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文化

財政文化包括物質文化、制度(行為)文化、精神文化三個層面。其中精神文化是核心層面;制度(行為)文化是組織精神、組織價值觀的動態反映;而物質文化是企業文化的最外層,是無形文化的有形表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財政文化
  • 外文名:Financial Culture
  • 簡介:理解財政文化的內涵
  • 內容:財政文化包括物質文化
  • 作用:靈魂導向作用
財政文化的作用,財政文化的建設,發展政策,

財政文化的作用

(1)靈魂導向作用。財政文化的導向作用是指潛移默化的使財政人接受共同的價值觀,把思想、行為引導到實現財政事業的目標上來。
(2)團隊凝聚作用。財政文化的凝聚作用主要是通過塑造財政人員積極向上的共同的價值觀,在財政人員的內心深處形成一種內在的、深層的的心理目標和精神力量,使廣大財政人員的思想、行為自覺地統一到積極工作的總體目標上來,從而在財政人之間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3)行為約束作用。財政文化對財政人的思想、心理和行為具有約束和規範作用。財政文化的約束不是制度式的硬約束,而是一種軟約束。這種約束產生於財政部門的文化氛圍、行為準則和道德規範。群體意識、社會輿論、共同的習俗和風尚等精神文化內容,會造成強大的使個體行為從眾化的群體心理壓力和動力,使財政人產生心理共鳴,繼而達到行為的自我控制。
(4)振興激勵作用。當財政人從內心認可財政部門共同的價值觀時,他們必定會為實現財政部門的共同目標和實現自身的價值而努力工作,積極向上的思想觀念及行為準則會形成強烈的使命感、持久的驅動力,成為財政人自我激勵的一把標尺。
(5)形象美化作用。優秀的財政文化向社會大眾展示著財政部門成功的管理風格、良好的運營狀況和高尚的精神風貌,從而為財政部門塑造良好的整體形象,樹立信譽,擴大影響,是財政部門巨大的無形資產。

財政文化的建設

財政文化建設就是樹立高效精幹的財政隊伍形象,打造以人為本的精神文化;塑造品質超群的服務形象,打造內外並舉的物質文化。財政文化建設的一般步驟如下:
1. 對財政部門的文化現狀進行診斷。
2.凝練精神文化,確定理念體系(MI)。
3.建設制度文化,確立行為體系(BI)。
4.設計環境文化,美化視覺體系(VI)。

發展政策

《通知》主要包括五項內容:
一是加大財政文化投入力度,建立健全財政文化投入穩定增長機制。明確各級財政要切實增加文化投入,保證全年預算執行結果實現公共財政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的增長幅度高於財政經常性收入增長幅度,提高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占財政支出的比例。同時,進一步拓寬文化投入來源渠道,努力增加政府非稅收入用於文化的投入,逐步增加彩票公益金用於文化事業的支出。
二是最佳化財政文化支出結構,加強重點文化領域經費保障。把主要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項目、公益性文化活動納入公共財政經常性支出預算,支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
三是創新財政投入和管理方式,努力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創新公共文化服務供給方式,擴大公共財政覆蓋範圍,通過採取政府採購、項目補貼、定向資助、捐贈配比等政策措施,鼓勵社會力量參與提供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興辦文化事業。創新財政支持文化產業發展方式,通過項目補貼、貸款貼息、保費補貼以及設立產業投資基金等,引導和帶動金融資本和其他社會資本投入文化產業。創新財政投入管理方式,建立健全財政投入激勵約束和績效管理機制,把向社會提供更好更多的文化產品和服務作為財政增加投入的重要依據。
四是落實完善各項扶持政策,加快文化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在資產和土地使用處置、收入分配、社會保障、人員分流安置、財政稅收等方面對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轉企改制給予有力保障,加大財政、稅收、金融等方面對文化產業的政策扶持力度,按照中央要求將相關扶持政策執行期再延長五年。
五是建立健全國有文化資產管理體制,不斷壯大文化企業整體實力。制定文化企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辦法,加強資產管理基礎工作,研究制定國有文化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薪酬管理辦法等。加強文化單位轉企改制過程中國有資產管理,推動國有文化資產最佳化配置和結構調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