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隊員們在福建省的最北邊——浦城縣偏僻的下洋村一座不起眼的小山頭裡,發現了黑衣陶。
考古隊員發現了許多圓形、方形的灰坑。“灰坑其實就是垃圾堆,古人的生活垃圾。古人類基本上都是挖坑填埋垃圾的。”考古隊員解釋說,“這些灰坑表示這裡是古人類的生活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貓耳弄窯群
- 地理位置:福建省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弄窯
考古隊員們在福建省的最北邊——浦城縣偏僻的下洋村一座不起眼的小山頭裡,發現了黑衣陶。
考古隊員發現了許多圓形、方形的灰坑。“灰坑其實就是垃圾堆,古人的生活垃圾。古人類基本上都是挖坑填埋垃圾的。”考古隊員解釋說,“這些灰坑表示這裡是古人類的生活區。”
龍窯建在山坡中下部,順著山勢往上延伸,長六七米。經過考古隊員的清理,很清晰地看到窯爐的火膛和火道。窯底土質呈青灰色,像是人們在燒完東西後留下的一層灰的顏色。
“龍窯的特點是窯室溫度上升快下降也快,能燒出還原焰。而且龍窯產量高、節省成本。”考古隊員說:“我們發現的這座窯群,長條形窯疊壓在橢圓形窯上方,我們把這種情形稱之為疊壓和打破關係,說明龍窯是由圓形、橢圓形窯發展演變而來的。它們的年代相距應該在幾十年之間,但都在3500年左右。”
這是中國最早的龍窯,為探索南方窯業技術的發展、龍窯的起源、原始瓷產地提供學術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