窺豹一斑,是一個成語,讀音是kuī bào yī bān,褒義詞,意思是從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的一塊斑紋。比喻只見局部未見整體,以小見大或可以從觀察的部分推測到全貌。 基本介紹 中文名:窺豹一斑出處:《晉書·王獻之傳》用法:動賓式;作主語、賓語拼音:kuī bào yī bān近義詞:可見一斑、坐井觀天 管中窺豹反義詞:巨細無遺、具體而微 見微知著 出處,用法,示例,典故, 出處《晉書·王獻之傳》:“曰:'南風不競。'門生曰:'此郎亦管中窺豹,時見一斑!'”用法動賓式;作主語、賓語;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示例宋·李光《與胡邦衡書》:“然嘗鼎一臠,~,亦足見其大略矣。”典故此郎亦管中窺豹,時見一斑。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方正》【押韻詞】雲雨巫山、氣息奄奄、蔚為大觀、後不僭先、煙炎張天、不共戴天、孤孤單單、湮沒不宣、愛則加諸膝,惡則墜諸淵、罪惡迷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