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雪原理解釋了為何大多數物種的性別比接近於1:1。 此原理是在R.A.費雪1930年的巨著《自然選擇的遺傳理論》中提到的(但被錯誤的認為是費雪原創)。儘管如此,A. W. F. 愛德華茲仍將其評價為“或許是進化生物學最著名的論證。”特別的,費雪用親代支出一詞來表達他的論證,並預測在兩性上的親代支出應是均等的。1:1的性別比因此被稱為“費雪式”性別比;非1:1的那些則被稱為“非費雪式”或“反常”的,這些發生在費雪模型的假設被打破的情況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費希爾原理
- 提出者:R.A.費雪
- 提出時間:1930年
- 解釋:為何物種的性別比接近於1:1
原理
威廉·唐納·漢密爾頓在他1967年的關於“反常性別比”文章里給出了如下簡化的解釋,假設條件為產生雄性和雌性的消耗量相同:
1、假設產出雄性的生育頻率低於產出雌性的。
2、一個雄性新生兒較一個雌性新生兒有更好的交配機會,因而可以預期前者有較多的後代。
3、因此遺傳上傾向於生育雄性的親代,將趨於生育出多於平均數量的孫代。
4、因此趨於生育雄性的基因會擴散,而生育雄性則變得更普遍。
5、一旦接近1:1的性別比,與生育雄性相關的優勢將會消亡。
6、類似的推理在把雌性替換為雄性的情況下亦成立。因此1:1是均衡比率。
以現代語言描述,1:1的比例是進化穩定策略(ESS,evolutionarily stable strate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