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兒眼為多年生草本植物,高達40cm。莖通常分枝,基部堅硬。下部葉鱗片狀,早落;中上部葉狹條狀披針形,先端鈍或具短尖,兩面無毛。。杯狀聚傘花序頂生者通常有4-9傘梗,基部有輪生葉與莖上部葉同形;腋生者具傘梗1;每傘梗再2-3分叉,各有扇狀半圓形或三角狀心形苞葉1對;總苞杯狀,無毛,先端4裂,裂片間無片狀附屬物,腺體4,新月形,黃褐色,兩端有短角;雄蕊1;子房3室,花柱3,分離,柱頭2淺裂。蒴果扁球形,無毛;種子長圓形,長約2mm,光滑,一邊有縱溝,無網紋及斑點。花期4-6月,果期6-8月。主要分布在河北、內蒙古、山西、新疆、東北等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貓兒眼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科:大戟科
- 屬:大戟屬
- 分布區域:河北、內蒙古、山西、新疆、東北
形態特徵
分布範圍
主要價值
- ①《本經》:主大腹疝瘕,腹滿,面目浮腫,留飲宿食,破症堅積聚,利水谷道。
- ②《別錄》:下五水,散膀胱留熱,皮中痞,熱氣腫滿。
- ③《藥性論》:能瀉十二種水疾,治心腹堅滿,下水,去痰水,主皮膚浮腫。
- ④《綱目》:瀉腎經及隧道水濕,腳氣,陰囊腫墜,痰迷癲癇,噎膈痞塞。
植物化學成分
異名
來源
化學成分
藥品
英文名
別名
來源
性狀
性味
歸經
用法用量
炮製
- 1.甘遂:揀去雜質,用水漂淨,撈出,曬乾。
- 2.醋甘遂:取淨甘遂,用醋拌勻,置鍋內用文火炒至微乾,取出晾乾,(每甘遂100斤,用醋30-50斤)。
- 3.煮甘遂:取淨甘遂與豆腐同放銅鍋內,加水煮透,取出,除去豆腐,曬至八成乾,切碎曬乾。(每甘遂100斤,用豆腐50斤)。
- 4.煨甘遂:取淨甘遂置鍋內,加入麥麩同炒至焦黃色,取出,篩去麩皮。(每甘遂100斤,用麥麩30-40斤)。
- 5.土製:先將細土炒熱,加入甘遂用微火炒至膨脹發黃時,篩去黃土即得。
- 6.《雷公炮炙論》:採得(甘遂)後,去莖,於槐砧上細銼,用生甘草湯,小蕎苨自然汁二味,攪浸三日,其水如墨汁,更漉出,用東流水淘六、七次,令水清為度,漉出,於土器中熬令脆用之。
- 7.《本草匯言》:甘遂用甘草水浸三日,曬乾,再以面裹煨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