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娘傳

《貓娘傳》是清代李慈銘創作的一篇文言文,批判了虛假行為,更揭示了複雜的世態人生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貓娘傳
  • 創作年代清代
  • 作品出處:《清代散文名篇精選》
  • 文學體裁散文
  • 作者李慈銘
  • 生卒年:1830-1894
作品原文,作品注釋,作品賞析,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貓娘者,居越城偏門外[1],不知其姓氏,販婦人珠翠衣襦之屬以為生[2],有年矣。貌皺黑,每出城市,喜塗粉黛其面[3],結髮為十餘鬟[4],以紅棉纏之,雜插花草其上。修視齲笑[5],娛游闤闠間[6],往往多得錢文去。余見之,蓋年四五十矣。時虛市人散[7],湖橋夕陽中,一老醜婦顧景行[8],紅紫搖搖滿頭,兒童數十喧繞之,爭唱以為貓娘歸也。
甚矣,天下之大也!蓋變其術以游於世者,固窮亡復之矣[9]。若貓娘者,宜其稱也。夫世之人莫不好妍以自形,果以是取笑於世,而世人不之覺,已群售其醜矣[10]。然則世之好惡,真不可恃哉!雖然,予初見貓娘,則怒以為妖也;繼得其故,則為感嘆而不能已。嗚呼,其感也可思矣。

作品注釋

[1]越城:紹興城。紹興是古越州的治所。
[2]襦(rú):短衣,短襖。
[3]黛:青黑色的顏料,用以畫眉。
[4]鬟(huán):環形的發束。
[5]修視:修飾眼神,猶言眉目含情。齲(qǔ)笑:即齲齒笑,仿佛牙痛似的假笑,指故作姿態。東漢梁冀的妻子孫壽,“色美而善為妖態,作愁眉……齒笑,以為媚惑。”
[6]娭:通“嬉”。闤闠(huán huì):市區,亦常指市區街道店鋪。闤,市區的牆。闠,市區的門。
[7]虛:同“墟”,集市。
[8]顧景:顧望身影,形容自我欣賞。景,同“影”。
[9]之:來,產生。
[10]售:中,被蒙蔽。

作品賞析

貓娘是一位以濃妝艷抹來招引顧客、兜售貨物的小販,文章就此發議論:美醜一類的是非標準混淆,美醜就分不清了;反過來看,貓娘為生活所迫,不得不以美遮醜,又令人感嘆。這裡沒有採取簡單否定的方法來評判虛假行為,而是揭示了更為複雜的世態人生。

作者簡介

李慈銘(1830-1894),字㤅伯,號蓴客,浙江會稽(今紹興)人。光緒(1875-1908年)進士,晚清著名文士,官至山西道監察御史。政治觀點迂腐保守。中日甲午戰爭清軍敗,訊息傳來,感憤扼腕,卒於官。其著述宏富,詩文尤負盛名。一生記有日記數十冊,時間長達三十餘年。被推為晚清四大著名日記之一。日記中所記的讀書筆記,均系作者親閱後有感而發,頗多創見,雖有言辭過苛之嫌,但是從後來整理出來的《越縵堂讀書簡端記》來看,其讀書程功甚深,是研究古籍和學術史的重要參考資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