命令等不同的領導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