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獠參,中藥名。為蘭科植物小舌唇蘭Platanthera minor (Miq.) Reichb. f.的全草。分布於東北及福建、台灣、河南、湖北、廣東、海南、四川、貴州、雲南等地。具有補肺固腎之功效。用於咳嗽氣喘,腎虛腰痛,遺精,頭暈,病後體弱。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豬獠參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單子葉植物綱
- 目:微子目
- 科:蘭科
- 屬:舌唇蘭屬
- 種: 小舌唇蘭
- 採集時間: 3-4月
- 用量:內服:煎湯,15-60g
- 毒性:無毒
別名,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用法用量,採集加工,形態特徵,生長環境,相關論述,
別名
觀音竹《植物名實圖考》、蛇蓼子、大一枝箭、土洋參、鴨腎參、小長距蘭。
入藥部位
全草。
性味
味甘,性平。
歸經
歸肺、腎經。
功效
補肺固腎。
主治
用於咳嗽氣喘,腎虛腰痛,遺精,頭暈,病後體弱。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60g。
採集加工
3-4月採收,曬乾。
形態特徵
植株高20-60厘米。塊莖橢圓形,肉質,長1.5-2厘米,粗1-1.5厘米。莖粗壯,直立,下部具1-2(-3)枚較大的葉,上部具2-5枚逐漸變小為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的苞片狀小葉,基部具1-2枚筒狀鞘。葉互生,最下面的1枚最大,葉片橢圓形、卵狀橢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6-15厘米,寬1.5-5厘米,先端急尖或圓鈍,基部鞘狀抱莖。總狀花序具多數疏生的花,長10-18厘米;花苞片卵狀披針形,長0.8-2厘米,下部的較子房長;子房圓柱形,向上漸狹,扭轉,無毛,連花梗長1-1.5厘米;花黃綠色,萼片具3脈,邊緣全緣;中萼片直立,寬卵形,凹陷呈舟狀,長4-5毫米,寬3.5-4毫米,先端鈍或急尖;側萼片反折,稍斜橢圓形,長5-6(-7)毫米,寬2.5-3毫米,先端鈍;花瓣直立,斜卵形,長4-5毫米,寬2-2.5毫米,先端鈍,基部的前側擴大,有基出2脈及1支脈,與中萼片靠合呈兜狀;唇瓣舌狀,肉質,下垂,長5-7毫米,寬2-2.5毫米,先端鈍;距細圓筒狀,下垂,稍向前弧曲,長12-18毫米;蕊柱短;藥室略叉開;藥隔寬,頂部凹陷;花粉團倒卵形,具細長的柄和圓形的粘盤;退化雄蕊顯著;蕊喙矮而寬;柱頭1個,大,凹陷,位於蕊喙之下。花期5-7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400-2700m的山坡林下或山坡草地上。分布於東北及福建、台灣、河南、湖北、廣東、海南、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相關論述
《全國中草藥彙編》:“養陰潤肺,益氣生津。主治咳痰帶血,咽喉腫痛,病後體虛,神經衰弱,遺精,頭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