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畢節第一中學

貴州省畢節第一中學

貴州省畢節第一中學(Bijie Guizhou first middle school)位於畢節市七星關區城中心,是畢節市惟一一所省級二類示範性高中,貴州省重點中學。

學校創建於1932年,1950年,畢節專員行政公署將畢節城區原有的幾所中學合併改組為貴州省立畢節中學;1963年,改稱貴州省畢節第一中學,簡稱畢節一中,同年,畢節一中被省教育廳確定為全省10所重點中學之一;1979年,再一次被省教育廳確定為貴州省15所重點中學之一;2002年,被評為貴州省示範性高中。

截至2013年10月,學校占地405畝,規模為160個班、7500人,教職工259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貴州省畢節第一中學
  • 外文名:Bijie Guizhou first middle school
  • 簡稱:畢節一中
  • 校訓:嚴謹、勤奮、求實、創新
  • 創辦時間:1950年
  • 類別:公立中學
  • 現任校長:屈小鋒
  • 所屬地區:中國 貴州省 畢節市
  • 主管部門畢節市教育局
  • 學校地址: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
目錄,歷史沿革,辦學條件,硬體設施,教學規模,師資力量,學校機構,辦學特色,優秀校友,教學成果,地理位置,

目錄

(1)歷史沿革
(2)辦學條件
(3)辦學特色
(4)優秀校友
(5)教學成果
(6)地理位置
(6)參考資料

歷史沿革

創建於1950年,畢節專員行政公署將畢節城區原有的幾所中學合併改組為貴州省立畢節中學。
1963年,改稱貴州省畢節第一中學,簡稱畢節一中。同年,畢節一中被省教育廳確定為全省10所重點中學之一。1979年,再一次被省教育廳確定為貴州省15所重點中學之一。2001年,建成畢節市最早的獨立高中。2002年,被評為貴州省示範性高中。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央主席盧嘉錫和原國家教委副主席彭佩雲曾先後視察過畢節一中。原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國防大學校長肖克將軍為畢節一中親筆題寫校訓:“嚴謹、勤奮、求實、創新”。。1984年我校成為畢節地區最先擁有計算機的中學,並從1985年起,常年開展計算機培訓活動。1989年11月,貴州省教委確定畢節一中為貴州省電化教學工作試點學校,畢節一中率先正式開設微機課。微機教學和培訓活動成為畢節一中一大特色。到2000年,畢節一中學生參加各級青少年信息學(計算機)競賽,共獲地區以上等級獎184人,其中全國等級獎16人,省級獎41人。在省級競賽中多次奪得第一、二、三名,多次參加貴州組隊,代表貴州省參加過在廈門、南京、上海、香港舉行的全國競賽。1995年10月畢節一中獲貴州省科協、貴州省教委頒發的貴州省計算機活動優秀組織獎,1996年8月被評為全國45所“計算機優秀參賽學校”之一。2000年10月,國家教育部正式行文掛牌,批准畢節一中進入全國1000所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行列。
貴州省畢節第一中學

辦學條件

硬體設施

貴州省畢節第一中學校園占地面積45510.35平方米,生均24.6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18163.65平方米,生均9.81平方米。學校新建了300米田徑運動場。科技實驗樓、圖書館已經竣工,建築面積8800平方米。還在科技樓頂層建了6.3米的天文台。

教學規模

貴州省畢節第一中學現有33個高中教學班,全校學生1850人,其中男生1236人,女生614人。全校學生中共青團員1179人,占學生總數的63.7%。學校開辦的學生業餘黨校已結業3期,120人,已列為入黨積極分子培養對象的21人。

師資力量

學校在職在崗教職工181人。專任教師106人,特級教師5人,高級教師43人,中級教師52人。中高級教師占教師總數的72.6%,高級教師占教師總數的34.9%。教師中具有本科學歷的98人,學歷達標率92.4%。學校現有中共黨員88人,其中在職黨員58人。學校建有黨委,下設5個支部。有民盟盟員25人,建有民盟一中支部。

學校機構

學校行政機構設有辦公室、政教處、教務處、教科處、電教中心、實驗室、總務處、保衛科;黨群組織有黨委、工會、婦委會、團委會、學生會等。文化團體有集郵協會。學校現有校級領導6人,均系本科學歷、高級職稱。中層幹部13人,具有本科學歷的9人。校級和中層幹部中有無黨派人士2人,女幹部3人,少數民族2人。

辦學特色

貴州省畢節第一中學重視教育科學研究。1988年度有兩項實驗分別獲得貴州省教改實驗成果二等獎和三等獎,學校獲組織獎,受到貴州省教育委員會通報表彰。1997年承擔全國教育科學“九五”規劃國家教委重點研究課題貴州省課題“貴州省基礎教育現代化工程實施策略研究”的子課題研究,2001年獲貴州省第二屆基礎教育教改實驗、教育科研優秀成果二等獎,受到貴州省教育廳表彰。2000年秋承擔中央教育科學研究重點課題“創新教育研究與實驗”的子課題研究,是西南師範大學素質教育實驗基地,已有26篇論文分別獲全國創新教育論文獎、中央教科所“創新教育研究與實驗”論文獎(西南)。2000年9月,畢節一中參加貴州省普通高中開設綜合實踐課程試點,進行《貴州省高中綜合實踐課實驗研究》的課題實驗,學校課題“研究性學習的教學過程及組織實施研究”,開展情況良好,多次受到省里表揚。2001年5月,省教育廳教研室和省教科所在畢節一中舉辦了貴州省普通高中研究性學習教研教學觀摩活動,對全省研究性學習課程的開設產生了重大影響。2001年7月,在貴州省普通高中綜合實踐課(研究性學習)試點工作總結表彰會上,畢節一中9位教師被評為優秀指導教師,10個學生課題組獲貴州省研究性學習課題成果獎;畢節一中為同期舉行的貴州省“新教材、新大綱培訓會”(研究性學習)作《初試科學路——貴州省畢節一中研究性學習成果匯報》展覽。
畢節一中的教師十分重視教學研究。自1995年以來在優質課評選中獲獎的達50餘人次,其中全國等級獎4人次,省級獎17人次,學校3次獲組織獎。教師發表的教育科研論文400餘篇,其中在省級發表的100餘篇,還有文藝作品數十篇,省級以上學術會議交流獲獎論文數十篇。
新中國成立以來,學校為國家培養了2.31萬名合格的高國中畢業生。畢節一中為高等學校輸送合格新生4037名,其中本科生2471名,被北大、清華錄取的達26名。近三年,升入北京體育大學等體育院校的有26人,升入解放軍藝術學院等藝術院校的有22人。畢節一中是本地區高考中錄取本科和重點大學人數最多的學校。
畢節一中的文體活動很活躍。1996年學校體育工作被省體委評為一等獎;在1996、1997、1998三年全區中學生田徑運動會上,學校田徑隊分別獲團體總分第二名、第一名和第三名;在1997年畢節城區迎接香港回歸萬人廣播體操比賽中,我校學生獲中學組團體總分第一名;在城區“迎回歸”和慶祝建黨80周年秧歌大賽中兩次獲第一名;1998年在全國中小學生文藝匯演中,我校《銅鈴舞》獲省一等獎,合唱獲省三等獎。
數十年來,畢節一中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當今活躍在國內外科技、文化、政治舞台的著名專家學者中,不少人曾經是畢節一中的學子。如在熱力學研究領域中獨樹一幟的“非經典熱力學狀態學派”的創立者劉淑儀博士,國家地震局地殼應力研究所原副所長、活斷層專家聶宗笙,北京套用物理與計算機數學研究所副所長楊顯俊博士,有突出貢獻的科學家、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員楊樹康,農業專家、聯合國TIPS“發明創新科技之星”金質獎章獲得者劉志強,著名版畫家、第四屆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王樹藝,“中國婦女500傑出”之一的著名國畫家吳逸波,中國駐美國洛杉磯領事館副領事張雲等等,他們都是畢節一中學生的優秀代表。畢節一中沒有辜負省級重點中學的歷史使命 。

優秀校友

數十年來,畢節一中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當今活躍在國內外科技、文化、政治舞台的著名專家學者中,不少人曾經是畢節一中的學子。如在熱力學研究領域中獨樹一幟的“非經典熱力學狀態學派”的創立者劉淑儀博士,國家地震局地殼應力研究所原副所長、活斷層專家聶宗笙,北京套用物理與計算機數學研究所副所長楊顯俊博士,有突出貢獻的科學家、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員楊樹康,農業專家、聯合國TIPS“發明創新科技之星”金質獎章獲得者劉志強,著名版畫家、第四屆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王樹藝,“中國婦女500傑出”之一的著名國畫家吳逸波,中國駐美國洛杉磯領事館副領事張雲等等,他們都是畢節一中學生的優秀代表。畢節一中沒有辜負省級重點中學的歷史使命

教學成果

畢節一中一直是畢節市向清華和北大等重點名校輸送學生最多的學校,每年向高等院校輸送學生人數居全區首位,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富有創新能力的優秀人才。僅恢復高考以來,向高等院校輸送了近萬名合格新生,其中被北大、清華錄取的學生共32人,升入北京體育大學等體育院校的有100餘人,升入解放軍藝術學院等藝術院校的有30餘人。畢節一中因此獲清華大學教育基金會獎勵,被指定為國防科技大學、北京交通大學、中國民航飛行學院等高等院校生源基地。
學校參加各類學科競賽和創新大賽獲獎的學生,被保送就讀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國防科技大學和武漢大學等學校18人次。
2011年高考,一本(重點大學)上線493人,二本(一般本科)以上上線1034人,居全區第一,全省前列。同時,燕剛同學以601分國防生被清華大學錄取。

地理位置

地址:貴州省畢節地區畢節市
貴州省畢節第一中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