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虪傳》是司馬光為他家的貓寫一篇傳記。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貓虪傳
- 創作年代:北宋
- 作品出處:《司馬文正公傳》
- 文學體裁:傳記,散文
- 作者:司馬光
作品原文,作品譯文,創作背景,賞析,
作品原文
仁義,天德也。天不獨施之於人,凡物之有性識者鹹有之,顧所賦有厚薄也。余家有貓曰虪(讀shū),每與眾貓食,常退處於後,俟眾貓飽,盡去,然後進食之。有復還者,又退避之。他貓生子多者,虪乃分置其棲,與己子並乳之。有頑貓不知其德於己,乃食虪之子,虪亦不與較。家人見虪在旁,以為共食之,以畜自食其子不祥而痛笞之,棄於僧舍。僧飼之,不食。匿籠中,近旬日,餓且死。家人憐且返之,至家然後食。家人每得幼貓,輒令虪母之。嘗為他貓子搏犬,犬噬之幾死,人救獲免。及死,余命貯篦中,葬於西園。昔韓文公作《貓相乳說》,以為北平王之德感應召致,及余家有虪,乃知物性各於其類,自有善惡。韓子之說,幾於諂耳。嗟乎!人有不知仁義,貪冒爭奪,病人以利己者,聞虪所為,得無愧哉!
作品譯文
仁義是上天賦予的品德。上天不單單將它賦予人類,凡是有天分的物種都有,只是(上天)賦予的有多有少(罷了)。我家有一隻貓名叫虪,每次與其它貓一起吃飯,(它)常常退到後面,等其它貓吃飽,都離開了,這之後(它)才過去吃。有(其它貓)又回來(吃)的,(就)又退後躲開。其它貓有生孩子較多的,就分(一些幼仔)放在自己窩裡,與自己的孩子一起哺乳。有(一隻)頑劣的貓不懂得對自己有恩,竟然吃掉了的孩子,也不與它計較。家裡人看見在旁邊,以為(與頑劣的貓)一起吃掉了自己的孩子,認為畜類自己吃掉自己的孩子很不吉利,就狠狠地鞭打了,將拋棄到僧舍。僧人餵食,不吃。(僧人將)放在籠子中,將近十天,(一直不吃飯)快要餓死了。家裡人可憐它,將它帶回家,回到家後(才)吃東西。家裡人每次得到幼貓,就讓哺育。曾經為了(保護)其它貓的孩子與狗搏鬥,狗咬他,差一點把它咬死,有人救(它)才得以倖免。等到死去,我命人放在竹籃中,埋葬在西園。過去韓文公寫《貓相乳說》,認為(貓相乳是)受北平王的高尚品德感化(才)達到的,等到我家有了,(我)才了解物類天性各有不同,本自有善有惡。韓愈的說法,差不多接近諂媚了。唉!那些不知仁義,貪婪相爭,損人利己的人,聽到做的事,難道不慚愧嗎!
創作背景
司馬光曾做過鄆州(今山東東平)的通判,“山賓”是當時家裡養過的一隻貓。這隻貓一個特點,非常勇敢;“山賓”後來被司馬光送給了一個同事。因為它弄髒了司馬光的書。司馬光是非常愛惜書的,他無法容忍“山賓”這樣。那同事來抱,“山賓”一跳幾尺高,哪裡抱得住。沒辦法,只好用口袋裝了讓他帶走。司馬光和那個同事的住地相距有兩里多。幾天以後,“山賓”又自己跑回來。司馬光再讓人拿口袋裝了送走。這回那個同事再不敢大意,一再叮囑家裡的保姆要嚴加看管。但是,“山賓”已經摸清了道路,仍是時不時地就跑回來。每次回來,都是滿身繩索。司馬光有心留下它,可是已經送了人,怎好出爾反爾。最終只好還是老辦法,取口袋裝了讓人帶走。之後,“山賓”就再沒有回來。也不知道它後來是死了還是活著。
而本文寫的貓叫“虪”,意思是黑顏色的老虎。大概因為貓虎同科,這隻貓的毛色又是黑顏色的。
“虪”每次與眾貓一起吃食,都是先退在一邊,等其它的貓都吃飽走了,它才去吃;有又返回來的,它就再次退到一邊。有其它貓一窩生了太多貓崽,餵不過來的,“虪”就接一部分到自己的窩裡,和自己的小貓崽一起餵養,對它們甚至比對自己親生的還要親。但這可能使那位貓母親產生了誤會,以為要搶走它的貓崽,於是以怨報德,把“虪”的崽吃掉了。“虪”也不與它計較。《白澤圖》上說:畜類吃掉自己的幼崽是個不祥的兆頭。司馬光的家人看見“虪”也在現場,以為是它和其它貓聯手乾的,就狠狠揍了它一頓,然後送到一座寺廟裡去。廟裡的和尚餵它什麼,它都不吃。到後來乾脆躲在一個洞裡不肯出來。這樣過了很長時間,“虪”快要餓死了。家人可憐它,又把它接回來。回來以後,“虪”才肯進食。之後,家人每每弄回來小貓,就交給“虪”,讓它來照顧。
“虪”也不乏勇敢。它曾經為了其它貓的幼崽和狗發生搏鬥,結果被狗咬得奄奄一息,幾乎送命,有人發現,出手相救,才終於沒有。
“虪”越來越老,而且有病,再不能抓老鼠了。雖然已經沒了用處,但司馬光還是不忍心把它丟掉,常常親自餵它。“虪”終於還是死了。死後,司馬光叫人把它用竹箱子裝了,埋在“獨樂園”的西園。當時是元豐七年(公元1084年)十月甲午。那隻貓和司馬光一起生活了近二十年。
司馬光寫下這篇傳記的時候,他和許多貓一起,正住在洛陽的“獨樂園”里。司馬光說他記下“山賓”,只是因為它不忘舊時的主人,並沒有要拿它和“虪”做比較的意思。
賞析
根據有神論的天命論、唯心主義的世界觀和直觀主義的認識論,司馬光導出了從封建倫理關係上出發的人性論。司馬光認為道德仁義禮都是“天性自然,不可增損”,所以“闕一則不成人”。司馬光講的仁義等道德大都是指“人格”關係,它是人性所固有的程度不等的“天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