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地質博物館是中國的省級地質博物館。位於貴州省貴陽市北京路。其前身為1958年建立的貴州省地質局陳列室。1966年以後近3000件地質標本全部散失,1980年重新籌建,1985年建成貴州地質博物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貴州地質博物館
- 外文名稱:Geological Museum of Guizhou
- 類別:綜合類博物館
- 地點:貴州省遵義市綏陽縣
- 竣工時間:1958年
- 館藏精品:汞礦石
發展歷史,館藏文物,汞礦石,地質標本,胚胎化石群,實體化石,八臂仙母蟲,球狀胚胎化石,三星盤蟲,甕安生物群,動物化石,龍古生物化石,動物化石,基本介紹,詳細介紹,
發展歷史
貴州地質博物館其前身為1958年建立的貴州省地質局陳列室。1966年以後近3000件地質標本全部散失,1980年重新籌建,1985年建成貴州地質博物館。2015年為解決貴州省地質資料保管設施簡陋、檔案庫房不足、不利於地質資料研究及開發利用,貴州將開建貴州省地質資料館暨地質博物新館。
據悉,貴州省地質資料館暨地質博物館總建築面積36120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築面積25800平方米,地下停車場及人防建築面積10320平方米。地質博物館總投資21587萬元,由省國土資源廳與省地礦局、省有色地勘局、省煤田地質局四家單位自籌解決。
館藏文物
該館收藏有各種地質標本4000餘件。其中有獨具特色、馳名中外的辰砂晶體、晶簇和塊重達數百千克的汞礦石,晶體大而完整的螢石、冰洲石、方解石、重晶石、晶簇狀水晶,中國首次發現的超微細粒金礦石及以它為原料提煉出來的黃金,泥盆系的包陽魚、石炭系的大型貴州珊瑚、中生代的胡氏貴州恐龍化石等。
該館現設有礦產資源、古生物等陳列室及科學普及櫥窗,並及時舉辦了有關專題展覽。礦產資源室主要陳列有能源礦產、黑色金屬、有色金屬、稀土金屬、特種非金屬、化工原料、冶金輔助原料、建材等8類,計有40多個礦種、300多件標本及產品,其中以汞砂礦、磷礦、鋁土礦、錳礦、銻礦、煤礦、超微細粒型金礦等最有特色。古生物室主要陳列有三葉蟲、筆石、珊瑚、腕足類、頭足類、脊椎動物、植物,以及微體古生物等10多個門類的化石標本。其中以晚古生代的珊瑚、腕足類化石發育最為良好。
汞礦石
汞的主要礦物辰砂,在中國古代稱丹砂、硃砂或石硃砂。宋代以後,因主要產銷市場在湖南辰州(現名為沅陵),故得名為辰砂。
中國是世界上發現和利用汞礦最早的國家,據考古資料,在仰韶文化層和龍山文化層里,均發現“塗朱”(砂)遺物,因此中國利用汞的歷史,可以追溯至5000年前。從殷開始,丹砂被用作顏料;春秋戰國以後,又在煉丹術和醫藥方面得到了套用,並開始用以提鍊汞;有關汞同硫合成丹砂、汞同鉛形成鉛汞齊等記載,見於漢代魏伯陽《參同契》 、晉代葛洪《抱朴子》等著作;宋代的《金華沖碧丹經秘旨》和明代的《天工開物》 ,均有記述了鍊汞技術及其設備。
由此可見,中國對汞的開採利用,比國外利用汞礦最早的希臘人和羅馬人還要早1000多年。近代中國汞礦的地質調查、勘探、開發利用,1919~1949年先後有翁文灝、樂森王尋、王曰倫、熊永先、吳希曾、田奇王雋、劉國昌、周德忠等20多位地質學家對貴州、湖南、雲南、廣西、四川、湖北、甘肅等地的汞礦進行了開創性的地質調查和研究,著有簡報或論文。
40年代,資源委員會對一些汞礦產地進行探采工作。新中國成立後,為適應國民經濟建設的需要,於50年代開始了大規模的地質勘探和開發工作,如今中國已成為世界上的主要汞礦生產國之一。
地質標本
胚胎化石群
早在1998年,我國科學家就在貴州甕安發現了5.8億年前的多細胞動物的胚胎化石群。美國華盛頓郵報在當日發表專評,稱這一發現意外地打開了通向地球生命一個神奇而關鍵時期歷史的視窗……這一發現被國際科學界譽為本世紀進化生物學最重要的科學進步之一,將在科學界激起漣漪……1998年之後,我國科學家對甕安動物化石群開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資助下,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陳均遠教授和他的同事經歷了近6年夜以繼日的努力,通過對最近發現的近10塊保存精緻的兩側對稱動物化石的研究,終於在兩側對稱動物起源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性進展。
化石發現於貴州甕安前寒武紀陡山沱組甕安含磷段。由於當時所發現的這一動物化石很小,只有0.2毫米,它所生存的時間又非常特殊,相當於我們地球雪球事件的嚴寒剛剛過去、早春剛剛來到的瞬間,於是陳均遠等將這一古老的動物命名為“小春蟲”。
儘管這一古老動物個體很小,卻保存了一對體腔、成對排列的感覺窩等兩側對稱構造。這是迄今為止已知最古老的真體腔兩側對稱動物的化石代表。這一動物消化道前端具有向腹部開口的口部和緊接口之後的咽道,咽道由多層構造的咽壁所包繞。這一動物構造複雜性表明它已經處於成年期的發育階段。
真體腔動物的起源至今仍是科學之謎。這一化石的發現為探索真體腔動物的起源提供重要的線索,表明真體腔很可能是兩側對稱動物的一個古老特徵。
實體化石
我國貴州震旦系陡山沱組上部,年齡大約在5.8億年左右的又一個化石寶庫——江口翁會,發現了一個可能代表新的動物門類的實體化石。以往在貴州著名的甕安生物群中曾經報導過最古老的化石動物群,包括海綿動物、腔腸動物等早期動物類群,但大多是以動物卵和胚胎的形式保存的,只能藉助顯微鏡才能研究它們的形態特徵。而新發現的動物實體化石,可使早期動物的研究、探討放大到厘米的尺度,讓人們可以直接目睹伊迪卡拉紀早期動物的風采。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唐烽、尹崇玉研究員等與瑞典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史蒂芬本格森院士合作研究的論文“華南伊迪卡拉紀的八輻射螺旋動物”刊登在中國地質學會主辦的《地質學報》 (英文刊)2008年第一期上。
新化石發現於陡山沱組上部的黑色泥質頁岩中,呈黑色的碳質壓膜保存。它的形態為橢圓的盤形,直徑25–31毫米,在微體動物統治的早期動物世界裡,屬相當罕見的巨型動物。它們具有八條側緣平滑、呈螺旋狀向外輻射,並被壓扁的碳質旋臂,排列規則就像螺旋星系——“仙女座大星雲”中的旋臂一樣,是目前見到的最早的八輻射動物的祖先。
八臂仙母蟲
八
臂仙母蟲的旋臂是緻密的碳質實體,最大寬度可達2毫米,厚度接近1毫米,表明這些旋臂在生命體活著的時候是圓柱狀的。旋臂的近端匯聚在盤體的中央,遠端互相疊置,並在盤體邊緣形成封閉的環狀。經顯微鏡下仔細觀察,確認化石體可能被封閉在一個包膜中,這種有限生長的體態證明它們是成體化石。並進一步認為,可能有一個扁平的膜囊結構包裹著旋臂,旋臂間隙中充滿流動的有機質,導致包膜沒有摺疊或開裂等現象的保存。然而,在化石體中央沒有口孔或觸手等構造的保存。另外,在旋臂邊緣和化石體周緣也沒有發現任何纖毛保存的痕跡正是由於八臂仙母蟲缺乏水母一樣的適於游泳的纖毛或傘狀緣膜,並且旋臂是緻密實心的,所以,研究者認為它們很有可能不是一個遠洋浮遊動物,很可能是營底棲生活的動物。因為,絕大多數水生動物都沒有浮游的器官,所以缺少浮游器官或缺少適應主動游泳的證據,最可能的解釋是這種生物為底棲生活方式。
另外,由於沒有保存口孔或觸手等構造,目前還無法推測該生物是如何取食的,所以中央盤體和旋臂的功能也不能確定。由於這些原因,要想確定這些性狀簡單的八臂仙母蟲的確切分類位置是相當困難的,它們與現生動物門類幾乎沒有可對比性。目前,真正八輻射對稱的體態僅在櫛水母動物和腔腸動物的八射珊瑚中可以見到,不過它們在個體發育中也出現兩側對稱的體制特徵。例如:現生的櫛水母動物由八列附著密集纖毛的櫛板包圍形成,體現出明顯的八輻射對稱性,但每條櫛板都呈兩側對稱的特點。
八射珊瑚有八條觸手和八瓣肌肉質腸系膜分隔的體腔。上述兩類動物的化石記錄稀少,在寒武紀的頁岩中曾有八輻射櫛水母動物化石的報導。然而,古生物學家基於種系發生的解釋預測在新元古代應該出現八輻射的後生動物。但是,將八臂仙母蟲與上述這些八輻射形態生物類別進行比較,還存在不少疑問。例如,其旋臂呈現桿狀實心的碳質實體,缺失象櫛水母動物那樣整齊排列纖毛的櫛板。又如,仙母蟲旋臂在中央匯聚,這一特點又難與八射珊瑚的腸系膜和腔腸動物的生殖囊相比較。
球狀胚胎化石
目
前,比較公認的最早後生動物化石記錄是華南伊迪卡拉紀陡山沱期發現的球狀胚胎化石,年齡接近630百萬年。但是,這些化石仍有多種解釋,最近的一個觀點認為它們代表巨大的硫化細菌,與現生的一類硫細菌非常相似。然而,這種解釋引發了更多的爭論,原因是被推測的動物胚胎類型,一直沒找到成年個體或者成長階段所對應的化石記錄。旅美學者肖書海等認為陡山沱組螺旋狀纏繞的胚胎化石表面具螺旋孔洞特徵,可能與管狀分枝的後生動物有關。但是,由於沒有發現胚胎和成體之間的化石類型,這種推測是十分牽強的。 目前,從陡山沱組中新發掘的這類宏體化石,與上述更老的胚胎化石具有共同的螺旋特性,使研究者相信它們很可能代表那些具螺旋特性胚胎化石的成體階段。它們共有的特徵是螺旋狀體制,既與軟體動物胚胎髮育中的螺旋式卵裂不相同,又不存在於其它後生動物中。如此規則相似的螺旋式結構,可能標誌著多細胞生命的一個未知的新分支,它們在個體發育的很早期就建立了螺旋式排列和生長的體制。可能在大約6.3至5.5億年期間的伊迪卡拉紀,地球表面的淺海中曾經生活著一個新的後生動物基幹類群,它們代表早期動物系統樹上的一個新的進化分支
加拿大著名的古生物學家漢斯霍夫曼教授認為,在同時代的地層中尚未見過與八臂仙母蟲類似的化石。不過,本文作者一致認為,它們與澳大利亞南部出土的典型伊迪卡拉生物群成員之一——三星盤蟲 (Tribrachidium) 有一定關係。
三星盤蟲
三星盤蟲是錢幣大小的盤狀印痕化石,在南澳的伊迪卡拉紀地層中曾發掘出很多這樣的化石。其三條輻射臂自中心也呈螺旋狀展開,但與八臂仙母蟲相比旋臂形態更為複雜,中央有鱗球狀的凸起,由此輻射分叉出旋轉對稱的輻射臂,這種特徵與伊迪卡拉紀末期和早寒武世地層中出現的三射旋轉對稱的三葉動物化石,特別是兩類具輻射分叉的臂狀結構的盤狀化石Albumares和Anfesta可能關係密切。最近有訊息說,在澳大利亞時代相當的地層中也發現了與新化石極為相似的印痕化石。因此,“八臂仙母蟲的發現還具有重要的地層對比意義,它不僅找到甕安生物群胚胎化石與廟河生物群宏體碳質壓膜化石的有機聯繫,而且搭建了與澳大利亞典型伊迪卡拉生物群對比的橋樑。”,中國地質科學院尹崇玉研究員說。
甕安生物群
華南伊迪卡拉紀由老到新先後發現,大約6.3-5.8億年的甕安生物群;大約5.8-5.5億年的廟河生物群和大約5.5-5.42億年的西陵峽生物群或高家山生物群。但迄今為止,在我國與典型伊迪卡拉生物群相類似的化石僅發現一例,即湖北三峽燈影組石板灘段發現的宏體化石擬恰尼蟲(Paracharnia)。
典型的廟河生物群發現在湖北三峽地區陡山沱組頂部黑色頁岩中,包括眾多分枝的多細胞藻類和推測為後生動物的宏體化石(見生態圖),還包括一種具螺旋臂的印膜化石,當時研究者認為是遺蹟化石,定名為旋掘跡(Eilscaptichnus)。這次八輻射螺旋動物實體化石在相當於“廟河生物群”的層位首次發現,不僅重新認定了“廟河生物群”中的八旋痕跡化石為八輻射螺旋動物化石的真實屬性。而且,由於輻射對稱動物為典型伊迪卡拉動物群的重要成員之一,從而為我國震旦紀陡山沱晚期出現的生物群與澳大利亞典型伊迪卡拉生物群對比提供重要依據,也可望對大陸漂移研究及華南板塊與澳洲板塊的聯繫研究提供新的依據。
“在陡山沱組發現如此規則而獨特的宏體化石確實令人驚奇。具八個螺旋輻射臂的翁會標本,不論它最終的歸屬如何,都將支持這樣的觀點,即後生動物的體制類型(包括螺旋動物、輻射動物和兩側動物門類)的分化可能發生於6億年以前的伊迪卡拉紀早期”,唐烽研究員這樣總結道。
動物化石
位於貴州地質博物館,黔、桂、滇三省交界處的綠蔭村是黔西南州頂效鎮附近的一個小山村,但是它在我國古生物研究領域卻具有重要的意義。已故著名古生物學家楊鐘健先生描述的中國第一件三疊紀海生爬行動物化石--胡氏貴州龍的標本就產自這裡。
1957年,地質博物館的胡承志先生在村後的小山上採集到一批小型爬行動物化石,經楊鐘健先生研究後命名為胡氏貴州龍。這是一些三疊紀中期的小型腫肋龍類,類似的化石此前僅發現於歐洲的阿爾卑斯地區。
此後幾十年中,綠蔭村及其臨近地區不僅出土了大量的貴州龍化石,還發現了一些大型的幻龍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末,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在這裡展開了系統的研究工作,陸續發現了大量的海生脊椎動物化石,包括眾多門類的爬行動物和魚類。
龍古生物化石
貴州龍是生活距今2億4千萬年前的水陸兩棲爬行類動物。早在1957年5月,貴州地質博物館胡承志從雲南到貴州,在黔西南頂效綠蔭村發現該動物化石,後經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所長楊鐘健教授研究,命名為“貴州龍科貴州龍屬胡氏貴州龍”。此後,國內科研人員在同一地區採集到大量貴州龍化石的同時,又發現不少魚類化石,經研究分別命名為“東方肋鱗魚”、“貴州中華真鱷魚”、“興義亞洲鱗齒魚”等。現保存在州市有關部門的龍、魚化石藏品近千件。
1995年4月下旬,經中國科學院有關專家親臨鑑定,將其中226件定為國家級珍貴文物,其中一級龍化石17件,二級35件,三級112件;二三級魚化石62件。 《光明日報》於同年5月2 7日頭版頭條作了報導後,國內外廣播、電視、報刊亦作了報導,貴州龍動物群在國內外引起轟動。在頂效貴州龍景區,占地11畝、築面積7000平方米的貴州地質博物館已經竣工並對外開放。其館名為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科學家歐陽自遠所題。館內不僅陳列已經出土的各類貴州龍動物群化石和岩石標本,而且還用圖表模型和現代聲、光、電技術,表現地質構造、地殼、古地理概況等種種地質現象、規律;在綠蔭村貴州龍出土量最多的山上,將建立貴州龍現場科普館,建立貴州龍化石遺址保護區等。
動物化石
基本介紹
據了解 ,這種被命名為“混形黔鱷”的動物是早期初龍類中首次被描述的海生類型,這一發現打破了古生物學界長期以來“槽齒類沒有進入海洋”的結論。專家稱,這是初龍類或者說爬行動物首次占據這種“生態位”,混形黔鱷絕滅數千萬年後,部分鱷類才再次採取了類似的生活和運動方式。該研究是中科院古脊椎所和貴州、台灣以及加拿大華人學者聯合完成的。 據悉,初龍類是爬行動物演化歷史上的一個重要類群,其複雜而多樣的早期門類繁盛於2億多年以前的三疊紀時期,一般被通稱為“槽齒類”,後來的 恐龍、翼龍和鱷類等中生代爬行動物的主要門類都是初龍類的重要分支。長期以來,除了個別生活於淡水環境,如河流、湖泊中的屬種,“槽齒類”基本屬於陸生動物。古生物學家曾經發現過海相地層中保存的“槽齒類”化石,但是這些化石都比較殘破,並且本身沒有明顯適應於水生(海洋)環境的特徵,因此都被認為是動物死亡以後被沖刷到海洋中保存成化石的。最近,中國古生物學工作者首次發現了海相地層中保存的“槽齒類”完整骨架,並在化石上找到了一系列的水生特徵,打破了古生物學界長期以來“槽齒類沒有進入海洋”的結論。
詳細介紹
該項目負責人,中科院古脊椎所李淳介紹說,標本是在貴州省盤縣的三疊紀海相地層中發現的,包括兩具基本完整的骨架和一個單獨的頭骨。這些標本表現出一些非常奇特的性狀,如果不是發現多具相互關聯的完整骨架,甚至會懷疑標本上的不同部位分別屬於不同的動物,因此,我們將這個新物種命名為“混形黔鱷”,意思是在貴州發現的具有混合特徵的鱷形動物。具體些講,該動物的頭骨、前肢、以及尾部表現出非常強烈的水生特徵,而後肢則保留著典型的陸生動物形態。
貴州地質博物館地圖
對於這種奇妙的截然相反的鑲嵌式特徵組合,我們只能以新穎的生活方式來加以解釋:混形黔鱷生活於大陸或者海島邊緣的淺海環境中,偶爾也可以在陸地上活動。在岸上或者較淺的水中時,它以四足或者兩足行走,而在較深的水中,它則通過尾部的擺動快速游泳,捕食獵物。與混形黔鱷同時發現的化石包括大量的小型魚龍類、幻龍類和各種魚類。混形黔鱷的牙齒側扁,邊緣帶有鋒利的鋸齒狀結構,形同霸王龍的牙齒,無疑是三疊紀海洋里的終極捕食者。這一研究是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資助下完成的。
自1998年以來,我國貴州省的關嶺、興義以及盤縣等地相繼發現了大量三疊紀不同時期的海生爬行動物化石。據李淳介紹,這些化石基本上可以與歐洲的類似動物群相對應。由於後者已經具有百餘年的研究歷史,因此我國目前的研究工作必須尋找新的方向。該課題組近期發現了一些比較特殊的化石,日益引起國際古生物學界的濃厚興趣,相關成果多次在《古脊椎動物學報》 、 《科學》等國內外重要期刊上發表。今年6月,即將在北京召開的第2屆國際古生物學大會已經專門設立三疊紀海生爬行動物的研究論壇和與之對應的貴州野外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