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學史
貴德沙蜥是有效種,長期以來,關於貴德沙蜥的分類問題一直存有爭議。根據對分布在青海、新疆、甘肅、四川等地各居群形態和染色體特徵分析,原
青海沙蜥中的貴德、天祝居群(姚崇勇,1991)與育海沙蜥其它居群的染色體特徵差別顯著。例如貴德、天祝居群的染色體組中沒有異型的性染色體,而青海湖及其周邊地區和紅原、若爾蓋的沙蜥居群則有。染色體差異反映了物種基因內容及其調控機制上的差異。有或無異型性染色體分化,實質上屬於核型間結構性的差別,結構上差別顯著,證明這兩個聚類群的遺傳基礎有很大差異,其結果是遺傳交流出現障礙。基於形態與染色體特徵的相互輔證,足以判斷貴德、天祝居群與青海沙蜥其它居群之間在長期的自然選擇過程中達到了種級分化。因此認為貴德沙蜥(
Phrynocephalus putjatai)是有效種。
Strauch(1876)描述了分布在青海湖地區的沙蜥屬一新種:青海沙蜥,之後Boulenger(1885)對該種作了再描述,Bedriaga( 1907-1909)描述了與青海沙蜥形態相似分布在青海東部黃河谷地的沙蜥新種——貴德沙蜥
Phrynocephalus putjatia Pope(1935)。根據外鼻孔位置及腹部色斑等特徵將青海各地沙蜥歸入青海沙蜥,他認為分布在中國的沙蜥形態變異很複雜,主張沒有經過充分研究,最好不要分亞種。Wermuth(1967)認為責德沙蜥是有效種。趙肯堂(1979,1992,1997,1999)認為貴德沙蜥應歸入青海沙蜥。
趙爾宓等(1993)認為貴德沙蜥是否為有效種有待證實。
形態特徵
貴德沙蜥5−8鼻鱗;5−8個鼻間鱗片;頂眼周圍有8-12個
鱗片;13−18的眼上鱗片;126−164背鱗;101−136腹面鱗片;144−186鱗片圍繞中身;21−31個角褶皺;第4指的15−19個亞指片;第4趾的22−29個亞指片。
體長可達84毫米;頭部、頸部、軀幹、四肢和尾部的背側地面顏色為棕色,帶有微弱的淺棕色斑點;頭部、頸部、軀幹和
尾部的側部地面顏色為淺黑色,成年雄性有弱白灰色斑點,成年雌性有綠色,弱白灰色條紋;成年雄性尾巴末端的腹部底色為白灰色至黑色,成年雌性為全白灰色;後肢腹面白灰色;成年雄性的前肢腹面為磚紅色,成年
雌性為白灰色;軀幹和頭部的腹側地面顏色中心為黑色,但在外圍,成年雄性為磚紅色,成年雌性為白灰色,成年雌性完全為白灰色。
生活習性
貴德沙蜥棲息在草原之間海拔2500-3500米植被有限的高海拔沙質斑塊上。它也出現在草原的沙丘中,那裡的土壤看起來很堅實。甚至在種植園附近也能發現貴德沙蜥。
分布範圍
貴德沙蜥僅分布於中國甘肅天祝縣、青海貴德縣至貴南縣之間的黃河岸邊。
繁殖方式
卵生。每窩大約產2-4個蛋。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注意:非法捕殺受國家保護的野生動物,將受到刑法制裁。
種群現狀
貴德沙蜥被列為最不受關注物種,因為貴德沙蜥分布廣泛,在當地很常見,而且它的種群似乎很穩定(Y.Z. Wang pers. comm.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