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沙土鎮初級中學

貴州省沙土鎮初級中學

貴州省沙土鎮初級中學位於貴州省畢節市金沙縣三化同步實驗區。學校是一所公辦中學,簡稱沙土中學沙中;沙土中學始建於1957年,於1986年遷入現址。學校占地面積:一校區2萬餘平方米,二校區13萬平方米(約200畝)。未來的沙土中學服務覆蓋人口超過15萬的特大型寄宿制學校,是畢節地區乃至貴州省最大規模的農村中學。學校秉承踐行仁愛、立德樹人的宗旨,未來的沙土中學將是畢節地區規範化示範性中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貴州省沙土鎮初級中學
  • 簡稱:沙土中學      或     沙中
  • 校訓:愛國  立德  求實  創新
  • 創辦時間:1957年
  • 所屬地區:中國   貴州省   金沙縣
  • 類別:公立中學
  • 學校屬性: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
    畢節地區語言文字規範化示範學校
    金沙縣沙土中學教育集團總校
  • 主要院系:七年級部    八年級部   九年級部 
  • 主要獎項: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
    畢節地區教育系統先進集體
    金沙縣新課程改革先進單位
  • 現任校長:雷光旭(2015年12月到任)
  • 教職工人數:178人
  • 核心理念:一切為了學生、教師和學校的發展
  • 辦學目標:創辦農村質量一流的視窗示範學校
  • 學生人數:2500餘名
學校概況,教師隊伍,學校發展,學術交流,學校榮譽,

學校概況

沙土中學是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農村中國小現代遠程教育先進單位、畢節市實驗教學示範學校、貴州省體育傳統項目學校、重慶工商學校貴州金沙分校、貴州省級綠色示範學校、貴州省安全文化示範學校、畢節市普及實驗教學示範學校、金沙縣首批計算機學校、金沙縣語言文字示範校。學校距縣城65公里,占地面積20768平方米,建築面積12055平方米。分別建有教學樓、綜合樓、學生宿舍樓、學生餐廳等教育教學設施;學校於2011年4月建成了全縣首家標準化塑膠運動場。學校現有39個教學班,2500餘名學生,其中住宿生1100餘人。
為加快學校發展、緩解大班額現狀,根據金髮改綜[2013]44號決議,2013年貴州省金沙縣人民政府決定新建沙土中學第二校區。正在建設中的沙土中學第二校區,占地約200畝,建築面積40000餘平方米,投資超過1.6億元。校園由五大部分組成,即辦公區、教學區、生活區、運動區、綠化區。建有圖書館、辦公樓、教學樓(按照100個教學班設計)、師生食堂、學生宿舍、塑膠運動場(含足球場、籃球場、羽毛球場、排球場等)。是一所設計精美、設施完善、規模宏大、交通便利、環境一流的現代化花園學校。
目前沙土中學第二校區新建工程正有序進行,預計將於2016年底完工,2017年投入使用。屆時的沙土中學占地總面積約240畝,教學硬體設施得到進一步完善,將是全市最先進的現代化學校之一。按照規劃學生人數將達6000餘人,學規模進一步擴大。建成後的沙土中學即將成為畢節市乃至貴州省中學教育的一面旗幟。

教師隊伍

目前全校在崗專職教師167人,其中本科學歷占89.8%,學歷合格率100%,中學高級教師42人,中學一級教師56人。現有國家級優秀教師2人,全國師德標兵1人,省級優秀教師5人,省級骨幹教師2人,受市、縣表彰的優秀教師和優秀教育工作者110餘人。(統計截止2016年)
2012年—2015年沙土中學在縣級主管部門的統籌下,分批公開招聘(引進)50餘人充實教師隊伍,其中2015年面向社會新招聘(引進)30餘人,為學校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為切實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充分發掘教師的潛能,發揮各學科高級教師、骨幹教師和名師的傳、幫、帶作用,提高學校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學校長期以來堅持實施青年教師結對幫扶方案。制定青年教師一、三、六、九成長機制,促進青年教師快速成長,使他們早日成為學校的中堅力量。
學校每學期給每位教師訂閱一本書,教師在讀,學生也在各類名著中受到感染薰陶。學校形成濃厚的書香氛圍,2012年彙編了沙土中學教師論文集《教思錄》第一卷,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以學科滲透法制教育為主題的教師論文集第二卷已具雛形,計畫今年10月出版。2012年,學校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全國校園感恩書信大賽,190人次獲獎,作品彙編成《感恩的心》一書,在語文出版社出版。
沙土中學現有語文、化學兩個首批貴州省鄉村名師工作室。兩個省級名師工作室落戶沙土中學,為該校教師及金沙縣教育的發展提供了對外交流的良好機遇。

學校發展

學校十分重視教育科研。1998年參與全國教育科學“九五”規劃重點研究課題《農村國中素質教育目標導學體系研究》教改實驗,成績突出,結題時2人獲中央教科所表彰,學校被評為先進單位;1986年以來,共有150餘篇論文在市級以上刊物公開發表。為了推動區域教育科研,學校於2006年組織發起金沙縣東片區“四鄉一鎮”教研聯誼活動,效果顯著;2008年,從“四鄉一鎮”擴大到“七鄉三鎮”。學校還多次承辦了縣級教研活動。
學校始終堅持“以生為本”的辦學理念,努力提高教育教學成績。多年來,中考成績數次位居全縣前茅。得到了廣大家長的認可和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學校高度重視現代信息技術建設,每個班級均安裝了58寸平板電視,外接電腦,實現了班班通,極大方便了老師的教育教學。
在上級黨委政府和各級主管部門領導的關心和指導下,學校教育教學取得了優異成績。近年來連年受到當地政府和縣教育局的表彰,2006年被省教育廳評為“農村中國小現代遠程教育先進單位”;2007年榮獲人事部、教育部聯合表彰的“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榮譽稱號;2010年被評為“地區綠色示範學校”;連續多年被評為縣教育系統先進單位。
當前,畢節試驗區正在大力推進“三項改革”試驗,這是畢節教育大發展千載難逢的好時機。學校根據《國家教育中長期發展規劃綱要》以及省、市、縣有關檔案精神,搶抓機遇,乘勢而上,決定大力推進校園文化建設工作。新時期的校園文化應在傳統文化精神的基礎上體現時代精神,因此,它要求教育者用發展的眼光、未來的標準來對待今天的校園和校園中的學生,在審視傳統文化的過程中尋找新的生長點。在中國教育史上,孔子作為聞名世界的思想家、教育家,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永恆象徵。作為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孔子一生大部分時間都在從事教育活動,被後世尊稱為“至聖先師”、“萬世師表”。他所創立的博大精深的儒家思想不僅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核心,而且對世界文明進程產生了重大影響。儒家“進德修業”、“有教無類”、“因材施教”、“樂教好學”、“誨人不倦”等教育思想,至今仍是教育工作者的座右銘。學校將追憶和汲取先賢思想精髓,傳承和弘揚民族文化,將孔子的“仁愛”思想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主題,同時與時俱進,把儒家文化中許多至今仍具有蓬勃生命力和寶貴時代價值的理念融入日常工作、學習、生活中,豐富校園文化的內涵,打造“仁愛”校園,培養儒雅的教師,塑造文雅的學生,努力構建和諧文明的校園。
按照“仁愛思想營造文化內涵,景觀布置突出地方特色”的理念,爭取校園設施出精品、文化活動出成果、制度建設有特色,使校園文化成為教育、激勵全校師生和促進素質教育開展的有效載體,使育人環境得到全面最佳化,真正做到“環境育人”加“文化薰陶”,精心打造出一個仁愛、和諧、文明的校園。
校園文化建設是一個長期的持續不斷的過程,學校按照“總體規劃,分步實施”的原則,逐步推進,形成常態。將進校門右側的第一塊花圃開闢為廣場,廣場中央安放孔子塑像。在另外幾塊花圃中央分別安放:魯迅、錢學森、居里夫人三尊小型雕塑。修建六角亭,取名“仁愛亭”。“仁愛”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即“仁者愛人”,意思是仁者就是道德高尚,具有人格魅力的人;是充滿慈愛之心,滿懷愛意的人。亭上的楹聯繫學校退休教師撰聯和書寫。
貴州是一個多民族的省份,民族風情獨特,旅遊資源豐富,被譽為“多彩貴州”。作為一所大型的有一定影響力的學校,將“多彩貴州”融入校園,能讓學生加深對貴州的了解。在原假山瀑布景點處增設“梵淨山”、“黃果樹”、“織金洞”三個貴州代表性景點,在假山右側和後面牆壁上製作能夠代表貴州民族特色的浮雕,假山左側安裝水泥仿木欄桿。沙土是紅軍長征經過的地方,是黨的優秀兒子錢壯飛犧牲地。製作“搶渡烏江”和錢壯飛頭像浮雕,作錢壯飛生平簡介,以之紀念。此外,學校還將圍牆改造成校園文化牆,牆上有古詩、經典名句等。
近年來,學校高度重視現代信息技術教育建設,有多功能投影教室三間,計算機教室三間,物理、化學實驗室各一間。學校先後建起了計算機信息站,電子閱覽室和校園區域網路。開通了教育信息寬頻網和電信寬頻網,並建有學校自已的網站。有藏書150萬冊的電子閱覽室一間。各教室均配置有班班通教學設備,各種相關的教育信息資源均可通過校園有線電視網傳輸到每一間教室。
為體現學校是體育傳統項目學校的辦學特色,學校每年都舉行春季或冬季學生運動會,豐富學生的課餘活動。2015年12月1日——12月4日,學校隆重舉辦第22屆冬季學生運動會。本次紀念“12·9”學生愛國運動暨第22屆冬季運動會歷時4天。全校35個班級2900餘名師生將全員參加活動,其中參賽運動員923人。活動項目除了傳統的運動項目外,又增加了部分中考體育加試科目。徑賽有男(女)100米、200米、400米、800米、1500米、3000米、5000米(初二、初三年級)、1000米障礙(初二年級)、2000米障礙(初三年級);田賽有男(女)生跳高、跳遠、鉛球(初一級3千克、初二級4千克、初三5千克)、4×100米接力、4×400米接力。每個項目分年級、分男女組逐項進行,學校將對在活動中取得優異成績的單項錄取者頒發紀念品、獲得團隊錄取的班級頒發獎狀及錦旗,對破校記錄者另發獎品。
2015年—2017年該校組織學生足球隊,先後參加東部片區校園足球賽獲冠軍、金沙縣校園足球賽獲冠軍、畢節市校園足球賽獲季軍;其中2017年參加畢節市校園足球賽獲冠軍,並代表畢節市參加貴州省校園足球賽。
為了給學困生尋找出路,2005年1月,沙土中學與國家級重點中專、中澳職教合作項目學校—重慶工商學校達成了聯合辦學協定,率先在金沙縣初級中學引進職業教育。從2005年至今,已招生六屆共496人,有200餘人已經通過重慶工商學校升學或就業。沙土中學職業教育的成功舉辦,對緩解高中升學壓力,減少學生流失,鞏固“兩基”成果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學術交流

2016年12月16日至12月23日,金沙縣沙土中學特邀美國達特茅斯學院學生志願者來校開展為期一周的支教交流活動。
美國達特茅斯學院志願者學生何怡帆(Yifan He)、廖匡西(Stephen)、郝健琛(Sean Hawking)在一周的支教活動中,每天早上都早早地走進教室帶領學生晨讀,每天和學生們一起大課間跑操,午間或工作之餘與學生們一起開展桌球、籃球、書法等課外活動,下午為學生們上口語課,晚上在相應班級帶班領讀,還為英語老師上英語指導課。
此次活動,不僅開闊了師生視野,搭建了全新教學實踐平台,還讓師生們更多地了解異國文化,激發學習英語的熱情,體驗到英語交流的樂趣,為英語課堂教學注入了新鮮活力。據了解,達特茅斯學院建立於1769年,是美國第九所最早的大學。2005年被Booz Allen Hamilton選為“世界上最具堅韌不拔精神的十所大學”之一。在2006年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U.S.News & World Report)大學排名中與哥倫比亞大學並列第九。沙土中學將與他們達成長久的教育合作夥伴關係,將學校英語教育教學工作提升到一定的高度,不斷推動農村基礎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為了促進我校英語教學口語化,提高英語教師的口語能力,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並能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能常用英語進行交流。在我校原畢業學生黃國棟(現工作於美國馬歇爾大學)的聯繫和努力下,邀請了美國達特茅斯學院三名大學生自願者(Liao.Stephten 廖匡西 ,Yifan He 何怡帆, Hawkins Sean 郝健琛)來我校進行為期一周(2016.12.14—2016.12.21)的交流活動。
美國達特茅斯學院(Dartmouth College)志願者何怡帆(Yifan He)、廖匡西(Stephen)、郝健琛(Sean Hawking)在一周的支教活動中,每天早上都早早地走進教室帶領學生晨讀,每天和學生們一起大課間跑操,午間或工作之餘與學生們一起開展桌球、籃球、書法等課外活動,下午為學生們上口語課,晚上在相應班級帶班領讀,還為英語老師上英語指導課。此次活動,不僅開闊了師生視野,搭建了全新教學實踐平台,還讓師生們更多地了解異國文化,激發學習英語的熱情,體驗到英語交流的樂趣,為英語課堂教學注入了新鮮活力。
據了解,達特茅斯學院建立於1769年,是美國第九所最早的大學。2005年被Booz Allen Hamilton選為“世界上最具堅韌不拔精神的十所大學”之一。在2006年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U.S.News & World Report)大學排名中與哥倫比亞大學並列第九。沙土中學將與他們達成長久的教育合作夥伴關係,將學校英語教育教學工作提升到一定的高度,不斷推動農村基礎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交流期間開展的活動
1.向我校學生介紹他們的初、高中及大學的學習生活情況,並回答學生們提出的問題;2.早讀時間分別到各年級各班帶領學生早讀;
3.平時上課或晚自習時間到部分班級與學生面對面進行座談;
4.到部分班級上課,讓學生感受美國學生的上課方式;
5.下午上口語課和開展英語角活動;
6.課餘時間與我校英語教師進行座談,不時與學生們進行交流或參加體育活動。
美國達特茅斯學院(美國官網http://dartmouth.edu/)是美國歷史最悠久的世界頂尖學府八大常春藤聯盟之一。達特茅斯學院在全美頂級研究型大學排行榜上位列第8。2015-16年US NEWS 全美大學本科教育排行榜上位列第2,在2016-17年US NEWS 全美大學綜合排行榜上位列第11;與普林斯頓大學布朗大學一起名列前三 。

學校榮譽

從1997年至今,共有26人次獲中考教學成績單科第一。近年來連年受到當地政府和縣教育局表彰,2006年,學校被省教育廳評為“農村中國小現現代遠程教育先進單位”,2007年,學校榮獲人事部教育部聯合表彰的“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在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的關心下,多年來沙土中學教育教學成效顯著。近年來中考各科成績名列畢節市同類中學前列。
沙土中學在2012年中考中取得了優異成績:全縣前十名2人,前100名11人,500分以上多達103人。參考學生平均分386.8分,差生率(250分以下)8.22%。2013年中考、2014年中考位居全縣前茅。2015年中考600分以上101人,500分以上321人,名列全縣同類學校第一。
沙土中學2017年中考,該校包攬全縣所有中考科目(語、數、英、物、化、政、史、體)單科第一,除此以外有5個科目第二名,3個科目第三名。據悉,該校12個班級共688人參加2017年中考,其中全縣中考最高分1名;有133人達到縣一中錄取分數線;有496人達到普通高中錄取分數線,普通高中上線率達72%。
據了解,為更好地方便教學與管理,2017年秋季學期,沙土中學七年級部計畫開設15個教學班級,每班人數力爭控制在55人以下。
近年來學校注重關愛“差生”,與重點中專聯合辦學,鞏固了“兩基”成果,被地區教育局稱為“沙土模式”,在全區推廣。全國人大常委、民進中央副主席王佐書同志到我校檢查指導工作的過程中說:“在農村,這是一間非常了不起的學校”。
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學校辦學成績輝煌,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今天的沙土中學堅持“以質量求生存,以創新謀發展”的辦學思路,正朝著“有特色、創品牌”的精品化辦學目標大踏步前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