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豫花11號
- 拉丁學名:Arachis hypogaea Linn.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 目:薔薇目
- 亞目:薔薇亞目
- 科:豆科
- 亞科:蝶形花亞科
- 族:合萌族
- 屬:落花生屬
- 分布區域:亞洲、非洲、美洲等地區
品種簡介,特徵特性,產量表現,栽培技術要點,審定意見,
品種簡介
品種審定編號:國審油2001012
品種名稱:豫花11號
品種來源:抗青10/魯花3號
選育單位:河南省農業科學院棉花油料作物研究所
省級審定情況:1998年河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特徵特性
中間型品種,植株直立疏枝,一般主莖高40~47厘米,側枝長45~51厘米,總分枝7~10條,結果枝6~8條,單株結果數10~13個。葉片長橢圓形,深綠色,中等大小。莢果為普通型,果嘴微銳,網紋細淺,多為二室果,百果重221.1克左右。籽仁橢圓形,粉紅色,百仁重92.5克左右,0.5公斤果數324.9個,0.5公斤仁數662.1個。出米率74.3%。套種生育期120天左右,春播134天左右。平均蛋白質含量23.90%,脂肪含量52.15%。抗葉斑病和鏽病,耐病毒病。
產量表現
1998-1999年參加全國(北方區)春播中熟組花生區域試驗。1998年平均畝產莢果276.96公斤,籽仁201.49公斤,分別比對照魯花9號增產9.13%和11.68%;1999年平均畝產莢果253.55公斤,籽仁241.14公斤,分別比對照魯花9號增產5.20%和5.14%。兩年平均畝產莢果266.03公斤,籽仁221.32公斤,分別比對照魯花9號增產7.32%和8.41%。2000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莢果290.7公斤,籽仁211.6公斤,分別比對照魯花9號增產6.9%和6.9%。
栽培技術要點
麥壟套種在5月20日左右;春播在4月底至5月初,地膜覆蓋栽培可提前到4月15日左右。以每畝8000~10000穴,每穴兩粒為宜,可根據地力、種植方式適當調整。麥壟套種花生,麥收後要及時中耕滅茬,早追肥(每畝尿素15公斤),促苗早發;中期,高產田塊要抓好化控措施,在植株長到35厘米以上或在盛花後期要噴施100ppm的多效唑,防旺長倒伏;後期應注意旱澆澇排,適時進行根外追肥,補充營養,促進果實發育充實。
審定意見
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國家花生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於在河南西北部、江蘇北部、河北北部、陝西關中地區種植。
別名或代號:鄭8506-A-4-1。
育成單位:河南省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
親本及育種方法:以抗青10號為母本、魯花3號為父本雜交育成。
審定情況:豫審證字第014號,1998年通過河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國審油2001012,2001年通過全國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2003年獲河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特徵特性:株型直立,疏枝,連續開花。一般株高40~47cm,側枝長45~51cm,總分枝7~10條,結果枝6~8條。單株結果數10~13個,飽果率60%左右。葉片長橢圓形、深綠色、中等大小。莢果普通形,果嘴微銳,網紋細淺,多為兩室果;百果重221.1g左右,500g果數333個。子仁橢圓形,種皮粉紅色,內種皮為黃色;百仁重92.5g左右,500g仁數672個。出仁率74.3%。據農業部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鄭州)化驗分析,子仁粗蛋白含量23.39%,粗脂肪含量54.20%,油酸含量44.0%,亞油酸含量37.8%,油酸/亞油酸比值為1.16。
屬中早熟品種,麥壟套種生育期120d左右,春播134d左右。苗期長勢強,發育快,後期不早衰。莢果為標準的普通形、整齊,均勻一致,內種皮為黃色,符合傳統的大花生出口標準,28.35g莢果9~11個,達到優級果標準,且出口果挑選率高(雙仁果率高),一般在50%以上。抗花生葉斑病和鏽病,耐病毒病。種子休眠性強。
產量表現:1995~1997年參加河南省麥套花生區域試驗,1995年9點平均莢果產量251.6kg/666.6m,子仁產量185.7kg/666.6m,分別比對照豫花1號增產11.2%和15.0%,居第一位;1996年6點平均莢果產量239.8kg/666.6m,子仁產量175.2kg/666.6m,分別比對照豫花1號增產8.66%和13.66%,居第三位;1997年8點平均莢果產量321.5kg/666.6m,子仁產量238.4kg/666.6m,分別比對照豫花1號增產10.72%和17.52%,居第二位;三年平均莢果產量272.8kg/666.6m,子仁產量201.3kg/666.6m,分別比對照豫花1號增產10.4%和15.7%。1997年參加河南省生產試驗,平均莢果產量287.6kg/666.6m,子仁產量209.5kg/666.6m2,分別比對照豫花1號增產8.17%和11.94%,居首位。1998~1999年參加全國(北方區)春播花生區域試驗,1998年7點平均莢果產量276.96kg/666.6m,子仁產量201.49kg/666.6m,分別比對照種魯花9號增產9.13%和11.68%,居第一位;1999年8點平均莢果產量241.14kg/666.6m,子仁產量178.9kg/666.6m,分別比對照魯花9號增產5.14%和5.20%,居第一位;兩年平均莢果產量266.03kg/666.6m,子仁產量221.32kg/666.6m,分別比對照魯花9號增產7.32%和8.41%。2000年參加全國春播(北方區)生產試驗,平均莢果產量290.7kg/666.6m,子仁產量211.6kg/666.6m,均比對照魯花9號增產6.9%,增產達顯著水平,居第一位。
栽培要點:麥壟套種在5月20日左右播種;春播在4月底到5月初播種,地膜覆蓋栽培可提前到4月15日左右播種。播種密度一般8000~10000穴/666.6m2為宜,每穴2粒,可根據地力、種植方式適當調整。麥壟套種花生,麥收後要及時中耕滅茬,早追肥(尿素15kg/666.6m2),促苗早發;中期,高產田塊要抓好化控措施,在植株長到35cm以上或在盛花後期要噴施濃度為100×10左右的多效唑,防旺長倒伏;後期應注意旱澆澇排,適時進行根外追肥,補充營養,促進果實發育充實。
適宜種植區域:適宜在河南及安徽、山東、河北、湖北、陝西等地麥壟套種或春播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