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特

貝特

漢斯·貝特(Hans Bethe,1906年7月2日-2005年3月6日),美國物理學家猶太人,196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貝特於1906年出生於德國的斯特拉斯堡(二戰後劃歸法國至今)。後在法蘭克福接受教育,師從物理學家索末菲(Arnold Sommerfeld)學習理論物理。為逃避納粹迫害,貝特於1935年離開歐洲來到美國。貝特因在1938年解釋了為什麼恆星能夠在長時間裡向外釋放如此之多的能量而獲得諾貝爾獎。他對問題採取刨根問底的研究方法,有“戰艦”的暱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漢斯·貝特
  • 外文名:Hans Bethe
  • 國籍:美國
  • 民族:猶太人
  • 出生日期:1906年7月2日
  • 逝世日期:2005年3月6日
  • 職業:物理學家
  • 主要成就:196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人物簡介,重要歷程,個人貢獻,所獲榮譽,相關評價,

人物簡介

漢斯·貝特(1906—2005),生於德國的美國物理學家和天文學家,以解決恆星從核聚變反應獲得能量的機理問題而最為著名。貝特在職業物理學家中聲譽赫赫,但在普通人眼裡就顯得默默無聞了。
漢斯·貝特漢斯·貝特
貝特1906年7月2日生於德國的斯特拉斯堡(今屬法國)。1930~1933年在慕尼黑和蒂賓根教授理論物理學。1935年以後在美國康奈爾大學任職。1941年加入美國籍。貝特是英國皇家學會的外國會員,美國科學院院士。1954年當選為美國物理學會會長。
貝特在原子核物理理論方面的成就,以及參與研製核子彈的工作,使他聞名於世。他於1938年提出,太陽的能源來自它的內部氫核聚變成氦核的熱核反應(見質子-質子反應碳氮循環)。這一貢獻使他獲得了1967年度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重要歷程

貝特1906年7月2日生於德國斯特拉斯堡(今法國斯特拉斯堡),其父為生理學教授。貝特本人求學於法蘭克福大學和慕尼黑大學,1928年獲博士學位。其後五年他在法蘭克福、慕尼黑和圖賓根大學工作。但納粹黨在德國興起後,他被迫放棄了他的職務(他的母親是猶太人)。他先去了英國,然後於1935年移居美國。從1935年直至1975年退休,他是康乃爾大學的物理學教授(1937年前是助教授)。
貝特對物理學——包括核物理學和固體物理學 ——做出了很多重要貢獻。他從事過軍用雷達的研製,參加了新墨西哥州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的曼哈頓計畫(研製核子彈),後來他還被任命為與蘇聯談判限制核武器的美國代表團成員。但使他最出名的則是天體物理學方面的兩大貢獻——其中一個確實是他做出的,另一個卻不是。
1938年前,天體物理學家已經知道恆星的能量必定來源於核過程,但不知道是哪些核過程。伽莫夫在問題剛剛獲得解決後寫的題為《太陽的誕生和死亡》一書中,描繪了1938年4月在哥倫比亞特區華盛頓舉行的一次討論這個問題的會議中,貝特是多么富於急智。根據傳說(和伽莫夫的描繪),貝特坐上火車剛剛動身返回康乃爾,他決定在服務員叫乘客就餐之前解決這個問題——他這樣做了,節省了那么點兒時間。
貝特在那次火車旅行中找到的核能產生過程,現在叫做碳循環或者碳氮氧(CNO)循環。它也大致同時由柏林的卡爾·馮·魏扎克(Carl von Weizsäcker,1912—2007)獨立發現,但魏扎克缺少一位伽莫夫那樣熱情奔放的人宣傳他的貢獻。
回到康奈爾後,貝特與他的同事查爾斯·克里奇菲爾德(Charles Critchfield)合作,又發現恆星可以獲得能量的另一條途徑,就是叫做質子-質子反應或p-p鏈的過程。現在公認,質子-質子反應是生產了中心溫度約開氏1,500萬度的類似太陽的恆星以及更冷恆星內部大部分能量的機理;而 CNO循環則在中心溫度高於2,000萬度的較大質量恆星內部起重要作用。
幾年後,1940年代中期,伽莫夫在他和阿爾菲撰寫的論文上添加了貝特的名字,使貝特無意間成了這一著名惡作劇的同謀。這篇文章論述了大爆炸中的原始氫部分轉變為氦的過程,加上貝特的名字不過是讓三名作者聽起來像希臘字母表的頭三個字母而已(即αβγ理論);貝特根本沒有參加這項研究,但甚至今天的一些參考書仍然讓他分享榮譽。

個人貢獻

他於1938年提出,太陽的能源來自它的內部氫核聚變成氦核的熱核反應(見質子-質子反應、碳氮循環)。這一貢獻使他獲得了1967年度的諾貝爾物理學獎金。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貝特對雷達的發展(1942年)以及核裂變的軍事套用作出了很大的貢獻。貝特堅信對核爆炸進行監控是可行的,他為正式通過1963年禁止有限核試驗條約出了力。與美國科學家聯盟一起,貝特為和平時期原子能發展的管理從軍方轉到民間手裡作出了極大的努力。

所獲榮譽

貝特也研究過超新星的理論模型。1967年因恆星內部產能機理的研究成果獲得諾貝爾獎。雖然他在1975年正式退休,但繼續積極從事研究,而且在1986年出現在媒體大字標題中。當時他注意到兩位蘇聯科學家米凱耶夫(S.P. Mikheyev)和斯米爾諾夫(A.Yu. Smirnov)根據美國物理學家林肯·沃爾芬斯坦 (Lincoln Wolfenstein)的建議找到解決太陽中微子問題的一個可能辦法,便加以宣傳。這個所謂的MSW過程涉及太陽內部的產能方式。這位年屆八十的科學家,在幾乎50年後回到他曾經起過先驅作用的研究領域時,表現出人類特有的好奇心,同樣發揮了科學家和普及家應該具備的想像力,使 MSW思想一下子傳播開來。
貝特在固體物理領域也作出了重要貢獻,1931年,貝特提出了對一維量子多體系統嚴格解的算法貝特方案 (Bethe Ansatz),貝特本人對一維各向同性的海森堡模型進行了求解。貝特在二戰期間曾參與曼哈頓計畫,戰後稱為著名的反戰人士,曾反對發動伊拉克戰爭,發表反對研究大規模殺傷武器的公開信。
貝特死於2005年3月6日,享年98歲,終其一生,貝特是一位創造力驚人的理論物理學家,並體現了對人類整體價值的高度關注。

相關評價

貝特在多個領域有重要貢獻,其在專業物理學家中的聲譽要遠高於其在大眾中的聲譽。韋斯科夫寫道:“貝特的特點是尋求簡單而普遍的方法來處理複雜的問題,……貝特的每一篇文章(約有300篇)都具有他處理問題的特殊方法和他洞察力的特徵,他與我們中大多數人的不同在於他的多面性和淵博的知識,……他對任何人類和科學問題的熱情、直截了當和簡單的研究已給許多人以支持和信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