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類體內麻痹性貝毒的生物轉化解毒機制研究

《貝類體內麻痹性貝毒的生物轉化解毒機制研究》是依託中國海洋大學,由李愛峰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貝類體內麻痹性貝毒的生物轉化解毒機制研究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李愛峰
  • 依託單位:中國海洋大學
中文摘要,結題摘要,

中文摘要

近年人們在有毒甲藻赤潮污染的貽貝、歐洲鳥尾蛤、溝紋蛤仔等貝類中檢測到麻痹性貝毒(PSP)的新型低毒代謝物M1-M4。但已知產毒甲藻均不產生M1-M4,說明該衍生物可能是貝類解毒的次級代謝產物。從其化學結構來看,M1-M4的形成很可能與貝類氧化酶系、磺基轉移酶等催化的生物轉化反應有關。鑒於我國養殖蝦夷扇貝中曾多次檢出PSP,且申請人在該類樣品中也檢出M1-M4,故開展貝類解毒的生物轉化機制具有重要意義。本項目通過室內模擬貝類攝食累積PSP的食物鏈、貝類組織與PSP標準毒素的混合培養,套用LC-MS/MS系統分析PSP在貝類組織中的生物轉化,比較貝類累積PSP前後體內活性氧環境、氧化酶活性的變化,並檢測組織培養實驗中磺基轉移酶、谷胱甘肽還原酶的催化活性,以期闡明M1-M4產生的生物轉化機制及控制因素。本研究成果可為開發PSP快速脫毒技術或解毒劑提供參考,提高保障水產品安全和保護人類健康的能力。

結題摘要

近年人們在野外採集的染毒貝類樣品中檢測到麻痹性貝毒(PST)的C11位羥基衍生物,被認為是PST毒素在貝類體內的代謝產物。由於已知的產毒甲藻不產生該類化合物,且其毒性相對較低,因此該類代謝物的產生可能與貝類的解毒過程有關。該項目以這類新型代謝物為靶標分子,選擇蝦夷扇貝和紫貽貝兩種重要的經濟貝類為研究對象,通過C1/2毒素及代謝物M1、M3的化學轉化實驗,貝類攝食不同產毒甲藻的餵食實驗,貝類消化腺與C1/2、GTX1/4、GTX2/3及產毒藻提取液的混合培養實驗,綜合探討了PST毒素在貝類體內的代謝轉化途徑。化學轉化實驗顯示,C1/2毒素在鹼性條件下能夠通過化學轉化途徑快速降解,產生dcGTX2/3及M1、M3代謝物;M1代謝物可通過化學轉化產生M3。貝類攝食芬迪灣亞歷山大藻、微小亞歷山大藻、塔瑪亞歷山大藻等PST產毒甲藻過程中,能夠快速產生不同的新型代謝物,且代謝物的組成與野外採集的染毒貝類樣品相似。紫貽貝能夠通過超氧化物歧化酶、過氧化氫酶、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等清除因PST毒素引起的活性氧,而蝦夷扇貝只能通過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的作用清除活性氧。蝦夷扇貝、紫貽貝的消化腺與毒素的離體培養實驗,無論是否添加谷胱甘肽還原酶,均未觀察到PST新型代謝物的產生,說明該類代謝物的產生途徑可能不受貝類體內酶催化作用的影響。綜合考慮上述研究結果,推測M1、M3、M5代謝物主要來源自C1/2毒素,M2、M4代謝物主要來源自GTX2/3毒素,M8、M10代謝物主要來源自GTX1/4毒素。該項目的研究成果,初步揭示了PST新型代謝產物的轉化途徑,為深入理解貝類體內PST毒素的代謝轉化過程奠定了基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