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包乾

財政包乾

財政包乾是中央核定收支總額,分別不同情況由地方包幹上繳收入或中央差額補貼,地方在劃定的收支範圍內自行組織收入,自主安排支出,自求收支平衡。它是預算管理體制的一種重要形式。如1971年實行“定收定支,收支包乾,保證上繳 (或差額補貼),結餘留用,一年一定”的預算體制就屬這種類型。其主要內容: 地方收支劃定後,由地方包乾,自求收支平衡;收大於支的地區,包幹上繳,相應計算收入留解比例;支大於收的地區,中央差額補貼,地方包乾使用;超收部分,原規定全部留地方,後改為超收1億元以上部分上繳中央50%;年終結餘留用;體制一年一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財政包乾
  • 開始實行:1971年
  • 屬性:中央與地方關係的一種制度
  • 作用:擴大了地方的財政收支範圍
  • 時間:20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
其具體辦法在不同年度不同,財政包乾的方法在1971年開始實行,在當時情況下,證明是一種傳統有效的方法,它擴大了地方的財政收支範圍和管理許可權,調動了地方籌集財政資金的積極性,有利於國家財政的綜合平衡。從1980年起,我國財政部門又採用“劃分收支,分級包乾”的新體制。這一體制的特點是:明確劃分中央和地方的收支範圍,以1979年各地方的財政收支數為基礎,核定地方收支包乾的基數,對收入大於支出的地區,規定收入按一定比例上繳,對支出大於收入的地區,將工商稅按一定比例留給地方,作為調集收入;工商稅全部留給地方後仍收不抵支的,再由中央給予定額補助。收入分成比例或補助支出數額確定後,五年不變。地方多收可以多支,少收可以少支,中央不再增加補助,地方財政必須自求平衡。這種辦法把地方類權力結合起來,改變了吃“大鍋飯”的現象,所以又被稱為“分灶吃飯”的財政體制。從1989年起,又調整基數,實行“劃分稅種,核定收支,分級包乾”的體質,使得財政包乾制度更加完善。
但隨著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不斷擴大,其弊端日益明顯。主要表現在:稅收調節功能弱化,影響統一市場的形成和產業結構最佳化;國家財力偏於分散,制約財政收入合理增長,特別是中央財政收入比重不斷下降,弱化了中央政府的巨觀調控能力,在此背景下,在朱鎔基總理力推下,分稅制改革出台,主要內容是:按照中央和地方的事權劃分,合理確定各級財政的支出範圍;根據事權與財政結合的原則,將稅種統一划分為中央稅地方稅中央地方共享稅,並建立中央稅收與地方稅收體系,分設中央與地方兩套稅務機構分別征管,實行規範的中央財政對地方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