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季節和農業天候關聯的傳統節日,如果再失去對其文化內涵的理解,那么這樣的傳統節日就只是徒有軀殼,其繼承無疑會發生障礙。在今日的日本社會,年輕一代往往過節不知節,即過節不知道該節日的文化內涵和由來等,品嘗節日食物卻不知為何要吃這些食品,不了解該食品內涵的民間信仰要素及民族文化象徵意義。傳統節日已經開始逐步與現代社會脫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貞享歷
- 地區:日本
- 類型:曆法版本
- 制定者:澀川春海
貞享簡介
貞享歷
計算方法
一月 睦月
二月 如月
三月 彌生
四月 卯月
五月 皋月
六月 水無月
七月 文月
八月 葉月
九月 長月
十月 神無月
十一月 霜月
十二月 師走月
傳統曆法的一月稱作“睦月”,一般解釋為:由於正月乃是親戚們聚集一堂,強化相互和睦關係的時節而得名;
傳統曆法的四月卯月的卯是十二地支的第四位,所以四月為卯月。還有解釋為四月開卯花而得名;
傳統曆法的五月稱“皋月”又稱“早月”,因為五月乃是插植早稻秧苗的時節;
傳統曆法的八月是植物的葉子變紅而後脫落的時節,因此以葉命名;
傳統曆法的九月,日短夜長,於是稱作“長”月
傳統曆法的十月因神話傳說各地的守護神靈聚會在出雲國開會,各地沒有守護神而稱“神無月”。但是在出雲國地區則恰恰相反,把十月稱作“神有月”;
傳統曆法的十一月由於天氣變冷,開始下霜而稱作“霜月”;如此等等。
日本於1755年(寶曆五年)、1798年(寬政十年)、1844年(弘化元年)又三次施行曆法版本的變更,其目的均在於導入西方天文學計算方法,製作更為精密的陰陽合曆。但是這種曆法始終屬於陰陽合曆,曆法基本原理全部來自中國,它反映天候季節的變化,與西曆(格里高利曆屬於太陽曆的一種)有一個月至一個半月左右的時間偏差。
明治改歷
日本歷史上的“明治改歷”――明治時期將該國的曆法由傳統的陰陽合曆正式改為西曆(屬於陽曆之一)――對日本傳統文化的繼承、尤其是傳統節日文化產生了巨大的負影響,今日日本會傳統節日的現狀,究其變化起始,往往都可追溯到“明治改歷”的影響。
依照政府法令舊曆改新曆的結果,是日本歷史上明治五年的十二月只有兩天,明治五年幾乎縮短了一個月時間。明治改歷是日本當時指向的社會全體“脫亞入歐”目標在社會生活和傳統節日方面的表現。改歷無疑對日本傳統文化各方面帶來了各種影響,這裡著重觀察改歷與傳統節日繼承之間的關係。
明治改歷的布告同時宣布“舊曆的諸祭典一律按照新曆的日期施行”,於是在明治五年舊曆十二月三日,人們就要迎接新年的到來,之後於每年的西曆一月一日迎新年、西曆五月五日過端午、西曆七月十五做盂蘭盆祭祖法事、西曆八月十五賞月...。於是,出現部分節日時節和自然脫節或錯位的現象。如農忙未完的盂蘭盆節,沒有成熟的新稻穀穗和秋季的應時瓜果祭祀祖先;到了八月十五,卻看不到大又圓的明月,等等。
由於西曆不能正確反映日本季節的細微變換,當時農業社會仍然占大部分地區的日本社會的民眾,除極少地區完全按照舊曆過節或舉行祭典之外,多數地區把一般節日移到西曆舉行,而季節性要求較強的諸如盂蘭盆節等節日則採取推遲一個月舉行的折衷法,西曆八月十五過盂蘭盆節。日語稱做“tu-ki-o-ku-re”,意為晚一個月的節日。雖然不完全是舊曆節,但與西曆相比則很接近舊曆即接近自然季節變化了。至今日本城市裡很多公司夏天放盂蘭盆節假,仍然是推遲到西曆八月才放假,稱作“遲一個月的盆節”。今日日本社會,沖繩地區和奄美地區依然把傳統曆法七月十五作為祭祀祖先的盂蘭盆節的正日子。
日本社會自1873年正式使用格里高利曆,至今已經過了一百三十多年,日本各地傳統的節日的實行日期,多數逐漸從舊曆移向新曆。改歷使這些原來密切反映自然節氣轉換的節日,與季節感和天候變化拉開了距離。按照西曆過年過節的人們,只繼承了傳統節日的內涵或節日儀式的形式和目的,但是逐漸失去了對節日原本擁有的季節變化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