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格(奧地利維也納作曲家)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貝格,(1885年2月9日-1935年12月24日)生於維也納,卒於同地。奧地利維也納作曲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貝格
  • 國籍:奧地利
  • 出生地:維也納
  • 出生日期:1885
  • 逝世日期:1935
  • 職業:作曲家
  • 代表作品:《露露》《抒情組曲》《小提琴協奏曲》
基本資料,職業生涯,

基本資料

姓名:貝格
籍貫:奧地利維也納
職業:作曲家
生卒:1885~1935

職業生涯

奧地利維也納作曲家。1885年2月9日生於維也納,1935年12月24日卒於同地。少年時即顯露作曲才華,在無人指導的情況下寫了約70首歌曲和鋼琴曲(大部分未發表),這些作品明顯地受到R.華格納和G.馬勒的影響。1904~1910年,從A.勛伯格學習,接受了勛伯格的創作思想與技法,轉向無調性的音樂風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在維也納作戰部工作。戰後,發表了他戰前就開始醞釀的歌劇《沃采克》(1914~1921)。歌劇腳本由貝格根據19世紀德國文學家G.畢希納同名戲劇改編而成。歌劇使用無調性的音樂語言,描寫了社會底層人物的不幸遭遇,是表現主義的代表作。1925年在柏林首演,獲得很大成功,成為貝格最著名的作品,也是20世紀代表性歌劇之一。在此後的10年裡,他一方面從事教學,一方面繼續作曲,並採取了勛伯格的十二音技法。代表作有《抒情組曲》(1926,其中有兩個樂章使用十二音音列)《小提琴協奏曲》(1935),以及另一部重要歌劇《露露》(1929~1935,未完成)等。
1933年納粹統治德國後,貝格和勛伯格、A.von韋貝恩(他們3人被稱作“新維也納樂派”)的作品,都被當作所謂“布爾什維克文化”而遭到禁止。他由此失去了主要的經濟來源,過著貧困的生活。
貝格一生作品不多,但成就顯著。他把勛伯格的無調性作曲方法同感情的表現有機地結合起來。他同傳統的歐洲音樂、特別是浪漫派後期的德奧音樂,始終保持一定聯繫,經常在無調性、甚至十二音體系作品中加入某種調性因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