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新太子鎮自三國建鎮以來,歷經千餘載,在那裡留下許許多多古老的傳說和歷史遺蹟。據史料記載,孫權的一位妃子王桂花就是陽新太子鎮益昌人氏,在益昌村後面的父子山上,隱藏著一個巨大溶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貴妃洞
- 特點:隱藏著一個巨大溶洞
- 地址:太子鎮益昌村父子山腰部
- 性質:旅遊景點
這個巨大的溶洞,當地人稱“貴妃洞”。6月96月9日,記者專門組織專業的探險隊員對“貴妃洞”進行了一次探險,揭開了她充滿傳奇色彩的神秘面紗。
神秘“貴妃洞”
據說,“貴妃洞”已引起很多戶外探險者的興趣,有來自武漢、黃石、大冶以及周邊地區的人紛至沓來。曾經有一位探險者在溶洞裡探尋了兩天,才將溶洞內的方位摸清
貴妃洞位於太子鎮益昌村父子山腰部,記者曾幾次試圖對其作一次探險,由於諸多原因終未遂願。為了真正能揭開貴妃洞神秘的面紗,6月9日,記者專門聘請了大野之人家幾名戶外探險隊員帶著專用的安全繩套及燈光設備一同前往。
在太子鎮政府的安排下,益昌村老支書王賢達親自當嚮導,將準備好的安全繩與照明燈具帶上,領我們一起來到父子山中部的“貴妃洞”。我們頂著驕陽,穿過一片石林就到了洞口。洞口不大,呈三角形,沒有特別之處,向下望,一個巨大的黑洞若隱若現。從洞口旁邊一條很窄小的巷道鑽下去後,一股清涼的風襲來,全身一陣涼爽,抬頭一看,又頓時豁然開朗,原來又有一個巨大的天然洞口展現在眼前,讓人心曠神怡。
進入洞中,岩洞雄奇深邃,洞中石鐘乳、石筍、石柱、石幔等千姿百態、蔚為狀觀。舉目四望,但見岩體起伏曲折,廳堂寬大宏偉,雕樑畫棟般的石柱、石筍、石花、石幔,似火炬,如蓓蕾,像珠簾,玉樹冰花,亭台樓閣,參差錯落,琳琅滿目。尤其是那些似人似物、若靜若動的奇石異雕更招人喜愛。那拔地而起的“羅漢寶塔”、浮雲掩映的“雙洞雲封”、飛瀉而下的“白雲瀑布”、晶瑩透亮的“白玉葡萄”、怒吼的“雄獅”、奮蹄的“飛馬”,千姿百態,栩栩如生。
“貴妃洞”探幽
在老支書的率領下,我們小心翼翼地沿著岩溝拾級而下來到第一重溶洞,那千姿百態、鬼斧神工的景象便呈現在眼前。第一重溶洞高約20米,寬約20米,平地地面有100多平方米,一座碩大的岩石突立其中,似一尊大佛在恭候人們的光臨,形成一個天然的屏風,半掩半開,更增添了洞內的神秘色彩。
走過屏風,拾級而上,放眼望去,各種造型獨特、類人狀物的奇觀令人目不暇接,似犀牛、類金雞,有展翅的雄鷹、有欲飛的蝙蝠、倒掛壁空的鐘乳石嶙峋密布,懸附峭壁的石筍高低如削。頂壁的岩石造型更是令人眼花繚亂,有的像牡丹綻放、有的像仙女散花,你可以站在不同的角度去欣賞、去構思,任想像自由馳騁。最難得的是一處石頭造型似飛馳的摩托賽車,好像在越野競技,活靈活現。峭壁上,有一塊突然伸出的石頭,似一俯衝而下的老鷹捕捉下面的雄雞,上下呼應,相映成趣,令人不可思議。
越過一道五顏六色的拱形山門,我們進入第二重溶洞。洞內比較狹窄,但別有一番洞天。各種小巧玲瓏的奇石和鐘乳石交錯纏繞,變幻出千奇百怪的造型。一處奪目的鐘乳石群,似流金瀉銀的飛瀑,撲面而來。一根根頂天立地的石柱、石筍造就了一處處美麗的石林,妙不可言。面壁而爬的壁虎、金蟾舉手可捉,平生出萬千情趣。
穿過“一線天”石縫後,一道懸空的岩石擋住了去路,我們準備拿出安全繩套時,老支書說:“不用了,你們看我怎么上,腳踏在那位置,手抓住那個地方一定記住。”說完,老支書像猿猴一樣,身輕如燕地攀越上去了。我們按照老支書指導的方法,終於爬上懸空的岩石,進入第三重溶洞。該洞呈斜坡狀,一支支鐘乳石相互交錯,不少的蝙蝠在其中穿行飛翔。
從第三重溶洞再往下來,又是一條狹窄而陡峭的“一線天”,由於浸水,坡面十分打滑,我們只好藉助安全繩套往下探。這時,發現一座由鐘乳石“砌成”的廳房,似能工巧匠一氣呵成,兩邊的門柱在燈光下流光溢彩,顯得金璧輝煌。相傳這就是王貴妃的住房,大家稱之為“貴妃廳”。“貴妃廳”兩邊有一個五六平方米的側房,像侍者護衛著“貴妃廳”內的主人,令人稱奇的是洞頂白裡透紅的岩石像一個睡美人,裸臥其上,女陰暴露無遺,有趣的是洞面還突起一尊石筍,恰似男具,剛勁挺拔,令人叫絕。
沿著迂迴曲折的路徑,緩緩攀向第五重溶洞,一座呈梯形的佛龕呈現在我們面前。抬眼望去,十米高的洞頂一溜下來,幾尊佛像錯落有致悠然打座在佛龕上,給人一種靈光瑞氣、如臨仙境的感覺。洞內各種似是而非的人物和動物造型,無不出神入化,呼之欲出。
“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經過幾個小時一上一下的迂迴,我們來到大溶洞的第五重,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個氣勢恢宏的圓形大廳,令人豁然開朗。大廳直徑有20餘米,最高處有30多米,可容納幾百人,洞內景觀幻化無窮,石筍石柱林立,石花倒懸,錯根盤結,爭奇鬥妍,有狀若牡丹的石花,有彎曲起伏的“雲陽梯田”、有阡陌縱橫的“黃土高坡”,有龍戲珠、獅盤球,有天馬行空、土狗望月,有觀音座蓮,有鯉魚跳門。展開想像的翅膀,把自己的靈感與大自然的神奇造化融合在一起,構造這個“蓬萊仙境”。
在第五重溶洞大廳里看似已到盡頭,卻儘是玄機,洞中有洞,沿洞壁攀岩而上,在一大石掩映處有一入口,進口便聽到潺潺的流水聲,原來這裡是一處地下河,地下河水清澈,常年不斷。越過地下河,又是一處偌大的溶洞,洞內是一番令人沉醉的景象,各種奇石林立,保存完好的石柱、石筍、石花令人心馳神往、意蘊無窮。洞中最高處有40餘米,南北寬有30餘米,最為難得的是一根巨大的石柱頂天立地,氣勢蔚為壯觀。石柱盤龍附鳳,似能工巧匠雕琢,渾然天成,讓人解讀不盡,品味不已。在洞壁一側,有一根被叫做“定海神針”的石筍,立於側洞的兩石之間,是歷經幾萬年的石粉流結而成,宛如白玉的銀針使人睹物思遠,歲月的時空在這裡凝結,令人感慨大自然的神奇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