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族

貢族

貢族(越南文Người Cống)是越南Việt Nam)官方認定的54個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越南北部萊州省Tỉnh Lai Châu)的勐碟、勐萊、奠邊、巡教各縣。根據1999年的統計,人口為1676。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貢族
  • 總人口:1676(1999年)
  • 語言:貢語、越南語
  • 分布地區越南  
基本資料,簡介,分布,語言,祭祀,生活,婚俗,

基本資料

名稱:貢族 người Cống
宗教信仰:祖先崇拜

簡介

越南的貢族是從哈尼族分化出來的單一民族,在泰國又稱為阿卡。毗鄰民族喜歡用貢人的居住地稱呼不同地方的貢人,其中有“羅馬貢”和“茫拉貢”,“羅馬”和“茫拉”是他們以前在中國雲南省居住時的地名,貢人就是從這裡移居越南的。貢人自稱sam khoong , 音譯為“森空”,意思是鐵礦。貢人內部互相之間稱“培阿”,什麼意思不清楚。泰人叫他們為“布松”,意思是居住在高山上的人。1999年越南人口普查統計,貢族有1676人。

分布

萊州省的勐碟、勐萊、奠邊、巡教各縣。

語言

貢語屬於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南部語組。與畢蘇語接近。

祭祀

貢人崇拜祖先,他們有一套自己的祭祀祖先的規矩。祭祀的日子不在祖父輩的忌日,而是在過年、新米節、結婚的日子、新生兒誕生日、父母去世時。孩子患病占卜得知是祖先鬼所為時,要供祭祖先,由父親主持祭祀,父亡,由母親主持,如母親不會,則由長子協助。只有父母雙亡後,長子才能主祭。諸子獨立生活後,各家另立祖先神台。

生活

貢人居住在高山上,善於種植山地作物。貢人種植棉,但不會紡紗織布,只有用棉花與其他民族交換布,自己裁縫衣服。男女都會用篾編織筐、籮、籃、箱、席。
貢人善於徒手在溪水裡捉魚。20世紀70年代以後,他們向泰人學會了在河裡捕魚,並向泰人買船,在沱江捕魚和運輸。現在,貢人不論是高山,還是下水,都能大顯身手。

婚俗

貢人實行一夫一妻制。同姓要隔7代以後才能通婚,不允許姑舅表婚,但允許姨表婚,嚴禁夫兄弟婚。過去,只在本民族內通婚,現在,有些女婿是哈尼人、泰人、西拉人。他們的婚姻特點是,先娶親,後辦婚禮。
婚姻要經過如下幾個有趣的步驟:
首先是問親,這天不能是父母長輩的喪日或葬日。由男方父母、兄弟、族長和未來的新郎一起,帶上一包鹽、一包茶葉、一捆用來織網的麻繩、一筒酒,晚上到姑娘家。他們一邊抽菸,一邊喝酒,一邊商量兒女的婚事。如果是男子入贅,要商談居女方的年限,以前上門是8至12年,現在縮短為3至4年。
如果女方同意這門親事,次日上門郎就帶上被子、枕頭和一把刀入贅妻家,姑娘的髮式也開始改變,把長發盤於頭頂,表示已有丈夫。上門郎入贅期間雖然被視為女方家庭的一個兒子,但也有一些約束,如在家裡不能坐凳子,不能穿鞋和拖鞋,不能到岳母、嫂子的房間。岳父岳母吃飯時,上門郎不能睡覺,要為吃完飯的岳父母斟茶水,清晨早早起床為全家人燒水煮飯、撒網捕魚。
入贅期滿之前幾個月,上門郎和父母再次造訪女家,雙方商定迎親的日期,都選在秋收之後的11至12月間。
迎親那天,男家的父母、叔伯、舅姨、兄弟一大幫人到女家迎接新娘。貢族姑娘平日穿泰族服裝,但是在大喜日子裡,就要穿本民族的傳統服飾。新郎和新娘的兩家人在乾欄屋的樓梯前對唱山歌,女家用切成細絲的芭蕉花拌炒過的芝麻和辣椒,作為下酒菜,請男方的客人一起飲酒歡慶。男方唱罷,飲罷,女方才請男方全體人員入屋。娘家送給出嫁女兒的回門禮有被子、墊子、衣服、刀、鋤頭、鎬、一頭豬、一隻母雞。到夫家時,丈夫的姨媽要到房間裡背媳婦,如果新娘是本村寨的人,就要背到男家,若距離遠,只象徵性地背一段路即可。這時,女方用有灶灰、牛糞、豬糞拌合在一起的污水潑灑到男方所有來客的頭上、身上,屋裡屋外一片混亂,互相追逐打鬧,非常熱鬧。因為有這種婚俗,所以男女雙方所有參加婚禮的人,都準備好兩套衣服,先穿舊衣服,待打鬧洗乾淨後再換上新衣。這種類似的婚俗在普拉人、興門人中也有。
新娘到了丈夫家,夫妻雙雙先拜祖先、父母,再拜親戚。吃喝玩樂3天2夜。在這期間,新郎要與妹妹跳舞,並贈送一套本民族的傳統服裝、一隻雞、一隻松鼠、一條魚乾,但大妹妹要多得一個襁褓、一條豬尾巴,然後集體跳舞,妹妹一邊舞一邊舉起哥哥贈送的禮物。
迎親禮結束後,有的兩三天,有的一周以後舉行回門禮,隨地而異。新婚夫妻雙雙回妻子的娘家,只住一夜便返回夫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