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湖廣各族人民大起義

貴州、湖廣各族人民大起義為明正統十四年(1449年)三月至天順五年(1461年)正月,貴州、湖廣以苗族、布衣族為主體的各族人民為反抗明朝政府繁重兵役和苛刻剝削而舉行的大規模武裝起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貴州、湖廣各族人民大起義
  • 起義時間:1449年—1461年
  • 起義理由:反抗明朝政府繁重兵役
  • 起義類型:武裝起義
  • 結果:失敗
起義背景,起義過程,起義初始,高潮迭起,起義低潮,起義結果,

起義背景

正統年間,明朝三征麓川(參見麓川之役),不斷從貴州徵兵,人民苦於戰禍;又值饑荒頻發,人民不堪官府的苛刻剝削。貴州境內以苗族、布衣族為主體的各族人民為求生存,被迫揭竿而起。

起義過程

起義初始

正統十四年二月,明貴州駐軍1萬餘人調往麓川戰場,防守空虛。三月,邛水十五洞司(今貴州三穗)苗民聚眾起義,迅速攻占思州府城(今貴州岑鞏);五開(今貴州黎平)苗民進攻清浪(今貴州岑鞏南)、鎮遠(貴州今縣)。於是,西自永寧(今貴州晴隆),東至沅州(今湖南芷江),北起播州(今貴州遵義),東南達武岡(湖南今縣)的廣大地區內,各族人民紛紛回響,參加起義的人數多達20餘萬。明廷命都督宮聚為征南總兵官率軍鎮壓。同時命廣西總兵官柳溥、貴州參將都指揮同知郭瑛、湖廣參將都指揮僉事張善各率官軍、土兵會剿。四月,再命出征麓川的兵部尚書王驥領兵增兵貴州。因眾寡懸殊,官軍窮於應付,處處敗績,逃散者多達數乾餘人,迫使朝廷不斷向貴州調兵遣將。九月,起義軍圍攻平越衛(今貴州福泉)甚急,朝廷應王驥奏請,集兵七八萬人,東西夾攻。十一月,奉調宮聚回京,正式命王驥為平蠻將軍,充總兵官,負責鎮壓事宜。

高潮迭起

景泰元年(1450年)四月,起義軍進圍安南(今貴州晴隆),朝廷命雲南總兵官沐斌遣軍5000人前往協助當地守軍解圍。起義軍攻殺年余,官軍鎮壓不力,朝廷又命保定伯梁珤代王驥負責鎮壓起義。五月,征進貴州右副總兵都督僉事田禮率官軍在新添(今貴州貴定)、平越擊敗起義軍,解除平越之圍。總督軍務兵部左侍郎侯璡領兵於都盧寨、水西等地擊敗起義軍,打開了由水西至貴州(今貴陽市)的通道,明雲南援兵由此而進入貴州,加強官軍力量。侯璡而揮軍東向,在安南衛、紫塘、彌勒,南窩、阿蒙等寨以及七盤坡、羊腸河、楊老堡、清平(今貴州凱里西北)等地擊敗起義軍,打通了興隆(今貴州黃平)至鎮遠的道路。同時,總兵官梁珤於沅州大敗起義軍,起義轉入低潮。不久,起義軍領袖韋同烈擁兵數萬據興隆,自稱“苗王”,率軍進攻平越、清平、新添等地,起義再度高漲。但官軍已大兵壓境,占據優勢地位,形勢對起義軍很不利。
景泰二年(1451年)正月,梁珤督軍于靖州(今湖南靖縣)等地大敗起義軍,斬首3000餘級,生擒600餘人,起義遭受重大挫折。四月,官軍兵分兩路對韋同烈部發起攻擊:梁珤率東路軍自沅州來攻;都督方瑛率西路軍會攻興隆。韋同烈戰敗,退保香爐山,遭到官軍包圍。此時起義軍內部有人叛變,將韋同烈綁赴官軍投降。其它各地起義軍也相繼被鎮壓。七月,普定(貴州今縣)、永寧(治今貴州晴隆)、畢節(貴州今縣)、五開(今貴州黎平)、清浪(今貴州岑鞏南)等地苗民再次起義,湖廣各地苗民也群起回響,朝廷仍命梁王缶為總兵官,右都御史王來總督軍務,率軍鎮壓,並命湖廣等地官軍策應。
景泰四年(1453年)三月,鎮守湖廣右都督陳友領兵於古城擊敗義軍。
景泰六年(1455年)十一月,被廢廣通王朱徽堞黨羽蒙能自稱“蒙王”,聚集貴州苗民3萬餘人起義,攻打隆里(疑為龍里,貴州今縣)等處。十二月,平越等地阿孥、王阿榜、苗金虎等自稱“苗王”,率眾起義,把鬥爭推向高潮。朝廷急命南和伯方瑛為平蠻將軍,充總兵官,署都督僉事白玉為副總兵,率軍鎮壓。

起義低潮

天順元年(1457年)四月,方瑛領軍擊敗蒙能所部及其他各部起義軍,斬首數乾級,湖廣方面的苗民起義遭受嚴重挫折。
天順二年(1458年)四月,貴州東苗十三番首領乾把豬率眾攻打都勻(治今貴州都勻)等地,朝廷急命方瑛調集西南各地官軍、土兵鎮壓。
天順三年(1459年)四月,方瑛及贊理湖廣、貴州軍務右副都御史白圭率軍打敗起義軍,斬首1萬餘級,生擒6000餘人,乾把豬被俘犧牲。官軍乘勝進攻其它各部,斬首2367級,生擒900餘人。
天順四年(1460年)八月,麻城(今湖北麻城)李添保自立王號,聚眾萬餘人起義,西堡(今貴州六枝)等地苗民紛起回響。朝廷命都督李震代方瑛為湖廣、貴州總兵官,以一部兵力進攻李添保,另一部兵力分兩路進攻西堡義軍。
天順五年(1461年)正月前後,兩部義軍均遭官軍鎮壓,起義跌入低潮。

起義結果

起義因遭到眾多官軍鎮壓跌入低潮,然而,湖廣、貴州各地少數民族人民不畏強暴,繼續同明朝官軍進行著不屈不撓的鬥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