貸款換石油模式

貸款換石油模式

貸款換石油模式是一個中國式的國際石油貿易模式創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貸款換石油模式
  • 類型:經濟術語
發展,風險,意義,

發展

與從國際石油市場上直接購買“貿易油”和直接投資海外從而獲取“份額油”不同,貸款換石油所選擇的談判對象既不是財大氣粗的中東石油生產國,也不是地緣政治風險極高的國家,而主要是與中國一樣的新興國家,其內外部環境相對穩定,同時對國外資本又有較高需求。
自2009年以來,我國先後與俄羅斯、委內瑞拉、安哥拉、哈薩克斯坦和巴西五國簽訂了總額為450億美元的“貸款換石油”協定。按照這些協定,在未來十五到二十年間,中國將通過向相關國家的石油企業提供貸款,換取每年3000萬噸左右的原油供應。“貸款換石油”對貸款雙方而言,可謂各取所需。

風險

(一)協定貸款利率風險
中國的貸款由國家開發銀行提供,貸款利率為固定利率6-7%。俄羅斯與中國早在2008年秋天就簽署了石油領域合作的諒解備忘錄,原計畫俄羅斯兩家公司在2008年底之前就獲得第一批貸款,但雙方未能就貸款條件達成協定。雙方經過多輪談判,分歧主要集中在貸款利率上。俄方始終要求貸款採用固定利率,並享受較低的援助性優惠,而中方則堅持採取與倫敦銀行同業拆借利率(LIBOR)相掛鈎的浮動利率,國際上正常的貼現利率在8%左右,美國國債的利率也在6%以上,所以貸款利率相比國際市場較低。國際資本市場利率長期處於波動狀態,而我國按照相對較低的規定利率進行貸款,將會產生較大的利率風險損失。
(二)石油貿易價格風險
出於穩定供應的考慮,石油供應價格肯定要進行階段性談判來提前確定,類似於目前的國際鐵礦石價格談判,過程將“艱苦而漫長”。以俄羅斯貸款換石油為例,石油價格以俄石油運到納霍德卡港口的價格為基準,最終確定實行浮動價格機制,隨行就市。金融危機發生後國家石油價格較低成為協定相關國家不願一次性簽訂長期固定石油價格的根本原因,未來世界經濟的復甦一定會帶動整個國際市場油價的回升。如果未來石油價格市場波動較大,中國貸款換石油協定就會面臨巨大的貿易價格風險。
(三)油源穩定供應風險
由於貸款換石油協定的供油量協定只是意向性的,存在未來協定執行期間供油量不確定的風險,而俄羅斯由於財政資金短缺等經濟原因和設備老化等技術原因,有可能會出現東西伯利亞石油產業上游開發不足,短期內無法實現每年1500萬噸管道供油的承諾,而從西伯利亞西部油田調撥又勢必增加成本,最近這兩年,出於戰略需要,俄羅斯幾大石油公司在歐洲、非洲、東南亞、拉美到處搶占資源,擴張勢頭很猛。這種擴張缺少自有資金的支持,不得不向西方大量借貸短期債務,現如今俄能源公司開始面臨“還債高峰期”。另外,俄油氣公司還面臨擴大再生產的問題。這幾年協定相關國家在本國油氣資源勘探開發方面投入明顯不足,為了急於實現石油外匯收入和國家財政投入都在迅速擴大勘探開發投入,資金缺口較大。
(四)貸款擔保機制風險
“貸款換石油”中貸款擔保機制一度成為中俄協定談判的焦點,由於雙方在俄羅斯為契約提供政府擔保的問題上存在分歧,談判陷入僵局。中國要求俄羅斯為貸款提供包括保證對華石油供應量,以及獲得俄羅斯油田開發許可等多種形式的擔保,完全是出於考慮貸款執行的保障和貸款回收的安全問題。
(五)美元匯率風險
美元匯率變動給貸款換石油模式帶來巨大風險。目前,美國正實行激進的財政和貨幣擴張政策,2009年財政赤字預計將高達1.84萬億美元,未來十年累計赤字更將升至7.1萬億美元的規模。因此,在中長期的時間跨度內,美元大幅貶值的可能性非常大。儘管中國與巴西達成了雙邊貨物和服務貿易採用本幣結算的共識,但資本賬戶下的雙邊貸款很可能並不包括在其中。若未來美元大幅貶值,作為貸款方的中國將蒙受重大損失。就此而言,“貸款換石油”又不能無節制盲目推進。

意義

(一)保障石油通道安全,實現進口路線的多元化
中國石油進口長期依賴中東到亞太地區的海上石油生命線,因此,中國迫切需要解決近距離陸上石油運輸的問題。通過與俄羅斯、巴西、哈薩克斯坦等國家的石油貸款實現未來長期供應可以有效降低對該路線的依賴。可以減少對中東石油的依賴,儘可能避開戰略上脆弱的海運航路運輸,保障我國石油通道安全,實現進口路線多元化,作為石油消費大國,實現能源進口多元化,對於我國的能源安全至關重要。特別是貸款換石油建設的遠東管道中國支線是中國第二條陸上石油運輸管道,年輸油達1000萬噸,加上通過貸款換石油推動的中哈管道份額油數量,這對中國的能源安全,無疑具有重大意義。2006年開始運行的中哈原油管道實際運輸能力為每年2000萬噸,而目前中國在哈薩克斯坦的權益油只有每年1300萬噸,剩下的700萬噸只能靠貿易方式獲得。中哈通過貸款換石油有可能實現未來2000萬噸的運輸能力全部來自權益油。
(二)推進合作石油建設,加快我國相關項目進度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與俄羅斯國家石油管道運輸公司簽署從俄羅斯斯科沃羅季諾到中國邊境的管道設計、建設和運營協定,中俄原油管道協定的簽署建立在去年中石油和俄羅斯國家石油管道運輸公司簽署的俄羅斯遠東原油管道中國支線原則協定的基礎上。根據原則協定,雙方將在俄羅斯遠東原油管道一期工程的基礎上,共同建設和運營從俄羅斯遠東城市斯科沃羅季諾經中國邊境城市漠河到中國大慶的中俄原油管道。中國國家開發銀行也分別與俄羅斯石油公司和俄羅斯國家石油管道運輸公司簽署了提供貸款的協定。俄羅斯國家石油管道運輸公司同時表示,從俄羅斯斯科沃羅季諾到中國邊境的管道將於2009年開始建設,2010年投入運營。管線的建設將與俄羅斯遠東原油管道一期建設同步進行。
(三)穩定石油供應數量,補充國家石油儲備體系
我國正致力於加快建立和完善現代石油儲備制度。中國石油對外依存度已高達50%左右,建立戰略石油儲備,成為確保中國能源安全的關鍵。貸款和石油資產的互換,使中國擺脫了單一的陸地或海上儲備方式,走向國家儲備體系和海外準儲備體系相結合的方式。由於貸款協定約定生產國穩定供應中國一定的石油,相當於我國在海外石油生產國進行了一定規模的石油儲備,緩解我國石油市場進口供應的不穩定性,從而穩定國內石油市場,減少供應短缺發生的風險。根據相關協定,貸款換石油國家每年向中國輸送3000萬噸石油,這一規模相當於2008年中國石油進口量的1/5左右。第一批石油儲備包括鎮海、舟山、大連和黃島等4個基地已經建成並儲油入庫。石油儲備二期工程已經規劃完畢,包括錦州等8個戰略石油儲備基地有望在年內開工建設。中國第一批4個國家石油儲備基地僅有1000萬噸的儲量,總體而言國家石油儲備能力有限,通過外匯換取石油是一個明智的選擇。這一全新的貿易模式,為未來中國在國際能源格局中的地位奠定了基礎。
(四)帶動石油產業出口,創造產業海外經營條件
貸款換石油模式除在油價和貸款利率等商業談判外,會在的上游開採權和下游市場份額上取得突破。中國與哈薩克斯坦的貸款換石油協定,作為協定的一部分,中石油取得了哈薩克斯坦曼格什套油氣公司48%的股權。中國與巴西簽訂的貸款換石油協定中包括巴西國家石油公司從中國進口液化天然氣站、鑽井平台和運輸船等設備,實施巴西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巴西已經表示,會考慮將更多業務交給中國技術實力越來越雄厚的油田服務公司,這將有助於削弱斯倫貝謝和哈里伯頓等一些西方公司在巴西市場的優勢地位。2000年後中國石油巨頭在海外拓展的力度漸次增強,目前除中東外已形成了以非洲、中亞、拉美為主力的龐大海外業務群。截至2008年底,中國石油的油氣投資業務已擴展到29個國家、涉及75個項目,海外油氣權益產量分別達到3000多萬噸、46多億立方米。目前,這些項目主要分布在非洲、中亞、拉美、中東和亞太五大區塊,並形成了以蘇丹、哈薩克斯坦和委內瑞拉為主力的海外油氣產區。貸款換石油是能源領域合作當中的一個起點,未來在石油領域的多邊合作範圍和深度會更加廣泛。
(五)平抑國際價格波動。減少石油市場過度投機
貸款換石油模式將減弱國際石油市場的市場投機行為。在現階段的國際石油市場上,石油貿易主要有現貨、期貨、易貨三種交易方式。為製造和維持高油價,銷售商、生產商和由國際上的一些大銀行、投機基金及其他金融投資者組成的期貨商,通過遠期商品交易以一種非常隱秘的方式決定著石油價格和最終分配。而在全球金融危機背景下催生的這種帶有顯著政府色彩的交易模式,既解決了相關政府、企業的現金流問題,也使中國獲得了穩定的石油供應。這種通過政府間大宗契約談判解決油氣供應的方式是產油國和消費國之間一個全新的交易模式。貸款換石油這樣長期的大宗貿易方式具有穩定油價的作用,因為,貸款換石油交易契約的簽訂,證明中國正在運用手中強大的外匯儲備影響和改變石油交易格局。中國的貸款換石油長期協定的簽訂,現在以原油期貨為首的所有商品價格都已經喪失了大幅超高的基礎。中國開創的這種政府間大宗石油交易的模式,對長期的原油價格將起到“穩定閥”的作用。
(六)降低市場購買成本,獲得長期穩定石油供應
通過貸款換石油協定,中國可以相對比較穩定地換取國外3000萬噸石油供應,相當於中國2008年國家石油總需求的大約4%,國家總石油進口總量的8%。按照協定的利率計算,這意味著中國以每桶約20美元的價格得到石油供應。鑒於中國在現貨市場購買多數石油,這是一項重大節省。我國石油進口商為了獲得長期的石油進口供應,彌補國內日益擴大的石油供需缺口,需要耗費大量的資金人力去國際石油市場和產油國進行進出口貿易談判,在國外重要的石油交易中心設立辦事機構,由於眾多產油國整治地區趨勢動盪,石油生產投資缺乏穩定持久性,獲得穩定的長期供應需要耗費大量的市場需求成本。
(七)規避直接投資壁壘,樹立中國良好國際形象
通過投資獲取份額油,運作難度和風險又往往是最高的。一方面,多數國家並不願將本國資源的開採權拱手讓出,一些拉美國家甚至動輒對外資油田實行國有化政策;另一方面,全球新發現的油田數量又極為有限,中國石油企業“走出去”較晚,因而被迫涉足一些政局或周邊地緣形勢不穩的國家和地區。由於眾多產油國當地政府和居民對中國石油公司開展跨國石油合作存在一定程度的牴觸情緒,貸款換石油有利於產油國改善本國的投資環境,以吸引到更多的國外投資。中國向委內瑞拉、巴西和厄瓜多提供的中長期貸款將主要用於修建道路、煉油廠、水力發電站、港口及機場等基建設施。這最終會幫助中國海外投資規避直接投資產生的障礙壁壘,有利於中國在石油生產國家和地區樹立國際形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