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龍喜

楊龍喜,字鳳,桐梓縣溱溪里九壩場人。幼習槍棒,曾充任縣衙總役,因縣令張克綸百務廢弛,唯務踩戥,勒索平民,中飽私囊,且索楊賄未遂,將懲楊,楊憤避返鄉,陰蓄異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楊龍喜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桐梓縣溱溪里九壩場
  • 主要成就:起義
簡介,起義背景,領導人物,起義始末,後續起義,起義遺址,九壩楊龍喜起義遺址,雷台山楊龍喜起義軍營盤遺址,

簡介

楊龍喜起義,發生於十九世紀五十年代(即清朝鹹豐年間)的桐梓縣,是一次轟轟烈烈的農民革命鬥爭。鹹豐四年春,舒光富參加獨山楊元保起義,失敗,其子明新被殺,隻身逃脫,遂以賣布為名來九壩,藉機策動楊龍喜起事。舒鼓動楊稱:“滇黔地方,結股十七,此處一起,彼即回響。”楊龍喜即與舒計議,宣稱“奉粵西群英以檄文相邀”,回響太平天國起義號召,聚眾千餘,於鹹豐四年(1854年)八月初四,在九壩場發動起義,反抗清廷。
旋即攻占桐梓縣城,辱逐縣令陳泰階,建立江漢政權,更改年號。詐稱舒光富為明帝後裔,尊之為王,楊自稱都督大元帥,統領一切。以“奉天承命,復明滅清,弔民伐罪,恢復洪基”為政治綱領。以齋教為名號召會眾,聚集平民。義軍頭裹黃巾,自稱黃號。楊龍喜刻木為印,改九壩為賽波府,改桐梓縣為興州,以江漢皇帝名義及都督大元帥銜名發表御札、眷黃、文告,派官委令,痛斥清朝統治者“嚴派軍需,逼捐加賦,……百姓人人切齒,黎庶個個寒心”的罪行。決心“除暴虐,安良善”,“豁免三年糧稅,永革加增踩戥”,號召“士農工商,各居正業”。
繼楊元保起義餘波,掀起了鹹豐、同治年間貴州全省各族人民反清大起義序幕,並迅即形成高潮且經久不衰。數月之間,勢如風暴,攻城掠縣,改元更幟,縱橫全省,聲震清廷。雖然遭到統治階級的血腥鎮壓,但在歷史上寫下了可歌可泣的一頁。

起義背景

鹹豐四年春,舒光富參加獨山楊元保起義,失敗,其子明新被殺,隻身逃脫,遂以賣布為名來九壩,藉機策動楊龍喜起事。舒鼓動楊稱:“滇黔地方,結股十七,此處一起,彼即回響。”楊龍喜即與舒計議,宣稱“奉粵西群英以檄文相邀”,回響太平天國起義號召,聚眾千餘,於鹹豐四年(1854年)八月初四,在九壩場發動起義,反抗清廷。旋即攻占桐梓縣城,辱逐縣令陳泰階,建立江漢政權,更改年號。詐稱舒光富為明帝後裔,尊之為王,楊自稱都督大元帥,統領一切。以“奉天承命,復明滅清,弔民伐罪,恢復洪基”為政治綱領。以齋教為名號召會眾,聚集平民。義軍頭裹黃巾,自稱黃號。
楊龍喜刻木為印,改九壩為賽波府,改桐梓縣為興州,以江漢皇帝名義及都督大元帥銜名發表御札、眷黃、文告,派官委令,痛斥清朝統治者“嚴派軍需,逼捐加賦,……百姓人人切齒,黎庶個個寒心”的罪行。決心“除暴虐,安良善”,“豁免三年糧稅,永革加增踩戥”,號召“士農工商,各居正業”。繼楊元保起義餘波,掀起了鹹豐、同治年間貴州全省各族人民反清大起義序幕,並迅即形成高潮且經久不衰。
楊龍喜起義後,登高一呼,應者雲集。旬日之內,集眾萬餘,最盛時義軍兩萬多人。義軍據桐梓,占仁懷,攻綏陽,襲綦江,圍遵義,逼貴陽,一路搴旗斬將,殺官奪城,占領黔北。勢及川南,席捲黔省大半。清帝連下急詔,調集川滇黔數省重兵“合剿”。仍不能扼制起義軍的凌厲攻勢。對其後的貴州反清大起義產生了深刻、積極、廣泛的影響。直至當年底。清帝震怒,嚴令“合剿”,並懲辦一大批“剿撫不力”的軍政官員,官軍“遷延畏葸,以致賊匪橫行,……縱賊失機,實堪痛恨”的狀況才有所扭轉。三省重兵壓境,楊、舒率義軍避實就虛,轉戰於黔省各地。終因寡不敵眾,又無穩固的根據地可供倚托,漸趨頹勢。
鹹豐五年(1855年)一月,楊、舒義軍在川黔兩省提督萬福率三省大軍圍追堵截之下,輾轉於大定、畢節、永寧、都勻、麻哈、石阡之間。三月初七日,在石阡府葛彰司,被重兵圍困,楊龍喜因腿傷潰爛,不忍再累及隨行義軍弟兄,持刀逼其遠遁後,獨身對敵,壯烈犧牲於陣前。其餘部奉舒光富為首領,出石阡,奔松桃,擬入川復起受阻,遂返兵桐梓,劫殺倚附官府殘害義軍的土豪劣紳後,被官兵追到遵義縣境。
四月十八日,舒光富被俘遇害,義軍主力至是不存。僅在數月之後,散在各地的義軍餘部數十股先後復起,聚義反抗官府。如鄒神保、穆二同、穆玉朋,陳八十、侯廷魁、楊二喜、楊二同、楊鳳驕、梁大同、梁三同、曾麼四、梁發財、余麻三、張缽缽、陳蠻蠻、趙帽頂、朱二同、白大滿、白小滿、曾喜、梁德泮等等蜂起於黔北各地。同期及其後,黔省數十支漢苗各族農民起義軍亦先後起事反清,以致官軍焦頭爛額,疲於奔命,持續戰事20年,方才將貴州一省各族反清大起義平息。但已令清朝統治大廈在貴州的根基動搖,幾至不可收拾。

領導人物

楊鳳(?-1855),又名楊龍喜,清朝貴州桐梓人。農民起義領袖。鹹豐四年(公元1854年)八月,與遵義人舒光富在家鄉桐梓九壩場發動起義,以"除暴安民"為宗旨,反對"折征",自稱"黃兵",建立了以賽波府(九壩場)為中心,包括興州(桐梓)新開(仁懷)和遵義城周圍的根據地,尊舒光富為皇帝,楊鳳為都督大元帥,建號"江漢",發表反清復明和安民免糧告示,開倉賑 貧,得到了廣大農民擁護,起義軍很快發展到兩萬多人。
清廷派雲南總督羅繞典率雲南、四川和貴州等地官兵圍剿,起義軍南退歸化(紫雲)、羅斛(羅甸)、都勻、獨山、麻哈(麻江)、 平越(福泉)、甕安、餘慶和石阡等地,鹹豐五年(公元1855年)四月,楊鳳舉家殉難於石阡的葛彰河邊。餘部堅持鬥爭到鹹豐九年(公元1859年)才最後失敗。此次起義對川楚震動極大, 為貴州各族人民鹹同大起義起了奠基的作用。

起義始末

清鹹豐四年(公元1854年),桐梓縣九壩人楊龍喜(又名楊鳳)、遵義縣芝藤坪人舒犬(業裁縫,江湖小藝)、仁懷廳人吳三省(平日卜卦算命為生)等,於鹹豐四年正月,吳三省在柯梓九壩地方遇見楊龍喜,楊邀到他家中商議說:“有湖廣人舒明達,自幼生有奇相,夜間睡牛棚,紅光四射,定是真主”。當即叫吳替舒明達推算八字,吳算後說:舒明達八字極貴,必有九五之份等。楊龍喜又把自己的年庚叫吳推算,吳說他的八字是獨虎占天門,自己定是大元帥的命,若肯保主起事,將來定有丞相位份。又為卦卜吉凶,吳說起事大吉利,楊龍喜便留吳在家,與舒犬等一起策謀聚眾起義,他們率起義軍於當年閏八月初六日攻占了桐梓縣城,挾持了新任不久的知縣陳泰階,到婁山關放走。
楊龍喜起義軍占領桐梓縣城後,立國號名“江漢”,擁舒犬的第四子為主公,楊龍喜為開國大元帥,刻木為印,廣方四寸。將桐梓縣改名為“興州”,九壩改名為“賽波府,以曾聯魁為知州事。起義軍自稱為黃兵,實際上是白蓮教分支齋教的教軍。旗幟上大書嗣明和江漢元年字樣。張貼布告免徵糧稅三年,永遠取締踩戥銀,發布了《江漢皇帝詔》原文如下:奉天承命,明裔江漢皇帝詔曰:朕自大明,失基以來,伏居九世,今承天命,自黍薄德,不負天命,焉敢妄動,不順人心,實為君之難矣。今觀爾清,不思仁君大度,久想用夏變夷,賣官鬻爵,加賦征商,剝削民財,害民日甚,生靈以坐幽暗之中,無不號泣於昊天也。近日粵西以檄文相請,朕實不以為念,意欲與民並耕,恐恩未加乎黎庶;心與百姓同樂,慮德未及於寰區。斯時也,清滿尤不痛改,復又嚴派軍需,逼捐加賦,實為上之不仁,故為下之不忠,百姓人人切齒,黎庶個個寒心,朕安忍坐視而不救民於水火之中。以朕親統蒸民,大興仁德之師,問爾清滿之罪。朕師到處,無犯秋毫,士農工商,各居正業,必須安諸如常,切勿聞風驚觸,自招流離之苦。然而朕非徒復先王舊業,實為蒼生除暴,四鄉土豪,毋許乘勢搶奪鄉民,姦淫悖道,一經訪聞,並其誅戳,決不姑貸,冀體朕好生之仁,自保爾家人赤子,不負朕心,為良為庶。布告天下,鹹使聞知。新立江漢元年八月十五日示。
楊龍喜統帥的黃兵,以“唐、狼、寶、字、訓”五字為號。楊龍喜是唐字,陳小霸王是狼字,寶公是寶字,王三鮓巴是字字,楊金是訓字,總計六萬多人。楊龍喜封吳三省為護國軍師,大小頭目都聽他的調遣。吳三省又遣楊金率領人馬去破仁懷縣,吳三省與楊龍喜率主力軍直逼遵義城下,力圖攻取府衙。楊龍喜指揮起義軍輪流攻打遵義府城,圍攻兩月未能得手。清援軍趕到,把雷台山營盤燒毀,楊龍喜才率部轉移。
楊金是楊李村楊李灣(現屬仁懷縣銀水鄉)人,楊金所率訓字黃兵,先占領了溫水汛(溫水汛當時屬仁懷縣),先遣部隊由鄒神保、傅元勛等率領,駐紮仁懷窯壩,仁懷知縣容保泰帶練勇三百名,把總王明安帶清兵五十名,武生朱映奎,曾占魁等出城堵擊,行至唐村與黃兵遭遇,練勇與清兵被四面包圍,傷亡大半,容保泰、王明安被俘處決,曾占魁等亦陣亡。黃兵乘勝占領縣城,將仁懷縣改名為“新開縣”,由楊金任縣知事,楊總共占領縣城一百二十五天,嗣後川軍會同仁懷團首雷昭然奪去縣城,楊金突圍血戰,於麻柳場壯烈犧牲。
楊龍喜主力軍圍攻遵義府城,師老無功,而清廷各路援軍劇增,楊龍喜率部轉移:經安底場、三重堰,直到黔西州和大定府屬白馬山安家硐。鹹豐五年(公元一八五五年)四月二十二日,楊龍喜在石阡府葛庄司犧牲。護國軍師吳三省在永寧縣文家岩山樑與清軍打仗失利,退往河壩,又被各路清軍趕到,三面包圍,吳三省被俘解省,於鹹豐五年四月二十二日遇害,舒裁縫也於同年六月三日被捕遇害。這次農民起義時間雖只有十個月,楊龍喜等教軍的領導人壯烈犧牲後,他們的部下仍在,繼續戰鬥直至鹹豐九年(公元一八五九年)才宣告結束。

後續起義

鹹豐四年的上諭摘要:“提督統轄全軍,現當剿匪吃緊之際,若臨事畏縮,何以使將士爭先用命?況該撫等先後所謂調官兵為數不少,各省籌餉亦數逾鉅萬,若該提督一味退縮,糜餉老師,咎將誰執”?
鹹豐五年的上諭摘要“貴州逆匪楊鳳伏誅後,余匪竄至四川邊界,復有逆黨舒犬、舒祖新死黨,仍圖回竄”。
鹹豐五年上諭摘要:“逆匪在貴州北境滋擾,蔣霨遠帶兵出省駐守扎佐,趙萬春馳赴遵義,剿辦均未得手,以致余匪竄進四川境者尚復不少。該巡撫提督有統轄全省之責。當該匪初起之時,既未能及時撲滅及帶兵剿捕,又未能迅速藏功,致令蔓延,殊堪痛恨!蔣霨遠著革職留任,趙萬春著即革職,仍留軍營以觀後效。現四川提督萬福已帶兵由蜀赴黔;所有貴州官兵,統歸萬福統帶”。
鹹豐十一年十一月(公元一八六一年),冀王石達開親自率領所部太平軍,沿湖南、廣西、四川、貴州邊界北上進入四川境內,想占涪州後再搶渡長江不成,旋進兵重慶方向尋找渡河點又不成。同治元年四月(公元一八六二年)太平軍在涪州失利,由綦江一帶南下,石達開部第一次進入貴州,活動在正安、桐梓一帶,不久太平軍又揮戈北上,進入南川,在南川與敵作戰失利,第二次又南下入貴州,活動在仁懷、桐梓、綏陽一帶。當時只在仁懷縣屬溫水、寨壩一帶活動,這裡系四川綦江縣交界的邊區,距仁懷縣城較遠,其後太平軍大舉南向,到達遵義縣境的板橋後分兵,一半趨鴨溪,一半留遵義。此時李復猷部進駐海龍壩。九月初四日,李復猷率部經遵義縣松林、毛石坎、乾溪入仁懷縣屬楠木壩,仁懷縣知縣沈竣督兵守陴歷七晝夜,李復猷無意攻城,繞由鐘山下茅台村往黔西、畢節而去。當時太平軍分兵三路向雲南進發:北路經赤水去敘永,中路經黔西、大定畢節去鎮雄,南路經黔西州攻城未下,過郎岱經安南直達霑益。據前輩們講:冀王曾經過仁懷縣城邊下茅台,但迄今尚無確實可靠的資料證明冀王當時在李復猷軍中。
同治二年春(公元一八六三年),李復猷部在川南、黔北一帶策應翼王石達開渡過金沙江,傳說翼王石達開也在李復猷軍中,實際並非如此。同治二年(公元一八六三年)夏,四川布政使劉蓉在四川省清溪縣召開的軍事會議上講話可資佐證:“石逆此次入川,聲勢與去歲大不相同,其先遣中旗賴裕新為先鋒,張翼王旗幟,出冤寧、渡峨江,攻邛州、逼成都,以誘我出兵堵截,復派其宰輔李復猷部騷擾川南、黔北一帶,亦打出冀王旗號,以為疑兵,引誘我分兵阻擊。然後自率主力乘間蹈隙,以巧計渡過金沙江,陷河西、出寧遠,先鋒已達冤寧,石逆用兵之狡,實為之歷戎行者所少見”。這說明李復猷只是打出翼王的旗號,以為疑兵誘敵而已。
鹹同年間貴州號軍,是一支漢族為主的農民起義軍隊伍,它們承襲白蓮教在四川、湖北起義時所用四種顏色頭巾作標誌,故有紅、白、青、黃號之名。其初以宗教發動民眾,稱花燈教為白蓮教,在貴州的分支。白蓮教教義崇尚光明,以“明王出世”相號召來推翻清朝,所以“反清復明”就成了號軍的政治綱領。鹹同年間,白蓮教在貴州的教主是劉儀順,所傳教徒遍布紅、白、青、黃各號,而劉儀順直接掌握白號,節制紅、青、黃等號,凡教中人都稱他是劉老祖祖。
鹹豐七年(公元一八五七年)劉儀順、何冠一等在思南縣鸚鵡溪發動起義,以白色頭巾作標誌,故稱白號。鹹豐八年(公元一八五八年)至同治六年(公元一八六七年)為白號軍蓬勃發展時期,先後以城頭蓋,荊竹園,偏刀水等處為根據地,築寨設卡固守。建號“江漢",建立了政教合一的組織機構:既有大師父、二師父的宗教稱謂;又有王、公、太師父等封號。立朱明月(貴州遵義人,原名張保山)為秦王,通稱朱王。同治三年(公元一八六四年)朱明月稱帝,建號“嗣統”,不再用“江漢”年號,劉儀順此時為軍師,攻克府、廳、州、縣城池十多座,有力地打擊清朝封建主義的統治。

起義遺址

九壩楊龍喜起義遺址

九壩,位於桐梓縣城西30公里,東西兩面高山連綿,南北間狹長平川,由9個小壩組成,故名九壩。清鹹豐初,桐梓連年遭災,民不聊生,官府不顧民間疾苦,反而加重賦稅,搜括民財。溱溪里里役楊龍喜,又名楊鳳,不忍桑梓父老遭受盤剝,遂在九壩一帶聚眾練兵習武,於鹹豐四年(1854年)八月初六,和遵義去桐梓的舒光富共同舉義,迅疾占領桐梓縣城,隨即攻克仁懷,圍困遵義府城,威震黔北州縣。
楊龍喜家住九壩,故宅系四合天井木結構瓦房,起義軍指揮部曾一度設於此,起義失敗後,楊龍喜滿門遭斬,房屋被夷為平地。離楊龍喜故宅150米處,有100餘平方米、高約2米的條方狀土台,為起義軍的點將台。起義軍在黃河溝設兵器廠,嵐山洞和楊家洞設造幣廠。點將台上今已種植杉樹,黃河溝兵器廠址已建成民房,嵐山洞、楊家洞,峭岩陡壁,地處山野,人跡罕至,均已荒廢。

雷台山楊龍喜起義軍營盤遺址

雷台山,位於遵義市區東側,海拔886米,四周坡地平緩。山頂寬敞可容數千人。山上原有雷祖廟,頗具規模,現已毀。
清鹹豐四年(1854年)八月,桐梓楊龍喜率農民起義軍占桐梓,克婁山,直逼遵義府城。十九日逕據雷台上,于山上構築“內牆外壕”、“層層堅置”,建起指揮營盤。
義軍在雷台上建營盤後,接著控制了鳳凰山、小龍山、桃源山、湘山、回龍山等環城諸峰,並囤糧於魚芽壩和新橋一帶,對位於湘江西岸的府城形成鉗制之勢。圍城近4個月,多次與清軍交戰,獲勝後,乘勝分兵逕取城南忠莊鋪,直奔烏江渡,威逼省城貴陽。清廷驚恐,急調川、滇、湘清兵馳援,義軍腹背受敵,毀棄雷台山寨,向黔西轉移。遺下鐵炮一尊,1958年被毀。1980年,該遺址列為遵義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