豸嶺吳

豸嶺吳

豸嶺吳是指吳少微公次子吳鞏公後人,屬左台吳氏五大派中蓮塘派下桐城吳氏中的一支。

豸嶺吳字輩:一正賢學,永(允)世光昌。家法可遵,禮(22世)義文章。昭茲來許,福祿爾康。聿修厥德,長發其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安左台吳氏
  • 桐城吳氏:豸嶺吳氏
吳少微,唐代文學家。新安(今安徽黃山休寧)人。字仲材,號遂谷。生於唐高宗龍朔三年(663年)癸亥八月十三日,卒於明皇天寶八年(750年),與夫人朱氏合葬休寧石葉山(後改名鳳凰山)。唐長安元年(701年)辛丑進士。累授晉陽尉。 吳少微娶武陽公李大亮之女(來自錫譜待考),生3子,長子吳隆術、次子吳鞏、三子吳筠吳筠,字文彬,曾任河東節度使,後裔遷居四川。豸嶺吳就是次子吳鞏的後人,屬於左台吳氏五大派中蓮塘派下桐城吳氏中的一支。“豸嶺吳”一世祖太二公為什麼要從休寧遷到桐城(現樅陽)“豸嶺”這個地方定居呢?說起來還有一段神奇傳說。
因為太二公兄弟二人,兄長(同宗)太一公在宋末就已經遷到桐城(現樅陽)錢橋麻溪河旁定居,太一公的後裔按地域稱“麻溪吳”,太二公起初是想遷到兄長“麻溪河”這個地方來,乘船經“豸嶺”時,全家上岸在“豸嶺”這個小山丘上有過短暫的休息,在上面挖地壘灶燒了一頓飯,吃完飯後全家人按預定的方案又繼續向“麻溪河”方向行駛,到了“麻溪河”居住幾日,太二公老是覺得“麻溪河”不是他全家長久居住的地方,還不如上岸吃飯那個地方好,考慮到子孫今後的發展,太二公決定返道“豸嶺”。到“豸嶺”後,翁氏婆婆準備全家人午飯,飯鍋就安放在前幾日挖的老灶堂之上,不巧身上所帶的火石已經用完,在大家孤獨無助時,一個“玩童”的一句話演譯了“豸嶺吳”的神奇傳說,他說:媽媽,那天你不是在這裡燒火了嗎,看看裡面有沒有火呀,說著用木棒一博,眼前景像在場的人都驚呆了,火正在鍋灶堂內燃著。太二公就地卜了一卦,從卦象上看“豸嶺”這個地方是人傑地靈的“雁形地”。 豸嶺吳從此紮根於樅陽以來已有七百年左右的歷史了。
源出:
六十世諱義方,良次子。生子三:太微,少微,寶微。
六十世諱盾 鬲公之長子,南朝梁武帝時,任寧朔將軍歷任司馬侍中左長史,陳霸先滅梁時戰亡,贈左翊將軍,詔令在江陵(今湖北江陵)建祠祭祀,諡號“義烈”生一子:奎。
四、左台吳氏世系
六十一世諱太微 安徽休寧吳氏·義方長子,居宣城,其後裔發展成為藍湖吳氏。
六十一世諱少微,安徽休寧吳氏·義方次子,字仲芳,號遷公,生三子:隆術、鞏、雲,後裔形成左台吳氏。
【主要事跡】703年進士,授晉了尉,官至左台監察御史,與武功人富嘉謨、太原主薄谷倚並富文辭,號稱“北京三傑”。主持《吳氏正宗譜》修編,娶朱氏。
六十一世諱寶微 安徽休寧吳氏·義方三子,其後裔發展成貴溪派吳氏。
六十一世諱奎 字文耀 盾公之子,隋文帝時任中都令,卒葬江陵,妻竺氏,生二子:承休、承烈。
六十二世諱隆術,安徽休寧吳氏·少微長子。子:不詳。
六十二世諱鞏,安徽休寧吳氏·少微次子,生子三:宥,密,泉。後裔11代孫吳景安、14代孫吳用清。
【主要事跡】字定國,唐朝開元間進士,官至中書舍人,以文學著名,頗能繼承父風,曾將故鄉吳里改為鳳湖街,石舌山為鳳凰山,蓮池為鳳凰池,子孫賢能。壽八十七歲,妻王氏。鞏留在安徽休寧,雲後代遷居四川、隆術遷居湖北黃梅縣考田山,後代形成著名的黃梅縣考田吳氏,考田吳氏繁衍有60多代,現有人口200百多萬人,分居全國各地。
六十二世諱雲,安徽休寧吳氏·少微三子。子:不詳。
六十二世諱承休 即吳臧 奎公之長子,博涉經史,尤以治春秋見長,是當時有名的學者,卒葬江陵,妻左氏,生二子:若遠、若征。
六十三世諱泉,字星源,吳鞏三子。妻王氏,生三子:長子王全,次子瑤,三子(王禹)
【事跡】唐肅宗朝任建州長史。
六十三世諱若遠 字伯高 承休公之長子,唐太宗時進士,任中書舍人升戶部侍郎,駙歷任山南防禦觀察使、戶部侍郎、累進銀青光祿大夫、封贊皇縣開國男。在先祖吳勝纂修的吳氏世系基礎上新纂完整的正宗吳氏族譜,為吳氏家族立下了不朽的功勳,卒後諡文惠葬驪山。生一子:世偉
六十四世諱 諱王全,泉長子。稟賦明敏,不求仕進以耕讀教子為樂,妻王氏。生子二:淑溱,淑沆。
六十四世諱世偉 又名吳稠,若遠公之子,極有才學,名振於時,封新豐侯,卒後贈晉國公,諡號“恭敏”,葬永寧縣東八里,妻唐太宗李世民第十二女平勻公主。生二子:佐、兢。
余略
一正賢學,永(允)世光昌。家法可遵,禮(22世)義文章。昭茲來許,福祿爾康。聿修厥德,長發其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