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港市民族中學是一所市直公立示範性中學。位於市區南梧公路中段北側,地理位置優越,校園平坦開闊,校舍整齊、綠樹成蔭。民族中學前身是貴縣壯文學校,創建於1957年,1988年3月在壯文學校內增設民族職業中學,1992年7月貴港市人民政府決定撤銷民族職業中學,建立“貴港市民族中學”。目前學校擁有校園網衛星接收系統、多媒體教室、微機室、語音室等現代化設施。有48個教學班,2400名學生,170位教職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貴港市民族中學
- 校訓:求真 揚善 愛美
- 創辦時間:1957年
- 所屬地區:貴港市
- 類別:公立
- 學校類型:民族中學
- 現任校長:崔永勝
- 學生:3200人
- 教學班:48個
- 辦學理念:為每一個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
學校介紹,學校性質,辦學思想,辦學目標,師資力量,學習環境,辦學條件,辦學成果,學校建設,學生管理,發展前景,
學校介紹
長期以來,全校師生和睦相處,團結奮鬥,取得了優異的成績,譜寫了一曲民族團結的凱歌,成為貴港市民族教育的龍頭學校。辦學以來,教學成績顯著,2003年9月被評為自治區一級高中。2013年6月份被評為示範性普通高中。如今,學校正朝著規範化、現代化、特色化的目標奮進。
學校性質
全民所有制普通高級中學,廣西壯族自治區一級普通高中。由貴港市人民政府舉辦,隸屬於貴港市教育局領導。
辦學思想
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創新人才,向高一級學校輸送更多的合格人才,為社會培養更多的優秀勞動者;加強外語口語、計算機套用、語言文字的套用等套用基礎學科的教學,為學生將來的升學、就業作好準備;教書育人,面向每一個學生,使學生既學會學習,又學會做人。
辦學目標
全面實施素質教育,通過推進學校的綜合改革,最佳化學校各個系統要素、結構和功能,增強辦學的活力,切實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堅持走質量興校、科研強校之路,把學校建設成一所既有示範性高中水平,又有民族特色的質量較高、生命力強、民眾認可的在貴港市乃至廣西有影響的民族中學。
師資力量
學習環境
學校位於貴港市區北郊聖塘北邊。學校的教學區、生活區、運動區劃分明確,布局合理。校園平坦廣闊,綠樹成蔭,鳥語花香。學校是全國教育發展“十五”計畫重點科研課題實驗基地,是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教育部重點課題專題項目試驗學校,是自治區中國小德育工作先進集體,是無毒學校,是自治區學生軍訓工作先進單位,是貴港市和自治區民族傳統體育項目訓練基地,是廣西民族學院教育實習基地,是貴港市中國小常規管理優秀學校。
辦學條件
學校占地面積84畝,其中校舍面積28288多平方米,教學儀器設備總值300萬元。有先進的設備齊全的各學科實驗室和語音室、多媒體教室、圖書閱覽室以及閉路電教系統等,教學專用電腦200多台,圖書館藏書5萬多冊,電子圖書量15萬多冊,報刊雜誌50多種,建有校園網,並在INTERNET上建有學校網站。教學樓、實驗樓、學生宿舍、學生食堂等基礎設施齊全。師資隊伍:學校有教職工170人,其中有專任教師118人,教師中研究生畢業5人,在讀研究生5人,中高級職稱100人。自治區級園丁工程教師3人,市級教壇明星1人,市級學科帶頭人1人,市級骨幹教師7人。
辦學成果
學校緊緊抓住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升學率這條主線,教師以提高教學質量、培育全面素質人才為己任,踏實做好教學常規工作,形成濃厚的教學研究氛圍。2001年高考,我校覃子達同學語文科成績名列廣西第三名,周克殼同學名列體育類綜合分廣西第一;2002年高考,我校胡映紅同學歷史科成績名列廣西前十名;2003年高考,我校甘志鵬同學三個科目組均上全國重點大學分數線;2005年高考,我校上本科線以上達320人,重點25人,創歷史新高。近幾年來,我校的高考成績實現:重點人數逐年翻番,本科人數連年飛躍的目標。每年高考上線率達到92%以上,多次榮獲貴港市高考質量一、二等獎。2005年榮獲市高考質量特等獎。
近年來,教師發表論文國家級74篇,自治級84篇,地市級150篇;國家級教育教學研究課題4個,自治區級教育教學研究課題2個,地市級教育教學研究課題9個。
學校建設
學生管理
學校堅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重視學生思想道德教育,是全國教育發展“十五”計畫重點科研課題實驗基地,是廣西壯族自治區“德育工作先進集體”。學校實行年級管理,每幢學生宿舍設有專職生活指導老師。堅持“培養學生自信,幫助學生成功,要求學生自律,教育學生成人;鼓勵學生自強,引導學生成才”的育人模式,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使學生人人成人。學校還建立了優秀生學業獎學金制度和貧困生困難補助等制度,鼓勵學生完成學業。
發展前景
市人民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十分重視學校的發展,2003年市人民政府無償劃拔了21畝土地給學校使用;在2004年全市教育工作會議上,明確指出“市政府將進一步加大對市民族中學的投入,擴大辦學規模,努力把它辦成全市民族教育的示範學校,辦成在廣西有影響的民族中學”。我們正朝著這一目標繼續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