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非中性

貨幣是中性還是非中性,就是看貨幣供給量的變化對一般價格水平和實際利率及產出水平的影響差異。如果貨幣供給變化只是影響一般價格水平,一定量的貨幣供應增加(減少)只引起一般價格水平的上升(下降),那么貨幣就是中性的;如果貨幣供應量的變化,引起實際利率和產出水平等實際經濟變數的調整和改變,那么貨幣是非中性的。

基本介紹

相關背景,適用性,其他含義,

相關背景

隨著西方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貨幣在其中調節作用的顯現,貨幣中性論對現實經濟的解釋作用也不斷下降,瑞典經濟學家魏克塞爾將利率分為貨幣利率和自然利率,其中貨幣利率是現行的市場借貸利率,而自然利率是指投資的預期利潤率。當貨幣數量增加時,貨幣利率低於自然利率,企業家因此會擴大生產,增加產出。而隨著收入增加、支出增加和物價上漲,就出現了積累性的經濟擴張過程。魏克塞爾認為政府有必要採取一定的貨幣政策,以使貨幣利率和自然利率相一致,從而消除貨幣對經濟的影響。
真正指出貨幣對經濟的巨大作用的人是凱恩斯。1936年凱恩斯發表了《就業、利息與貨幣通論》,文中指出,“古典”學派所謂充分就業的均衡只是一個特例,通常情況總是小於充分就業的均衡,造成這一現象的根本原因在於有效需求(消費需求十投資需求)不足。消費需求取決於人們的消費傾向,而投資需求取決於人們對經濟前景的預期,要增加投資和消費,就必須降低利率,而利率決定於貨幣的供求關係。因此,在凱恩斯及其追隨者看來,貨幣的作用是巨大的,貨幣是非中性的,國家應制定適當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以克服經濟危機和蕭條。凱恩斯認為,價格和工資缺乏彈性,經濟不存在一個自動矯正機制,經濟就可能出現非充分就業下的均衡,但這種均衡低於充分就業下的潛在產出均衡水平。因此,只要存在未被利用的資源,那么總需求的擴大就會使產出增加,影響總需求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是有效的,因此,凱恩斯主張實行擴張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來擴大總需求,以此消除失業和經濟危機,促進經濟成長。

適用性

貨幣的中性和非中性問題,或者說貨幣政策有效性與無效性問題,就其實質而言,主要是指貨幣供給量的變動能否影響實際產出、收入和就業量的問題。而貨幣供給量的變動能否影響實際產出、收入和就業量,首先,取決於是否存在社會經濟主體對經濟利益的追求這一基礎,如果人們對貨幣政策工具的操作及其所引起的貨幣供給量、利率等傳導中介指標的變動漠不關心,貨幣政策的運作必將收效甚微。其次,作為微觀經濟主體的生產者和消費者在經濟上和法律上的地位必須是平等的,生產者可以根據獲得的信息自主決定自己的行為,消費者可以在可支配收入範圍之內依自己的意願進行消費,這時中央銀行才能通過貨幣政策操作影響商品的成本和價格,進而達到影響生產者和消費者行為的目的。此外,中央銀行相對於政府必須具有較強的相對獨立性,這樣,中央銀行才能相對獨立地制定和實施貨幣政策,從而有利於貨幣政策影響實際產出的目標的實現。
貨幣中性與否雖然從古典經濟學家的爭論中已提出此問題,而且至今在各個學派的經濟學家中也沒有形成統一的意見和看法,但從歷史與現實的發展來看,貨幣非中性論可能更貼近現實。通過比較物物交換經濟與貨幣經濟發展史我們可以看出,後者前進的步伐要比前者快得多。這兩者發展速度的差別原因雖然有多種解釋,如技術進步、知識積累、制度完善等等,但兩者根本的區別仍在於貨幣的存在與否。貨幣產生後,不僅大大便利了交易、降低了交易成本,將有限資源更多地節約,用於實際部門的生產,而且更重要的是由此逐漸形成的一套商品貨幣關係。所以,從更廣闊的角度來分析問題,貨幣非中性應更具說服力。當今世界各國政府也毫無例外地都將貨幣政策作為調節巨觀經濟運行的重要手段。

其他含義

“混合經濟”是薩繆爾森提出的一個概念。它包含兩層含義:第一,認為美國資本主義經濟的所有制構成是混合的,即私有制是主體,兼有其他形式的經濟成份,特別是部分公有經濟成份的存在,為國家干預經濟提供了物質基礎;第二,是經濟運行層次上的混合,認為美國的資本主義經濟是由微觀和巨觀兩個運行層次組成的,在微觀層次上,市場機制通過“看不見的手”的作用實現資源的最佳化配置;但在巨觀運行層次上,要保證總供給和總需求的均衡,必須發揮政府在調控經濟變數方面的作用。
在混合經濟中,政府具有不同於市場經濟中企業和個人的三個目標或職能,其中之一就是穩定。為實現穩定目標,政府可操縱的基本政策變數有兩個: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不同組合方式具有不同的功能,可以實現不同的政策目標。因此,總的來看,在混合經濟中,貨幣政策可以有效地發揮對實際產出的調節作用,因而貨幣的作用是非中性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