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丘,亦作毌丘,春秋衛國貫邑,戰國屬宋。貫城遺址在今山東省曹縣西南十里王老林。《春秋·僖公二年》“盟於貫”,杜註:“宋地,梁國蒙縣西北有貰城,貰與貫字相似。”
夏商時期古貫國,商王盤庚據貫。春秋戰國為衛國地,稱貫邑,後屬齊國,稱貫丘。後世典籍皆稱貫城,古貫國也。隋開皇六年(586年),分濟陰縣置黃縣,治古貫城。十八年,改為蒙澤,大業初(606年),省入濟陰縣(治左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貫丘
- 別名:貫邑、貫城
- 亦作:毌丘
- 釋義:古貫國
![貫丘 貫丘](/img/b/050/QNycjNxUjZhFmZkZmNxYTO2kTNyMmYyMjNjZzNmVGM5ETM3UGZkRTZ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貫丘,亦作毌丘,春秋衛國貫邑,戰國屬宋。貫城遺址在今山東省曹縣西南十里王老林。《春秋·僖公二年》“盟於貫”,杜註:“宋地,梁國蒙縣西北有貰城,貰與貫字相似。”
夏商時期古貫國,商王盤庚據貫。春秋戰國為衛國地,稱貫邑,後屬齊國,稱貫丘。後世典籍皆稱貫城,古貫國也。隋開皇六年(586年),分濟陰縣置黃縣,治古貫城。十八年,改為蒙澤,大業初(606年),省入濟陰縣(治左城)。
《霹靂布袋戲》虛擬人物。天章聖儒左右手之一,文質彬彬、能思能斷,個性略顯溫吞,時常伴隨天章聖儒,在其尋思不定、難下抉擇時提供佐助意見。人物設定 身份:天章古聖閣文儒修 初登場:霹靂九皇座 第22集 退場:霹靂九皇座 第38...
毌丘,源於地名,出自春秋時期衛國毌丘邑,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春秋時期,衛國有地名為毌丘(今山東曹縣),居住在那裡的人,有的以邑名毌丘為姓氏,稱毌丘姓,世代相傳。後毌丘氏族人中有人省文簡化稱為毌氏,又作貫氏。亦有...
“毌丘”是我國的一個複姓。正確讀音為 guàn qiū,不要讀作 wú qiū 或 mǔqiū,不要寫作“毋丘”或“母丘”。姓氏源流 毌丘姓源流單純,源出有一:以地名為氏。春秋時衛國有地名毌丘(在今山東省曹縣南),居住在那裡的人...
毌丘儉,手遊《鴻圖之下》中的武將。毌丘儉是魏勢力、3星級、3統御值男性武將,設計原型為三國時期曹魏名將、詩人毌丘儉。角色背景 毌丘儉,字仲恭,武威太守毌丘興之子。毌丘興去世後,毌丘儉襲封高陽鄉侯,並擔任平原侯文學一職。
毌丘重,毌丘儉之孫,毌丘甸之子。毌丘儉兵敗身亡之後,與毌丘秀一起逃入東吳。毌丘儉聞文欽戰敗,慌忙棄城,乘夜逃遁。走至慎縣,左右侍從各自逃命,毌丘儉和弟弟毌丘秀、毌丘重藏匿在草叢中。平民張屬射殺毋丘儉,因而被封侯...
毌丘儉(?~255年),複姓毌丘,字仲恭,河東郡聞喜縣(今山西省聞喜縣)人。三國時期曹魏名將、文學家,將作大匠毌丘興的兒子。毌丘儉最初襲封父爵高陽鄉侯。魏文帝時期,擔任平原侯(曹叡)文學掾,結下深厚情誼。魏明帝登基後...
毌丘儉是由游卡桌遊推出的桌上遊戲《三國殺》擴充包“神話再臨·雷”系列中的一張武將牌。毌丘儉為魏勢力、4勾玉武將,設計來源於三國時期曹魏名將毌丘儉。武將技能為征榮、鴻舉。背景故事 毌丘儉博文多學,才識拔乾 ,魏明帝曹叡...
毌丘獻,歷下(今天山東省濟南市)守將,成剛小說《再扶漢室》人物,被博州大將鐘離勃設計擊敗。人物形象 毌丘獻,小說《再扶漢室》人物。毌丘獻、梁丘任原屬於齊王簡至光麾下,後來張明叔征討烏鵲澤,留下樑丘任把守青州、毌丘獻...
毌丘儉是遊戲《三國智》天下-逆箭版本中的卡牌。背景故事 令諸軍不壞其墓,不伐其樹,得其妻子,皆放遣之。能力設定 援軍。將墓地中1名將領移出遊戲,→:毌丘儉對最多X名指定敵方場上將領各造成1點永久傷害,X為己方場上逆主...
毌丘宗 毌丘宗,字子仁,毌丘儉之子,流亡到吳國至吳亡,後歸晉。晉時任零陵太守。毌丘宗,毌丘儉子,有儉風。字子仁,司隸河東郡聞喜(山西運城市聞喜縣)人。毌丘儉兵敗後流亡吳國,後歸晉。晉時任零陵太守。
毌丘興是三國時期曹魏大臣,曹魏名將毌丘儉之父。曹丕在位期間曾擔任武威太守,討叛柔服,開通河右,名次金城太守蘇則。討賊張進及叛胡有功,封高陽鄉侯。入為將作大匠。歷史記載 魏名臣奏載雍州刺史張既表曰:“河右遐遠,喪亂彌久...
葉如桂,冬青。華如橘,春榮。實如丹,夏熟。朵如葡萄。核如枇杷,殼如紅繒,膜如紫綃。瓤肉瑩白如冰雪,漿液甘酸如醴酪。”白居易於元和十四年(819年)夏,命善畫的道士毋丘元志寫了幾副木蓮樹花,並題寫三首絕句以記畫。
毌丘芝,遊戲《三國志13》中的武將。角色背景 毌丘儉孫女,毌丘甸之女。名字見《晉書》:毌丘儉之誅,其子甸妻荀氏應坐死,其族兄顗與景帝姻,通表魏帝,以匄其命。詔聽離婚。荀氏所生女芝,為潁川太守劉子元妻,亦坐死,以...
《贈毌丘儉詩》是魏晉詩人杜摯創作的五言古詩。作品原文 騏驥馬不試,婆娑槽櫪間。壯士志未伸,坎軻多辛酸。伊摯為媵臣,呂望身操竿。夷吾困商販,寧戚對牛嘆。食其處監門,淮陰飢不餐。賣臣老負薪,妻畔呼不還。釋之宦十年,...
毌丘儉討高句驪,三國魏對高句驪的一次反擊戰。戰役經過 魏正始三年(242)始,高句驪東川王憂位居(漢文獻皆作其父位宮,此據《三國史記》)屢侵擾遼東郡西安平縣(治所在今遼寧丹東市東北靉河尖古城),幽州刺史毌丘儉於正始五年(...
並指揮平定“淮南三叛”中的毌丘儉、文欽之亂。 [11] 人物評價 編輯 語音 何晏:惟幾也能成天下之務,司馬子元是也。 司馬懿:此子竟可也。 司馬師 毌丘儉:師為大臣,當除國難,又為人子,當卒父業。哀聲未絕而便罷息,為臣...
鐘會(225年-264年3月3日)字士季。潁川長社(今河南長葛東北)人。中國魏晉之際的謀臣、將領,文學家、玄學家、軍事家、書法家。鐘會有才幹,精通玄學。魏齊王曹芳時由秘書郎遷中書侍郎。正元二年(255年),毌丘儉作亂,鐘會從大...
毌丘儉、王昶等以東興兵敗,皆燒營退走,此役為東吳太傅諸葛恪所擊敗。東興之戰敗後,司馬師將所有責任歸咎於自己,並說:“我不聽公休,以至於此。此我過也,諸將何罪?”最後,司馬昭因為是監軍所以降職,諸葛誕和毌丘儉等武將都...
不久吳蜀方面戰事稍息,魏國派毌丘儉東征,以報高句麗侵寇之仇。過程 第一次戰役 公元244年(正始五年),毌丘儉帶步騎兵萬人出玄菟討伐高句麗,先後在沸流水、梁口兩度大敗高句麗東川王,將號稱有二萬人的高句麗軍誅滅一萬八千...
淮南三叛,事情發生於曹魏後期,由於司馬氏奪權專政,使得掌握軍事重鎮壽春的統帥先後發生三次反抗司馬氏的兵變。這三次分別為王凌之叛(251年四月)、毌丘儉文欽之叛(255年正月)及諸葛誕之叛(257年五月—258年二月)。三次叛亂皆為...
嘉平六年(254年),大將軍司馬師廢黜魏帝曹芳。時任鎮東大將軍的毌丘儉和揚州刺史文欽等,被司馬師的不臣舉動激怒,決定起兵勤王。 正元二年(255年),時年18歲,文欽與毌丘儉、鄭翼、呂宣、張休等,假託太后詔書,提出司馬師的十一道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