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簡介
文學院20多年來共培養了成人高等教育本、專科畢業生3萬餘名。這些畢業生分布在省內外的各條戰線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為學校和文學院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為適應高等教育和我省基礎教育發展的需要,走職前教育和職後教育一體化發展的道路,2005年學校開始舉辦普通高等教育,文學院漢語言文學專科專業被確定為首批招生專業之一。
辦學理念
文學院始終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樹立以社會效益為主的辦學觀念;始終堅持辦學規模與教學質量並重的原則,在探索開放式辦學格局的過程中,塑造自身形象;始終堅持辦學目標與素質教育相適應的原則,以高質量的人才培養為根本,注重實踐性教學環節的管理,重在加強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為貴州的基礎教育輸送合格的人才;始終堅持對教職工理想、道德和價值觀念教育,培養敬業精神和艱苦奮鬥的優良作風,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和價值觀。
辦學特色
始終堅持以人為本,以培養高素質、綜合型人才為己任,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拓寬培養渠道,提升人才質量。既堅守學術家園,又保持現實關懷,既傳承文化傳統,又融匯西學新知,在培養具有師範院校特色的“套用型”文科人才方面進行了探索,不僅保證學生具有紮實的理論基礎,更強調學生的實踐能力。依託學校的傳統辦學優勢,採取超常規的發展思路,在確保教學質量的前提下,敢於創新,大膽改革辦學思路,調整課程設定,強調實踐性教學。課程設定中強化專業基礎課作用,夯實學生學科基礎;強調對學生國語、計算機及“三字一畫”的教育,打牢學生基本功;通過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及教學實踐活動,鍛鍊學生的專業實踐技能。如,通過每學期16講以上的“國學通識教育”系列講座,擴大學生視野;在學科教學中,有意識將課程講授與中國小教學實踐有機結合,讓學生理論聯繫實際,變抽象為具體,為將來走上工作崗位打好實踐基礎,使學生與用人單位實現“零對接”。
培養目標
文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德智體全面發展,綜合文化素質較高,熟悉優秀文化傳統,勇於革新創造;系統掌握有關漢語和中國文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有較高寫作水平,有一定的運用外語和計算機的能力;有較豐富的現代教育理論知識和較強的教學能力,能勝任基礎教育工作,能從事文化傳播工作的高層次中文人才。
開設專業
文學院設有漢語言文學專業和語文教育專業。漢語言文學專業進行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學歷層次、成人高等教育三個學歷層次的人才培養——即高升本(學制脫產四年、函授五年)、專升本(學制脫產兩年、函授三年)、高升專(學制脫產兩年、函授三年);語文教育專業進行普通高等教育專科學歷層次的人才培養。開設的主幹課程有:文學理論、美學、中國古典文學,中國現代文學、中國當代文學、外國文學、語言學概論、古代漢語、現代漢語、訓詁學、音韻學、文字學、寫作學等專業基礎課;語文課程與教學論、教師基本技能(書法、國語)、現代教育技術(計算機套用)等專業技能課;英語、體育、教育學、心理學等公共課及十多門選修課。
師資力量
據有關資料顯示:文學院有專任教師37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7人,講師18人,助教4人。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占專任教師總數的40%,具有中級職稱的教師占專任教師總數的48%。專任教師中博士研究生學歷的2人、碩士研究生學歷的17人,正在攻讀碩士和博士學位的有3人。專任教師職稱比例、年齡、學緣、學歷結構基本合理,專業教學基本上由該院教師擔任。
教學條件
文學院建院以來,教學條件得到不斷改善。據有關資料顯示:有教學和行政辦公用的台式及筆記本電腦56台,還有價值40多萬元的其它教學設備。有圖書1萬餘冊及200餘種教學影像資料,並初步建成了電子閱讀的軟硬體系統,擁有《
四庫全書》、《
中國大百科全書》、《二十四史全文檢索系統》等大型電子圖書和千餘種中外文學作品及其他圖書的電子文本,建立了全國中文報刊(語言文藝類)的電腦檢索系統和人大報刊複印資料的電子閱讀系統。
文學院師資隊伍有較強的科研能力,長期來堅持以教學帶動科研,以科研促進教學,取得了豐碩的科研成果,體現了較強的科研實力和較高的學術水平。
校園文化
學院根據培養目標和圍繞教學工作組織了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以校園活動為抓手,提升學生實踐能力。學生可根據興趣申請加入各類文化社團,在老師的指導下投入活動,在探討研究、豐富自己課餘生活的同時發展愛好和特長,積累各類實踐經驗。
現任領導
院長:吳俊,男,1958年生,四川隆昌縣人,1983年畢業於貴州省安順師範專科學校中文系,同年留校任教。1985年考入貴州教育學院中文系(貴州師範學院文學院)完成本科學歷,1987年畢業後返回安順師專工作.1992年至1993年在四川師範大學漢語研究所“漢語史”專業助教班進修,學習碩士研究生主要課程。1998年評為副教授,2003年晉升為教授。
吳俊教授現任貴州師範學院文學院院長,擔任《美學》、《美育》、《西方文論》等課程的教學。2001年被教育部授予“全國優秀教師”稱號,同年被評為貴州教育學院(現貴州師範學院)首批中青年骨幹教師,2004年被評為貴州教育學院(現貴州師範學院)學科帶頭人,2008年評為“貴州省高校教學名師”。
吳俊教授主要從事美學、美育理論、西方文論研究,近年來,結合工作實際成功地開發出“修辭美學”、“語文美育”等新的研究領域,完成了貴州省教育廳立項的“美育與中學語文教學”等課題研究,先後發表了《從文學欣賞的角度看借代的兩個作用》(《修辭學論文集》,雲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圍城>幽默手法初控》(《四川師範大學學報》1993年4期)、《比喻的審美價值》(《貴州師範學院(原貴州教育學院)學報》1996年第3期)、《借代的審美價值》(《貴州師範學院(原貴州教育學院)學報》1997年第3期)、《移就的審美價值》(《修辭學習》1998年第2期)、《誇張的審美價值》(《貴州師範學院(原貴州教育學院)學報》1999年第4期)、《淺談審美中的非理性因素》(《貴陽師專學報》2002年第4期)、《錢鐘書對萊辛<拉奧孔>的超載》(《貴州師範學院(原貴州教育學院)學報》2002年第5期)、《中學語文美學解讀示例》(《貴州師範大學學報》2003年第1期)、《擬人的審美價值》(《修辭學習》2003年第2期)等30餘篇論文、其中數篇被《人大複印資料》等全國重要刊物轉載,多篇榮獲省級學會優秀論文獎。出版學術著作有《詞語手冊》(合編,成都科技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多功能字詞手冊》(合編、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古詩精華》(合著,巴蜀書社2000年版)、《美學理論與美育實踐》(獨著,貴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該書2002年獲貴州省第五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2004年獲貴州省首屆“高校科研論壇”優秀成果推介一等獎)。
現為中國修辭學會會員,西南修辭學會會員,貴州美學學會理事
王又新副教授,現任文學院黨總支副書記,國家級國語測試員。研究方向為語文課程與教學論、語言文字學。貴州省語言學會理事,貴州省中學語文教學研究會理事。擔任文學院“語文課程與教學論”、“口才與交際”“國語”課程的教學。曾發表論文8篇,主編著作1部。
附:
發表論文:
1、《理解教材性質 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貴州教育學院學報.05年3期(獨著)
2、《口語交際與學生的心智成長》貴陽學院學報.05年3期 (獨著)
3、《談中學教師對實習生的指導原則》貴州師範大學學報.2006年3期(獨著)
4、《中學語文教學中的教案評價》黔南民族師院學報.06年2期(獨著)
5、《方言資源在語文教育中的特殊地位》貴州教育學院學報.06年3期(獨著)
6、《提升少數民族地區學生語文素養淺探》中國成人教育 2008年10期(獨著 )
7、《成人高師語文教學論課程與教學的改革探索》貴州教育學院學報.05年5期(合著)
8、《組織小組研討活動的幾點思考》貴州教育學院學報.03年6期(合著)
主編《語文教學與研究》貴州人民出版社03年5月
韋丹,生於1973年,布依族,中共黨員,講師,現任文學院副院長,1996年畢業於西南師範大學歷史系本科,2002年6月在貴州大學取得古代文學碩士學位。主要教授《先秦文學史》、《中國傳統文化概論》。
教研機構
現當代文學教研室是文學院基礎課程教研室之一,主要承擔我校及文學院各專業文藝學、美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外國文學等基礎課程和相關選修課的教學任務。文學教研室擁有一支素質過硬、業務熟練的教師隊伍。現有專任教師10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3人,講師6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1人,具有碩士學位教師4人。一人曾獲全國優秀教師稱號,一人被評為貴州省教學名師。
現當代文學教研室全體教師團結進取,開拓創新,在教學與科研各方面取得了較大的成績。課堂教學得到學生們的廣泛好評,無論是課程內容還是授課方式,都能夠既有廣度深度,又有強烈的吸引力。近年來,文學教研室在國內各級各類學術期刊上公開發表具有較高學術水平論文數十篇,承擔參與省級科研課題 項,廳級、校級項目 多項。
語言教研室成立於2010年3月,其前屬寫作語言教研室。漢語言文字學學術研究積澱深厚,酈亭山、周復剛、顏邁等學者長期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為學科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教研室現有教學科研人員6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2人;博士1人,碩士3人。近五年來,出版教材和學術專著14部,在全國性刊物發表論文50餘篇,主持、承擔省級課題2項,省教育廳科研項目2項,獲省級科研獎勵1項。教研室為專科生和本科生開設的基礎課有“現代漢語”、“古代漢語”、“語言學概論”、“音韻學”、“文字學”、“訓詁學”等,另外還講授“語言技巧”、“《左傳》精講”、“《說文解字》精講”、“中西方語言學述略”、“古代漢語語法修辭”等專業課。
語文教學法教研室2010年3月基於當前師範教育改革特點及學院改制後普高實踐教學需要而建立,目前人員構成以“語文課程與教學論”專任教師為主,固定成員為吳在東副教授(組長)、王又新副教授、尹潔講師;另有若干具有中學語文教學經驗且需要進行教學研究合作的非固定成員,依不同教研任務構成開放的有彈性的組織形式。本組成員在以往的成高教學中圍繞改進教學和實習進行了大量行動研究,主要成果為兩個院級課題的完成及一批教研論文的發表。
語文教學法教研室近期主要教研任務:1、普高專科語文教學法課程改革實踐,側重參與式教學形式的探索及語文教師基本教學技能培訓效果的評價。2、新形勢下普高教育實習問題的有效對策,側重實習指導的有效性評價及實習效果的有效性評價。3、語文骨幹教師培訓及新課程教師培訓專題研究,側重培訓內容的開發及培訓方式的改進。遠期主要教研任務為普高本科語文教學論課程改革與教育實習相互促進有關問題的研究,在幾輪行動研究的基礎上形成修訂的普高本科“語文教學論”課程教學大綱。
語文教學法教研室主要成員均有豐富的中學語文教學經驗,接受過語文課程改革的國家級培訓,在高校教學和實習管理指導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掌握國內語文課程與教學論方面最新學術動態,在理論創新和指導實踐方面做了長期不懈的努力,成效顯著,得到學生的普遍好評。
學術機構
語言藝術研究中心
語言藝術是分科眾多、橫跨專業多、涉及學科多的研究領域。目前國內外在這一領域的研究,幾乎都是分割成各個門類,還沒有見到對於語言藝術展開全面研究的報導。當今社會,我們的語言發展正處在蓬勃興旺的時期。說話、朗誦、演講、播音、主持等語言活動面臨著普及教育、提高水平、向藝術挺進這樣一個不容迴避的任務。高校有責任,文學院更責無旁貸,擔當國民語言藝術普及教育的重任。成立藝術研究中心,可以集中全院科研力量展開語言藝術全面研究。
語言藝術研究中心成立於2008年5月,成員有8人:
吳道文 徐鳳雲 王又新 瓦韻青 韋丹 呂婷 常海星 邵新芬
專業結構:
國家級國語水平測試員:王又新 徐鳳雲 邵新芬
貴州省國語水平測試員:韋丹 呂婷 瓦韻青
教授3人: 吳道文 徐鳳雲 邵新芬
副教授3人:瓦韻青 王又新 常海星
博士1人:常海星
碩士4人:韋丹 呂婷 瓦韻青 王又新
外聘專家顧問:
1、 貴州師範學院教育科學學院李建年(教育學與教育評估學專家)
2、 貴州人民廣播電台主任播音員戴青(播音與配音藝術家)
3、貴州師學院副院長萬一平(演講學專家)
2009年學術交流情況:
1、王又新等代表文學院於2009年11月24日舉辦了全省現代漢語研討會;
2、邵新芬等出席2009年4月在湖南師範大學召開的“第一屆語言教學和研究全國學術研討會;
3、瓦韻青、王又新、邵新芬等為貴州省中國小骨幹教師進行語文教學培訓若干次。
主要研究方向:
吳道文:書面語藝術
徐鳳云:朗誦藝術
瓦韻青:配音藝術
王又新:主持及演講藝術
韋 丹:話劇藝術
呂婷 : 朗讀藝術
常海星:網路語言藝術
邵新芬:教師教學語言藝術
貴州省寫作學會成立於1982年。成立學會的目的是推進高等學校的寫作理論研究和促進全社會的寫作活動的普及和發展,為“興黔富民”服務會員以高校寫作教師為主,以各級宣傳部門人員和記者編輯為輔。會員至今有600餘人。
學會成立後,因卓有成效的活動,多次被省社科聯評為全省先進學會,受到表彰。學會曾先後組織過省際的寫作學術研討會,如雲貴川學術討論會,青海、重慶、貴州三省市學術討論會,貴州、河北兩省學術研討會,貴州、廣東兩省學術研討會等。本著為貴州發展服務的宗旨,學會每年舉行一次學術討論會。學會曾編寫大型書籍《企業春秋》,宣傳貴州2000餘家企業;近年來,學會為配合宣傳貴州,推介貴州,將貴州建成旅遊大省的戰略,策劃了“走進夜郎故土”系列旅遊散文叢書,現已初步了40餘縣市的散文集,學會還創辦《寫作天地》刊物。
學會成立之初,因學會領導主要是貴州師大的教師,便掛靠在貴州師範大學,後來會長王強模、秘書長袁昌文等人調貴州教育學院,學會便掛靠貴州教育學院(現改名貴州師範學院)至今。學會的幾屆領導多是本院的寫作教師,如王強模教授任第一屆至第四屆會長,袁昌文教授任第五屆會長至今,吳道文教授曾先後任副會長、秘書長,徐基儒教授曾任秘書長。學會的主要領導多來自本院,對促進本院的寫作教學和理論研究,起到了有益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