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秋諾布格西,1969年出生於四川西部的甘孜藏族自治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貢秋格西
- 出生地:四川西部的甘孜藏族自治州
- 出生日期:1969年12月23日
- 信仰:藏傳佛教
- 法名:班滇益西
降生,求學,出家,弘法,
降生
貢秋諾布是父母的第一個孩子,因他的出生帶來了諸多祥瑞的吉兆,家人對他尤為珍愛和寄予厚望,特別請了家鄉一位德高望重的寧瑪高僧為他賜名。藏語“貢秋”意為稀有難得、至高無上,“諾布”為珍寶、寶貝之意。
求學
貢秋上國小時,當時全村只有他一人上學。小小年紀獨自一人走上半小時的山路,過橋到河對岸的山上上學。在那半小時左右的路程中,他總是手拿念珠持誦度母心咒、六字大明咒等,若是碰到鄉人,他還會不好意思讓別人看到他手中的念珠。那時的貢秋只有6歲。
出家
15歲時,對貢秋一生有著莫大影響的洛桑屯祝老師來到了壽靈寺,成為貢秋的老師。大家慣稱洛桑老師為洛洛老師,他是拉薩哲蚌寺的僧人,亦是日後諸多大格西的經教師。洛洛老師在壽靈寺創立僧人學校,並成為住持,同時也在八美的惠遠寺創辦了佛學院。洛洛老師特別锺愛貢秋,曾贈送法衣給他。洛洛老師的侄子也是一位仁波切,他曾說過:洛洛老師在世時特別看重的弟子們,現都已成為各寺院的經教師,擁有廣大的弘法利生事業。洛洛老師的弟弟——恰多格西從印度回藏區探親。老師要求他帶貢秋去印度學習,將能更深入地學習佛法。
1989年終於到達了印度,然而貢秋的苦日子尚未過去。剛到南印度哲蚌寺的洛色林學院,木板上鋪一薄毯,裹著自己的僧服,如此睡了七個月。頭幾年在印度學習時,總是肚子餓。辯經回來已經十二點,肚子餓到睡不著,只能喝水喝到飽,或吃一口辣椒粉止飢。這種經驗我不只聽一位師父說過,這是當時在南印三大寺學習的僧眾共同的難忘記憶。酷熱的南印讓生長於康藏高原的貢秋生病了,瀉血、鬚髮盡落、耳朵聽不見了、眼睛也看不清楚、虛弱地站也站不住,住院半年,當時大家都想他活不了了。
貢秋在南印學習25年,包括了17年顯教經論的學習,格魯會考6年,上密院學習密法一年,以及畢業後於上密院任教一年。貢秋的學習成績一直很優異,約在中觀班時期,便擔任二十多位學僧的經教師,教授攝類學、心類學、現觀及藏文文法。藏傳佛教四大教派之一的格魯派所獨有的格魯會考,是三大寺學僧的學習目標,連考六年都通過的話,便可成為「拉然巴格西」。每年新考生約有170人,當然羅,人數是逐年減少的。貢秋每年都維持在第四、第五名之間,著實厲害。
弘法
貢秋在2010年成為眾望所歸的拉然巴格西。當上格西後,依慣例要到上密院或下密院學習一年。貢秋在上密院一年的學習,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畢業後留任上密院,擔任中觀班及現觀班學僧的經教師。
貢秋格西於2013年初回到康區家鄉,隨後進入匯源寺任教,如今門下弟子已經200多人。
貢秋覺得修行不是只有出家人的事情,而是一個人在生活當中,想要讓你的生活可以更平安,能夠有更多的幸福的話,就應該要學習修行,尤其是智慧的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