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鎮遠祝聖橋

貴州鎮遠祝聖橋

貴州鎮遠祝聖橋位於貴州省鎮遠縣城東中河山,始建於明朝洪武年間。祝聖橋上第3孔第4孔之間,建有三層穿斗式,三重檐,八角攢尖,青筒瓦頂樓閣,名稱“魁星閣”,又稱“狀元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貴州鎮遠祝聖橋
  • 對象:橋
  • 地理位置:中國貴州
  • 位於:貴州省鎮遠縣城東中河山
  • 始建朝代:明朝
  • 古名:舞溪橋
地理位置,概況,傳奇故事,

地理位置

說到這座橋,還和張三豐有關。據說,修這座橋的時候,給橋墩下腳就碰到了難題:河底淤泥太厚,挖不到底。眾石匠苦苦思索,無有良策,工程停下多日。張三豐見了,卻哈哈大笑,說;“基腳挖成這樣,已經行了,只是差一樣東西墊在下面。”張三豐找了個竹籃,去到街上買了一籃豆腐,晚上來到橋基地方,往每個基腳坑裡撒了一些豆腐,口中還念念有詞。第二天,眾人出工來到工地,往基坑一看,不禁大吃一驚!原采基坑底是整塊的大青石,穩穩噹噹。就在青石上砌上了橋墩,所以鎮遠人都說祝聖橋是張三豐用豆腐墊的底。

概況

2004年,由鎮遠縣人民政府出資22萬元,將這座祝聖橋的複製品修建到了貴州民族學院校內(又名狀元橋),賦予著莘莘學子繼往開來之意,從而成為了一道獨特的校園風景線。
祝始建於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名舞溪橋,由鎮遠土司思南寬慰使田大雅與鎮遠土知州何惠同奏請朝廷修建。後因田氏土司家族內部仇殺,致使改土歸流,修橋半途而廢。此後於萬曆三十七年(1609)重修,至崇禎元年(1628)才告竣工,前後歷經約二百五十年時間,後屢塌屢修。清雍正元年(1723年)最後一次修復,其中一次修復竣工時,正值康熙皇帝聖誕,為向聖上祝壽,於是舞溪橋被更名為祝聖橋,基本堅好至今。
清光緒四年(1878年)鎮遠知府汪炳敖倡捐修,建魁星閣於滇黔學子進京趕考必經的祝聖橋上,希望能夠魁星點斗,高中狀元,故老百姓又稱其為狀元樓,位於橋的東起第三孔與第四孔之間的橋面上,該樓為三層重檐八角攢尖頂結構。
那狀元樓兩側“掃淨五溪煙,漢使浮槎撐斗出;辟開重驛路,緬人騎象過橋來”的經典對聯真實地記錄了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六月等次緬人騎象赴京朝貢路過這裡的重要史實以及名城鎮遠昔時曾為南方絲綢之路上水陸通衢的歷史見證。
抗日戰爭時期,湘黔公路通車,祝聖橋成為抗戰期間西南大通道上的骨幹橋樑,每天都有若干輛運輸從滇緬公路,史迪威公路和駝峰航線進入中國的大量援華戰略物資的美式十輪大卡車從橋上駛過開往華中華東前線,為中國人民奪取抗日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
該樓閣建於清光緒四年(1878年),時任鎮遠知府汪炳敖在樓閣上題有三副楹聯,其一幅是:“掃盡五溪煙,漢使浮搓撐頭出;劈天重驛路,緬人騎象過橋來。”橫副是:“河山柱石”。樓閣坐東面北楹聯是:“人上翠微梯,蓬島春聆天尺五;客來書畫舫,桃花流水月初三”。橫副是:“雲漢天章”。

傳奇故事

鎮遠祝聖橋上“魁星閣”的一段軼事
朱元璋當上明朝開國皇帝後,為安撫手握重兵的武將們,不得不改年號為“洪武”。但內心深知,要建設,治理好國家,還得藉助確有本事的文臣。於是將軍師劉伯溫封為丞相,令其遠行雲貴,作安撫巡視。自己在朝中主持科考選拔人才事務,以免朝中武將諸多口舌。
劉伯溫領旨後,取道四川,先入雲南,後轉貴州。來到鎮遠已到盛夏季節。一日,游畢青龍洞、中元洞後,已近正午時分。行至祝聖橋上亭閣內,一陣涼風吹來,頓覺神清氣爽,於是在亭閣內坐下,正欲閉目養神,不料清風陣襲,肩後帽帶不停敲打他的雙眼皮。他不禁一驚:“莫非上天怪我不識此地風水?”遂睜眼環視四周,見祝聖橋北接孔聖廟,南連中元禪院,似有所悟,便問隨行的鎮遠知府:“此閣何名?”知府答道:“未曾冠名,只因路過人常在此避雨乘涼,百姓皆稱之為風雨亭。”劉伯溫隨即嘆道:“本天賜風水,卻自設阻障,難怪貴州無一出頭學子!”
回到知府衙門,劉伯溫揮筆寫下“魁星閣”三個大字,又於另紙上畫了一幅:魁星立於書案後,隔案舉筆正向案前一隻欲飛仙鶴頭頂點去的圖。然後對知府說:“祝聖橋上的‘風雨亭’宜定名‘魁星閣’明白即興工吉辰,可照此圖在閣樓上塑魁星一尊供奉,案前仙鶴務必用銅鑄成,日後貴州便可有奇才出世。務於月內竣工。”次日,劉伯溫便乘船離鎮赴京去了。
劉伯溫入京後,匆匆去見皇帝復命。恰好皇帝擬定完殿試題,閒坐於書案之後。見劉伯溫滿面風塵趕來,便說:“愛卿免禮,可將此行簡要奏來。”劉伯溫欠身拱手,說道:“回聖上,雲貴山川秀麗,物產豐富,民風淳樸,唯讀書人稍少,道路崎嶇,難與外界互通。若得聖上憐恤,臣敢斷言,五百年後定會賽過江南!。。。。。”皇帝面帶不悅說:“依卿所言,皆身後繁榮,你我豈能得見?也罷,聯三日後即行殿試選賢,卿若能猜中新科狀元姓名,聯便盡信所言。”
劉伯溫連忙說:“回聖上,此天機不可泄露,臣已備下密囊一隻,內書其名,並在貴州鎮遠府祝聖橋上魁星閣內,設下一案作證,待聖裁之後,拆開囊封,即可應證。”
此事不脛而走,無不為劉伯溫項上人頭擔憂。殿試完畢,皇帝親點夏銅鶴(貴州桐梓人)為頭名狀元。隨即令太監在殿前拆開密囊,果然內書“夏銅鶴”三字。滿朝文武譁然。
皇帝卻問劉伯溫:“卿在鎮遠所設案證為何?”
劉伯溫道:“魁星舉筆隔案點銅鶴頭頂,其狀如圖。”遂將圖呈上。
皇帝觀圖良久,又問:“此案恐非專為物證而設罷?”
劉伯溫道:“聖上聖明,確非僅此。臣受命巡視雲貴時,對夏銅鶴才華出眾時有耳聞,無賴其赴京應試,未能謀面。於是,夜觀天象,見一孤星游弋北斗西南方,其間有淡淡烏雲阻隔,以致時明時暗。苦思數日,未悟所兆。直待行至鎮遠,得見城北‘白(北)未倒斗’山下,建有孔聖廟一座,與之隔河相望的盡然是修建於懸崖絕壁上,佛、道兩家的一片寺院亭閣。絕壁西南頭名青龍洞,東北頭為中元洞,彼此貫通。當地土人又跨氵舞陽河修成祝聖橋,使中元洞與孔聖廟間暢行無阻,大有儒、佛、道互濟之象。唯橋面中間所建之閣,被百姓稱為‘風雨亭’竟含阻隔。臣為之冠名‘魁星閣’,並於閣樓上設此案供奉,以求上蒼護佑導引,使貴州有用之才得為聖上效力。臣臨入京前,再觀天象,見原孤星與北斗近在咫尺,中隔之雲盡皆散去,遂敢確斷新科狀元必是夏銅鶴。”。。。。。。
據傳,繼貴州第一位狀元夏銅鶴之後,清朝時,貴州青岩又先後出了趙狀元,周懿煌等奇才,皆得益於此魁星閣的映照。而講此故事的人說,他的祖父曾親見閣內所列之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