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托萊是拉瓦錫的親密研究夥伴之一,和拉瓦錫共同制定了沿用至今的化學命名法。他自己的研究方向是染料和漂白劑的研究,他發現氯氣具有漂白作用。他還確定了氨氣的成分。他和普魯斯特曾經發生過持續八年的論戰,最後導致了定比定律的確定。
基本介紹
- 外文名:貝托萊
- 國籍:法國
- 職業:化學家
- 性別:男
簡介,簡歷,
簡介
姓名:貝托萊 Berthollet, Claude Louis, Comte
國家或者地區:法國
學科:化學家
簡歷
貝托萊(Berthollet, Claude Louis, Comte)法國化學家。1748年12月9日生於上薩瓦省塔洛依;1822年11月6日卒於巴黎附近的阿格伊。貝托萊出生在一個貧苦家庭,1770年他在圖林大學獲得醫學學位。他是最早接受拉瓦錫*新理論的人之一。他和拉瓦錫一道制定了新的化學命名法。貝托萊根據他自己的想法繼續進行了舍勒*關於氯的研究,於1785年證明氯可用來漂白,但是他也和舍勒一樣,確信氯是一種化合物,並含有氧。他繼續進行了普利斯特利*關於氨的研究,而且是第一個以相當高的精確度證明了氨的成分(氮和氫)的人。他發現了氯酸鉀,而拉瓦錫認為氯酸鉀具有爆炸性,可用來代替火藥。然而,由於氯酸鉀的爆炸性過強。有兩人死於氯酸的爆炸之中,因而使拉瓦錫放棄了他的這項提議。 1781年他被選入科學院,而於1794年在埃柯爾,諾瑪爾大學被任命為教授。同拉瓦錫不同,他能和相上很好。1798年當他出差埃及時,他遇見了拿破崙,他跟隨著這位英雄人物,並教他化學,拿破崙最後讓他當上了議員和伯爵。貝托萊是當時著名的化學家,他在埃及繼續專心致志地進行研究,而拿破崙每周都數次親臨實驗室觀看他的實驗。一年以後,貝萊托在歷史上首次提出了化學平衡理論和可逆反應的科學概念。以後他參與表決罷免了拿破崙,而回到政治舞台的波旁皇室的人又封他為貴族。他在化學上的一項重大貢獻是,1803年他認識到化學反應的方式和速度不僅取決於一種物質對另一種物質的吸引力。伯格曼*的“親和力”在說明問題時是不夠的。例如A物質有可能對於C物質的親和力,儘管大於它對B物質的親和力,只要B物質存在的量超過C物質相當多的話,那么A物質有可能與B物質起反應。他的這一觀點正是質量作用定律這項極為重要的定律的前身。然而,貝托萊的觀點被人們忽視,沒能進入到化學的主流,這種情況一直延續了七十多年,直到物理化學家崛起後才得到改變。貝托萊還堅持認為,反應產物的成分隨著參與該反應的物質的相對量而變動,但是普魯斯特*證明他是錯誤的,他的這一觀點有損於他的正確的質量作用觀點。他在關於熱的本性的觀點上也是錯誤的,他認為熱的本性是一種流體,這點與朗福德*等人的比較正確的觀點是相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