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貴公子夜闌曲1
裊裊2沉水3煙,烏啼夜闌景。
曲沼4芙蓉波5,腰圍白玉6冷7。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貴公子:泛指貴族公子。夜闌:夜盡。
裊(niǎo)裊:煙繚繞搖動。
沉水:即沉香。植物,常綠喬木,產於印度、泰國和越南。
曲沼:即曲房。內室,密室。
枚乘《
七發》:“往來游宴, 縱恣於曲房隱間之中。”
芙蓉波:指美人春心蕩漾。
白玉:腰帶上裝飾的玉。
冷:夜盡嘵寒的情狀。
白話譯文
滿屋裡煙霧繚繞,點燃著沉香,飲宴歌舞,直至烏啼夜殘天亮。
看看曲池裡的荷花,在清波上搖盪,摸摸腰帶上的嵌玉,像冰一樣寒涼。
創作背景
李賀是是唐朝宗室的後裔,這對李賀來說似乎是個牢籠、陷阱或者是一種情結。這首詩作於李賀在長安做奉禮郎的三年,即
元和五至八年(810-813)。為官三年間,李賀親身經歷,耳聞目睹了許多事情,結交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對當時社會狀況有了深刻的認識。這首詩就是就自己對上流社會所見所聞有感而作。
作品鑑賞
整體鑑賞
這是寫貴公子徹夜飲宴作樂的詩。雖未直接描述“沉湎長夜狎飲”,但通過“裊裊沉水煙”、“腰圍玉帶玲”,是能讓人想像出作樂場面之盛,時間之長來的。全詩僅僅二十個字,似乎剛開了個頭,就結束了,但李賀寫詩的思路是變化莫測的,詩無定格,句亦無定式,這首詩僅僅是側面烘托,輕輕一點,便戛然而止。
李賀此詩有意捕捉這“夜闌樂罷的最後一鏡頭”,通篇僅作含蓄的靜態描寫,而此前的縱酒豪飲等種種行樂情事,也就盡在不言之中了。詩中的那位貴公子醉眼朦朧,稍帶倦態,然而神志尚且清晰,正滿意地感觸著周邊事物的聲音、色彩、香氳和質料,仿佛他所有的感官一時都充分地擴張開來。“裊裊沉水煙”一句寫視覺和嗅覺,“烏啼夜闌景”寫聽覺和視覺,“曲沼芙蓉波”寫視覺和聽覺,“腰圍白玉冷”乃寫視覺和觸覺。綜觀全詩,作品呈現出由多種微妙感覺糾葛構成的奇特意象。這四句詩涉及到了四種感覺。李賀詩歌內頻繁出現的感覺語詞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芳、香、馨等表現嗅覺和濕、冷、寒等屬於觸覺的字眼。嗅覺、觸覺是日常生活中最為原始的感覺。通過對這些最為原始因而也是最為根本的感覺的尖銳化,李賀實現了對日常生活感覺的超越。
通過詩歌來實現對平凡生活的超越,觸及了李賀創作的一處要害。以“唐諸王孫”的名分而論,李賀自視為“貴公子”原無可挑剔,問題是身為沒落的貴族,不可能得到社會的普遍尊敬和豐厚的物質待遇。李賀的潛願既不為現實所容,只能通過詩筆想像在幻境中得到宣洩。《夜飲朝眠曲》、《梁台古意》一類歌詩,肆力繪寫五光十色的貴胄游宴生活,這裡面瀰漫著恣縱行樂的氣息,既無道義的約束又無理性的調節,唯能感受到醉生夢死和欲望的盡情流淌。這首《貴公子夜闌曲》,更是無一處理語,任由人類本初就有的“原始感覺”在詩中遊走,李賀的心思多少應了那句“ 我感故我在”。然而,虛幻的總歸虛幻,理想與現實雲泥之別只能倍增李賀的痛苦,讓他在生活的無奈中越陷越深。
名家點評
宋代吳正子、
劉辰翁《
箋注評點李長吉歌詩》:此貴公子夜闌曲也。以玉帶為冷,其怯可見也。語不必可解而得之心自洒然跡似。亦其偏得之形容夜色也。
清代
陳本禮《協律鉤玄》:此詠遭安史亂之貴公子也。子美《
哀王孫》云:“長安城頭頭白烏,夜飛延秋門上呼。又向人家啄大屋,屋底達官走避胡。腰下寶玦青珊瑚,可憐王孫泣路隅。問之不肯道姓名,但道困苦乞為奴。已經百日竄荊棘,身上無有完肌膚”等語皆可作此注釋,但彼為王孫哀,此為貴公子哀也。只四語,檃括簡淨得妙。
清代
姚文燮《昌谷集注》:貴公子沉湎長夜之飲閨中注香相待。久之,夜半烏啼,則香影向闌矣。曲沼即曲房。芙蓉即美人春心之蕩漾。寒夜孤衾,白玉腰圍,公子不至。豈惟美人怨詩人亦當代為之怨也。
清代方扶南《李長吉詩集批註》:此似不止於此,當大有脫文。此但一起。不然,於公子夜闌之旨安在?既為此曲,必形容貴公子買醉征歌,狎邪縱意,乃與題稱。若止此則一秋風中之歐陽,赤璧下之蘇矣,公子有是乎?
清代
黎簡《黎二樵批點黃陶庵評本李長吉集》:已覺圍玉冷肌而猶夜樂不止,此其所以刺也。須溪說“怯”字只見其纖軟,有女兒氣耳,不得詩人之旨。
作者簡介
李賀(790-816),字長吉,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生於福昌縣昌谷(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世稱:李長吉、鬼才、
詩鬼、李昌谷、李奉禮,與
李白、
李商隱三人並稱唐代“三李”。是唐朝宗室的後裔,但早已沒落破敗,家境貧困。他才華出眾,少年時就獲詩名,但一生只作了一個職掌祭祀的九品小官,鬱郁不得志,窮困潦倒,死時年僅27歲。李賀是中唐的浪漫主義詩人,又是中唐到晚唐詩風轉變期的一個代表者。其詩被稱為“鬼仙之詞”或“李長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