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歇耳

貝歇爾是17世紀末德國的一位化學家,他提出燃燒是一種分解作用,動、植物和礦物等燃燒之後,留下的灰燼都是成分更簡單的物質。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貝歇耳
  • 外文名:Becher,Johann Joachim
  • 國籍:德國
  • 出生地:施佩耶爾
  • 出生日期:1635年5月6日
  • 逝世日期:1682年10月
  • 職業:化學家
簡介,簡歷,語錄,

簡介

姓名:貝歇耳 Becher,Johann Joachim
國家或者地區:德國
學科:化學家

簡歷

貝歇耳(Becher,Johann Joachim)德國化學家。1635年5月6日生於施佩耶爾;1682年10月卒於英國倫敦。貝歇耳的父親是一名新教的牧師,在“三十年戰爭”中破產。為了養家他受教育較晚。貝歇耳其人有些古怪,有時他很有見地,但有些時候又很愚蠢。他是一個有成就的醫生,做過德國美因茲的宮廷醫生。(當時的德國分裂成數百個獨立的政體,因而宮廷醫生不乏用武之地。)他還是一個對商業管理具有獨到見解的經濟學家,不過他的一些見解使他受到保守商人的責難,因為他們認為任何變革都是破壞性的。作為奧地利皇帝利奧波德一世的經濟顧問,他建議在萊茵河和多瑙河上游之間較接近處開鑿一條運河(萊茵河---多瑙河運河),以促進與荷蘭的貿易往來。他也信服鍊金術,認為它是可能的,並嘗試把多瑙河的砂子變成金。他的失敗儘管對於個人安危來說不象阿耳哈曾*已經發生的那樣,但也足夠危險了,至少他感到離開奧地利是明智的,他先到荷蘭,然後去了英國。在一本1669年所發表的書中,他企圖使鍊金要素與十七世紀成長中的化學知識相適應。為此,他把固體劃分成三種類型的土。他稱其中的一種為“油土”,並把油土看成是可燃性的要素,就象鍊金術中的硫那樣。他對於這種要素的性質的見解已被他的追隨者斯塔耳*在大約30年後改進為燃素理論。在貝歇爾的建議中,具有較直接實用價值的,一個主要是說發酵必須有糖,另一個是蒸餾煤可得到煤焦油。

語錄

貝歇爾有這樣一段話,他說:“化學家是一類奇怪的人,他們種幾乎是極愚蠢的衝動所驅使,在煙霧和蒸氣、煤煙和火焰、毒物和赤貧當中尋找他的的樂趣,而正是在所有這些痛苦和災難之中,我感到生活是如此甘甜,倘若讓我和波斯國王交換位置,我可能會死。” 無疑,若適當改變一下措詞,上面的話對於所有以獲得知識為最大樂趣的人都是適用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