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名稱:原參試名稱為安04-4783,現為豫谷15。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豫谷15
- 品種來源:品種來源
- 選育單位:安陽市農業科學院
- 特徵特性:生育期88天
基本介紹,特徵特性,產量表現,適應區域,主要優缺點及注意事項,栽培技術要點,
基本介紹
品種來源:豫谷9號×安99-2231 選育單位:安陽市農業科學院
特徵特性
幼苗綠色,生育期88天,株高121.33cm。在2008年畝留苗5.0萬,2009年畝留苗4.5萬的情況下,畝成穗平均為4.49萬,成穗率平均為94.5%;紡錘型穗,鬆緊適中;穗長19.28cm,單穗重12.40g,穗粒重10.24g;千粒重2.64g;出谷率84.39%,出米率74.72%;黃谷黃米,米粥粘香,2008年在全國第七屆食用粟評選中被評為國家一級優質米。該品種抗倒性2級、抗旱性1級、耐澇性1級,對谷瘟病、谷鏽病抗性均為1級、紋付棄歸枯病抗性為2級,抗白髮病,紅葉病、線蟲病發病率分別為0.31%、0.03%,蛀莖率1.7%。
產量表現
2005年參加院定嚷檔測產試驗,畝產311.3公斤,比對照豫谷9號增產8.24%;2006年參加院品系試驗,畝產366.7公斤,比對照豫谷9號增產13.92%;2007年參加市區試,畝產332公斤,比對照豫谷9號增產2.31%。該品種2008~2009年參加華北區域試驗,平均畝產352.59kg,較對照冀谷19增產5.98%。2008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產383.50kg,較對照冀谷19增產4.07%,居參試品種第3位;2009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產325.18kg,較對照冀谷19增戒少微產9.53%,居參試品種第2位; 11個試點中10點增產、1點減產,增產幅度在2.88%~23.47%之間,減產率0.93%;剃備連蒸變異係數為20.95%,適應度90.91%。兩年17點次區域試驗中15點次增產、增產幅度為1.48%~23.47%,2點減產、減產幅度為0.93%~10.00%,增產點率為88.24%。生產試驗平均畝產267.23 kg,較對照增產5.69%,居參試品種第3位,6點生產試驗5點增產。
適應區域
河南、河北、山東等省夏谷區微愉。
主要優缺點及注意事項
綜合性狀優良,適應性較強。
栽培技術要點
1、細整地 。做到土地平整,上松少盼立主下實,無根茬和大坷垃。
2、處理種。 曬種、溫水(56-57度浸10分鐘)浸種或粉銹寧、辛硫磷拌種防蟲病增產。
3、適播種。5月20日-6月26日可根據墒情播種,爭取一播全苗。
4、早定苗。幼苗4—6片葉時,定苗,確保畝密度4-5萬株左右。
5、科施肥。每畝施複合肥30公斤作基肥;抽穗前10-15天,追施尿素15-20公斤。
6、勤鋤地。苗期多鋤,滅草保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