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名稱:貝尼溫敦戰役
- 發生時間:公元前 275年
西西里島戰記,義大利惡劣局勢,霸王的強弩之末,
西西里島戰記
事實上,皮洛士在啟程前往義大利時,就有過要征服西西里全島的巨大野心。因此,他始終要在百忙中抽空保持同當地希臘人的聯繫,並從對方那裡獲得過少量僱傭兵。等到區域內最大的城市敘拉古人不斷向自己發出求救信號,便將其作為甩開塔林敦等累贅的最好藉口。當然,他也必須為這決定而迎戰下一個強大對手,那就是奪下大半個島嶼的迦太基共和國。
作為當地希臘人的世仇,迦太基勢力經常從自己的北非老家出動,圖謀整個西西里島的壟斷經營特權。但卻屢屢為臨時抱團的城邦聯軍所破,只能靠金錢賄賂、外交欺騙等輔助手段,利用起對方陣營的內斗作亂。巧的是,當皮洛士在北方忙於同羅馬人大打出手,島上的最大城市敘拉古也因黨派鬥爭而陷入混亂。最後便只能被來自非洲的大股海陸軍包圍,並慌不擇路地向義大利方向發出求援信。
次年,皮洛士率部欣然前往西西里救援。為此,他甚至錯過了由凱爾特入侵所引起的馬其頓本土亂局,顯然是對南方大島上的糧餉更為渴望。然而,由於控制墨西拿城的義大利僱傭兵為迦太基所收買,致使艦隊沒法直接從半島最南端完成橫渡。最後還是靠東面的希臘城市托洛曼尼亞幫助,才得以順利踏上這座富庶的大島。隨即就迅速南下敘拉古,將蹲守城外的敵軍徹底清除。至此,初步在當地建立起相當威信,並通過當地人的支持將軍隊擴編到30000名步兵+2500名騎兵的可觀水準。
此後的三年時間裡,皮洛士就一直忙於在西西里攻打迦太基占領區。雖然後者擁有無可爭議的海上優勢,總是能保持對西部重鎮利利卑的掌控,卻沒辦法在常規會戰中與之抗衡。有時候,希臘聯軍可以對某個據點保持長期圍困,同時又抽空強攻另一座有重兵把守的城市。主要原因,就是皮洛士和他的伊庇魯斯軍隊,有著島民們所不具備的戰爭技藝。特別是習慣疏於陸軍建設的迦太基人,既不能贏下一場像樣的決勝,也沒有在奮戰中給對手造成巨大殺傷。
然而,皮洛士的野心卻逐漸為西西里希臘人所察覺。他們不僅要供應整支大軍的工資和全部日常所需,還經常被強行徵集走大批青年勞動力或社會菁英。儘管在短期的一致對外時沒什麼問題,卻終究對集權式的君主作風感到噁心。以至於阻撓了伊庇魯斯人同迦太基方面的和談,又開始向敵方陣營傳遞部分內部機密。至於皮洛士所最希望得到的國王地位,也幾乎沒能獲得任何實質性的贊成。
義大利惡劣局勢
在伊庇魯斯人忙於徵服西西里的三年時間裡,原本趨於穩定的義大利中南部也戰端再起。因為不能坐視前人成果的流逝,元老院依舊定期發兵南下,對拉丁人土著和希臘城市掀起大規模攻勢。前者雖努力維持自己的最後獨立,卻快要在殘酷的總體戰中消耗殆盡。後者則表現得更為軟弱,紛紛暫停了所有的軍事對峙。唯有塔林敦人不願就此放棄,才厚著臉皮去請皮洛士重返故地。
公元前275年,回到義大利的皮洛士也感覺到局勢對自己更為不利。由於許多本地城邦覺得自己曾被他拋棄,所以對他發出的募兵和籌餉要求非常抵制。類似情況也同樣出現於拉丁土著當中,就連依舊站在反羅馬前線的薩莫奈人都對他沒什麼信心。最後雖勉強同意兵合一處,卻已很難像過去那樣親密協作。這層隔閡甚至會影響到後來的臨陣部署,並對戰役的進程發揮了相當作用。不夠,皮洛士畢竟在西西里島招募過不少新援,還繼續保持著對塔林敦等少數城市的影響。所以,他的軍隊規模很快又恢復到20000人以上。其中就包括約3000人的龐大騎兵部隊,以及數量可能只剩下10頭的戰象分隊。
當年春季,皮洛士主動率領希臘聯軍北上,做出要直接威脅羅馬主城的架勢。部分薩莫奈人在半途中加入進來,繼續提供必要的嚮導與偵查服務。但他們與希臘人的矛盾已非常明顯,幾乎發展到互不信任的惡劣地步。畢竟,土著總是覺得自己容易被出賣或放棄,而希臘人也清楚他們根本不是羅馬軍團的對手。只是在缺乏真正考驗的日常行動中,這些小缺陷還容易被大義給掩蓋起來。
作為必然回應,羅馬元老院也重新徵集公民與同盟者到軍中效力。同時將部隊一分為二,分別交由執政官科尼留斯與曼尼留斯獨立指揮。他們在毗鄰南方的坎帕尼亞地區展開,期待能在半道上將對手就地攔住。由於彼此都有約20000人的規模,所以絲毫不擔心在突然遭遇中被迅速逼退。反而能盡力纏住皮洛士,等候另外半數友軍跑來夾擊。這樣聰明且非常合理的部署,也同樣會對稍後的戰局產生很大影響。
最終,希臘-薩莫奈聯軍首先覺察到對手的存在。他們在位於坎帕尼亞的貝尼溫敦(貝內文托)城附近,先後發現了兩支磨刀霍霍的羅馬軍團。皮洛士當機立斷,也將自己的人馬分成獨立的兩隊。其中,由薩莫奈盟友為主的義大利士兵,被派去對付相對較弱的科尼留斯。自己則留下由伊庇魯斯人、馬其頓人、希臘人和少量凱爾特人構成的核心,準備對曼尼留斯搶先下手。他們分別前進到對手可以覺察的範圍紮營,算是為彼此起到了牽製作用。
不過,同樣看似合情合理的分兵決策,其實暴露出反羅馬同盟的內部新任危機。因此,與其漫不經心的聯合作戰,不如各司其職的保持距離。但也造成了每個分隊都數量偏少的必然劣勢,從而讓皮洛士必須採取更為激進的交戰模式。
霸王的強弩之末
當天晚上,伊庇魯斯人便悉數離開營地,準備對羅馬人實施大規模夜襲。其中,皮洛士更是親自率領精銳騎兵單獨成隊,期望走很少有人使用的小道接近對方側翼。但因為沒有了義大利盟友帶領,這些人很快在山巒之間迷失了方向。以至於當部分尖兵被羅馬人發現時,餘下大部分人在分散在後方的半程之中。
因為選擇在高處紮營,羅馬守衛在黎明時分也覺察到了威脅靠近。曼尼留斯立刻派人對提前入場的小股敵人實施反擊,並在混亂中擊敗了由幾頭大象和輕步兵組成的皮洛士前哨。隨即讓更多主力從營內衝殺出來,及時在前方的小塊空曠平原上完成列陣。伊庇魯斯方面則繼續抽出少量士兵執行偷襲,轉而又讓忙活一晚上的主力軍也匆匆展開部署。其中,最為關鍵的戰象分隊被照例留在二線,充當側擊對方陣列的殺手鐧武器。
戰鬥開始後,兩支強大的部隊繼續在正面形成對峙。無論羅馬公民兵如何勇武好鬥,都沒能解決長槍方陣的當面衝擊威力。但對方也始終沒可能將前後三線瞬間擊潰,只能以最為笨拙的方式向前慢慢碾壓。類似的情況也同樣出現於騎兵對抗中,希臘人無疑對馬上交手更有經驗與心得。但在過於狹窄的小塊平原上,他們也只能同頑強的義大利貴族直接對沖。因此,皮洛士比以往歷次交手都更依賴於戰象發揮,很早就將它們從二線調往右翼主攻位置。
起初,伊庇魯斯人的象隊依然發揮了良好效果。他們首先在右翼的最外側發揮,驅散了數量比較有限的羅馬-義大利騎兵。接著又協助步兵圍攻眼前的羅馬左翼軍團,繼而也造成他們的成建制潰退。甚至一路追趕對方到營地門口,給已經消耗大量體力的步兵方陣贏得了重組時間。然而,曼尼留斯也已迅速趕到現場,組織留守衛兵展開絕地反擊。他們利用自己的高地位置,向同樣精疲力竭的大象投擲出標槍,終於促成這些巨獸的瘋狂逃離,並且不加停歇地撞入己方陣列,造成了遠高於常規交戰的慘烈傷亡。羅馬人也成功抓住這個寶貴機會,拔劍沖入由瘋象撕開的陣型缺口,從而鎖定了貝尼溫敦戰役的勝局。
在稍後的徹底崩潰中,皮洛士的大量部下被追兵砍倒。另有2頭戰象和他們一同躺在血泊之中。因為屢次被這種可惡的野獸擊敗,羅馬人還特意對剩下的大象進行了圍捕,從而將另外8頭倖存者都帶回自己軍中。他們還順著敵方奔逃的腳步,輕而易舉的越過外圍壕溝,將聯軍的營地也一併攻陷下來。雖然現存史料已找不到對參戰雙方損耗的確切記錄,但皮洛士無疑為這場失敗付出了慘痛代價。他與羅馬人的戰爭也因這次失利而徹底宣告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