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1988年
牛津大學 哲學碩士研究生畢業,獲哲學碩士學位;
1991年牛津大學哲學博士研究生畢業,獲哲學博士學位。
1991-1994年在
新加坡國立大學 政治學系任教,講師。1994-1995年為美國普林斯頓大學人類價值研究中心勞倫斯·S·洛克菲勒研究員。
1995年夏為美國華盛頓特區社群政策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1995年秋為美國紐約大學政治學系訪問學者。
2001-2005年,任香港城市大學公共與社會管理系副教授,並獲終身教職。
2003-2004年,為美國史丹福大學高等研究中心訪問學者。
2004-2005年,任北京
清華大學 偉倫特聘訪問教授。
2006-2016年9月,任清華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導。
2016年9月24日至今,任山東大學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院長。
主講課程 正義與不正義戰爭;
社會正義理論;
西方政治哲學導論。
研究方向 比較政治哲學,社群主義,儒家。
主要貢獻 成名作:《社群主義及其批評者》(於1993年由牛津大學出版社),該書也是他的博士論文,採用柏拉圖風格的對話體。出版後,貝淡寧便躋身有世界性聲譽的政治理論家行列。
貝淡寧 新著《自由民主之外:東亞背景下的政治思考》(Beyond Liberal Democracy: Political Thinking for an East Asian Context (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2006)
1. Communitarianism and Its Critics (牛津大學出版社, 1993年, 共256頁)
2. East Meets West (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 2000年, 共370 頁)。
3. Beyond Liberal Democracy: Political Thinking for an East Asian Context (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2006年,共379頁)(2008年由
上海三聯出版社 出版)
4. China’s New Confucianism: Politics and Everyday Life in A Changing Society(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2008年,共240頁) (2010年由上海三聯出版社出版)
5. Towards Illiberal Democracy in Pacific Asia (合著) (麥克米蘭·聖安東尼學院,聖馬丁出版社,1995年, 共197頁。)
6. The East Asian Challenge for Human Rights (合編)(劍橋大學出版社,1999年,共394頁。)
7. Forms of Justice: Critical Perspectives on David Miller’s Political Philosophy (合編)(Rowman and Littlefield出版社,2002年,共386頁。)
8. Confucianism for the Modern World (合編)(劍橋大學出版社於,2003年。)
9. The Politics of Affective Relations: East Asia and Beyond (合編),(列剋星頓圖書公司(Lexington Books),2004年。)
10.Ethics in Action (合編)(劍橋大學出版社,2006年.)
11.Confucian Political Ethics (編著) (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2007年,共273頁)
12.The Spirit of Cities (合著) (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2011年即出。)
13. Chinese Ancient Thought, Modern Chinese Power (合著) (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2011年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