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貟
- 讀音:yùn
- 類型:姓氏
- 記載:《姓苑》
基本介紹,姓氏淵源,第一個淵源,第二個淵源,得姓始祖,各支始祖,郡望堂號,郡望,堂號,家譜文獻,字輩排行,遷徙分布,楹聯典故,歷史名人,貟 敞,貟半千,貟興宗,貟 傑,貟恩鳳,貟 超,貟寶山,貟東華,貟相彬,貟宗翰,貟更厚,貟連國,貟小蘇,
基本介紹
貟[貟(員),讀音作yùn(ㄩㄣˋ),不可讀作yuán(ㄩㄢˊ)或yuàn(ㄩㄢˋ)]。各地讀音不同,在唐山遷西縣的貟姓一支讀rùn。
在全國8155個姓氏中貟屬分布較廣,各省、市、自治區都有。
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源於羋姓,出自春秋時期楚國公子伍子胥,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據史籍《姓苑》記載,“貟出南洋,與楚同族,顓頊之後。”貟氏以祖輩名字為姓氏,出自伍氏。是春秋時期楚國伍貟(後為吳國的相國)的後代。貟氏的姓源主衍係為:舜→堯→帝嚳→顓頊→羋→熊→楚→伍→貟(員)。據許多學者的考證:“貟”和“員”本就是同一個字,寫法不同,異字多音,當作姓氏是由著名的伍子胥即伍貟(員)而來。“員”字在簡化字之前一直寫作“貟”,貟氏祖輩們也一直使用“貟”字,到了現代,許多貟氏仍然堅持使用“祖傳”的寫法,只不過是也跟著簡化了一下,寫作“貟”。吳國人民一直十分懷念伍子胥這位吳國忠臣,並命名胥江、胥口、胥山等地名以示永久紀念,並立了祠廟祭祀,今胥口鎮就有胥王廟和伍子胥墓。
當年伍子胥被賜死之後,其後人紛紛分散走避四方,但為了紀念這位名垂千古的先祖,也為了逃避株連遺禍,便把他的名字“貟(員)”作為姓氏,貟(員)氏由此世代相傳至今。貟(員)氏族人大多尊奉伍子胥(伍貟)為得姓始祖。
第二個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南北朝時期南朝劉宋的著名隱士劉凝之,屬於因故改姓為氏。據史籍《宋書·隱逸列傳》在記載,劉凝之,字志安,小名長年,南郡枝江人(今湖北枝江)。劉凝之的父親叫劉期,曾出任衡陽太守;哥哥叫劉盛,性情高傲,沒有做官。劉凝之,公元389~448年,他十分傾慕老萊子、嚴子陵的為人,因此就把家裡的財產全部贈送給弟弟和侄子,自己卻在荒郊野外蓋房子,不是自己勞動得來的食物不吃,州里的人都很推重他的德行。據史籍《南史》、《姓氏考略》的記載:“南朝宋劉凝之敬慕貟氏忠烈,遂改姓貟。”記載了劉凝之一直十分敬仰古人伍子胥(伍貟),因此後來就改姓氏為貟氏,其後代中有人沿稱貟氏至今。劉凝之生性愛好山水,有一天早晨,他帶妻子兒女們開始遊蕩江湖,最後隱居在衡山之陽(南面),在崇山峻岭中荒無人跡的地方蓋了間小房子,之後就住在裡面,採藥煉丹,修身養性,他的兒女們也都依從他的志願行事。
南朝宋元嘉二十五年(公元448年),劉凝之在衡山去世升仙,終年五十九歲。
得姓始祖
伍子胥。
各支始祖
貟德忠:山東泰安東貟家北一世祖。
郡望堂號
郡望
河南郡:秦朝時期名為三川郡。西漢高祖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為河南郡,治所在雒陽(今河南洛陽),其時轄地在今河南黃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雙洎河、賈魯河上游地區及黃河北部原陽縣一帶地區,下轄二十二縣,大致相當於今河南省孟津、偃師、鞏義、滎陽、原陽、中牟、鄭州、新鄭、新密、臨汝、汝陽、伊川、洛陽等縣市一帶。東漢時期既都洛陽,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長吏不稱太守而稱尹。隋朝初年河南郡被廢黜,後又復為豫州河南郡。唐朝時期為洛州河南府,其轄境都遠小於漢朝時期的河南郡。元朝時期為河南路,明、清兩朝時期均為河南府。民國時期建為河南省,一直延續至今。
江陵郡:原為春秋時期楚國的郢郡,漢朝時期置江陵縣,為南郡治所。南北朝時期齊國改置江陵郡,治所在江陵(今湖北江陵),其時轄地在今湖北省江陵縣及川東一帶地區。五代十國時期南唐政權(丁酉,公元937年)以金陵府為江寧府。北宋朝與清朝時期亦為江寧府。江寧又為縣名,或在城區,或在郊區,清朝時期與上元縣同為江蘇省城。民國時期廢府及上元縣,先以江寧縣為江蘇省省會,民國政府建都南京後,又移江寧縣於南京市郊區一帶。
堂號
河南堂:以望立堂。
江陵堂:以望立堂。
家譜文獻
貟氏始譜,著者待考,清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木刻活字印本,2009年貟氏家譜續編委員會組織續修。現被收藏在山東省泰安市范鎮北墠村。
貟氏譜碑序,著者待考,清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篆刻。註:據說該支貟氏先世原在由鹹陽。在明朝永樂年間由冀州棗強、野鵲窠遷居岱東,《貟氏譜書序》記載了先世在明初洪武、永樂年間始遷魯地,後兩分:一支在山東泰安東貟家北,一世祖為貟德忠,另一支在山東冠縣貟莊(堂邑縣),一世祖為貟德誠。拓片現被收藏在山東省泰安市范鎮北墠村。
貟氏族譜,著者待考,民國末年雕版印本。現被收藏在河南省新鄉市輝縣趙固鄉東耿村貟榮國處。
字輩排行
山東泰安貟氏字輩:“希振化亭燦吉欽汝相丙增”。註:目前已經用完最後的“增”字。
河南伊川貟氏字輩:“世子朝文永祥新書生遵道繼先軍”。
遷徙分布
貟氏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姓氏,但在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五百位,在台灣省則名列第六百八十三位,以河南、江陵為郡望。
今黑龍江省的華洋、大土山,山東省的泰安市、冠縣、淄博市,遼寧省的大連市,陝西省的西安市藍田縣、戶縣蔣村鎮,周至縣、商洛市、興平縣、渭南市、涇陽縣、延安市洛川縣、三原縣,山西省的太原市清徐縣、太谷縣、榆次區、平陸縣、大同市,河北省的邢台市、衡水市、唐山市遷西縣、廊坊市大城縣,河南省的焦作市、三門峽市陝縣、許昌市、洛陽市伊川縣、新鄉市輝縣、開封市通許縣、安陽市、靈寶縣,甘肅省的秦安縣、蘭州市、定西縣、西和縣,內蒙古自治區的赤峰市,天津市,北京市,安徽省的蚌埠市、宿州市,寧夏回族機自治區的固原縣、永寧縣,香港特別行政區,台灣省,法國,日本等地,均有貟氏族人分布。
楹聯典故
獨善其身:在南北朝時期,湖北枝江人劉凝之是當時南朝宋國的一位非常有名的隱逸者。劉凝之字志安,小名長年。他從小就景仰像嚴子陵那樣的隱逸,景慕像伍子胥那樣的忠烈。劉凝之的妻子是梁州刺史郭銓的女兒,他們成親時的陪嫁極為豐厚,劉凝之把她帶來的嫁妝全都分給親屬鄰里,夫婦倆卻住在野外的一個簡陋的草屋,親手耕種,自食其力,過著節儉清苦的日子。有人連續三次聘他為官,劉凝之一概不理。有時候夫婦倆駕著老牛破車,到集市上購買物品,除自己必需之外,所買的東西都隨手送給了窮人。有一次,路人丟了木屐,認為劉凝之腳上穿的那雙就是他的。劉凝之馬上脫下自己的鞋給了路人。後來,路人在麥田裡找到了丟失的木屐,要將新木屐退還給劉凝之,他卻怎么也不肯收。元嘉初年,南朝宋朝廷任用他做秘書監,他依舊拒絕了。有一年,荊州一帶了發生大饑荒,衡陽王劉義季擔心劉凝之會餓死,就派人送去十萬錢。劉凝之喜出望外,當即拿著錢到集市上,看見面有飢色的老百姓就分錢給他們買糧,片刻之間,分文不剩。劉凝之生性喜愛山水,後來,劉凝之帶著全家進入衡山中隱居,一家人在陡峻的山嶺上造了一所小屋,採集野果和草藥服食。因為劉凝之景仰伍子胥的忠烈,便令自己的後人改姓貟(員)氏。公元449年,劉凝之死於隱居的山中,終年五十九歲。
寬以待人:劉凝之對別人還給他的鞋不肯再要,令人感覺到劉凝之只是獨善其身,而不肯原諒別人的過失。而另外一個人也遇到了類似的情況,這個人是南齊的著名學者沈麟士。沈麟士,字雲禎,吳興武康人(今浙江湖州德清武康鎮)。鄰居有一天說沈麟士穿的鞋子是他的,沈麟士便笑著說:“是你的鞋子嗎?”就把鞋子給了他。過幾天,鄰居找到了自己丟失的鞋子,便來向沈麟士認錯並還鞋子。沈麟士又笑著說:“不是你的鞋子嗎?”便把鞋子收了回去。這雖然是生活中的小節,但為人處世,應當像沈麟士那樣,而不要學劉凝之。
歷史名人
貟 敞
(生卒年待考),前涼金城人(今甘肅蘭州)。
貟半千
貟興宗
(生卒年待考),字顯道,仁壽人。著名宋朝大臣、學者。貟興宗著有《九華集》五十卷,《國史經籍志》又有辯言及採石戰勝錄,並傳於世。
貟 傑
中國社科院政治學所行政管理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員;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公共行政學碩士,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經濟學博士研究生,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政府政策評估的效率與方法體系研究”負責人。
貟恩鳳
(公元1940~今),出生於西安,原籍陝西華陰。中國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現為中國音樂家協會第四屆理事,中國民族聲樂學會理事,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大學兼職教授。曾先後擔任陝西省政協第四屆委員、第五、六、七、八屆常委等職務。現為陝西省廣播電視民族樂團名譽團長、書記。
貟 超
貟寶山
貟東華
(公元1950~今),陝西省華山監獄民警,1986年1月由部隊轉業到華山監獄工作。先後擔任房產基建辦主任、監察室主任等職。2001年6月至今,擔任華山監獄離退休人員服務管理所所長,黨支部書記。因工作業績卓越,多次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優秀公務員,2004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老幹部工作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貟相彬
青年詩人。畢業於青島科技大學。現任中國金筆作文研究會秘書長,中國金筆作文教研組組長,礪智總校教研部副主任,中國金筆作文高級講師。著有教學論文《一二年紀作文啟蒙》,《作文教學與市場細微化處理》,文學劇本《吆喝》,詩歌《相彬詩文集》等。
貟宗翰
貟更厚
貟連國
(公元1962—今),河南陝縣人。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傑出青年科技專家,學術技術帶頭人。
貟小蘇
(1950年11月--至今),河南陝縣人。漢族。1971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8年12月參加工作,大普學歷。原國土資源部副部長。1968年12月解放軍農建11師政治部宣傳科幹事,1974年9月蘭州大學政治經濟系政治經濟學專業學習,1976年9月甘肅省酒泉地區“五·七”幹校擔任教師,1977年9月任甘肅省酒泉地委落實幹部政策辦公室幹事,1979年9月起歷任甘肅省酒泉地委組織部組織科副科長、科長,1981年8月任共青團甘肅省酒泉地委副書記,1983年8月任甘肅省酒泉地委副書記,1985年12月起兼任甘肅省酒泉市委書記,1988年6月任甘肅省酒泉地委書記(其間:1991年7月至1992年7月參加中央黨校中青年幹部培訓班),1994年4月任甘肅省省長助理、省政府黨組成員,1994年11月任甘肅省副省長、省政府黨組成員,2004年7月任國土資源部黨組成員,2004年8月任國土資源部黨組成員、副部長。2012年2月卸任國土資源部副部長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