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章叢書:子部4(豎排版)》主要內容:中國古代文獻浩如煙海,而能流傳至今,歷代學人編纂的叢書起了重要的作用。前代學者搜求羣書,匯為一編,而成叢書,刊刻面世,既便於學人查閱使用,又利於保存流傳,功德匪淺。宋代左圭輯刊的百川學海、元代陶宗儀輯的說郛、明代毛晉編輯出版的十三經、十七史等經史叢書及一批文學類叢書、清代鮑廷博編刊的知不足齋叢書、黃丕烈輯刊的士禮居叢書、盧文招輯刊的抱經堂叢書、張海鵬輯刊的學津討原,都是叢書中的傑出代表。叢書有各種編法。其中專收集地區人士的著述及有關這一地區的文獻的是地方文獻叢書,也稱郡邑文獻叢書或鄉邦文獻叢書。地方文獻叢書是叢書發展到成熟階段的產物,朗隋兩代,尤其是清代,鄉邦文獻叢書紛紛問世即是明證。地方文獻叢書對於了解該地區的歷史、地理、經濟、文化有著其它文獻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價值,同時它又是綜合性的文獻叢書,反映了中華歷史丈比約諸多方面。
基本介紹
- 書名:豫章叢書:子部4
- 出版社:江西教育出版社
- 頁數:495頁
- 開本:32
- 定價:40.00
- 作者:陶福履 胡思敬
- 出版日期:2002年1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3923850X, 9787539238500
- 品牌:江西教育出版社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
內容簡介
《豫章叢書:子部4(豎排版)》由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
圖書目錄
醫門法律(六卷)
清喻昌
點校說明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自序
醫門法律目錄
醫門法律卷一
醫門法律卷二
醫門法律卷三
醫門法律卷四
醫門法律卷五
醫門法律卷六
附錄一序(清錢謙益)
寓意草(四卷)
清喻昌
點校說明
寓意草目錄
寓意草卷一
寓意草卷二
寓意草卷三
寓意草卷四
附錄一自序
清喻昌
點校說明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自序
醫門法律目錄
醫門法律卷一
醫門法律卷二
醫門法律卷三
醫門法律卷四
醫門法律卷五
醫門法律卷六
附錄一序(清錢謙益)
寓意草(四卷)
清喻昌
點校說明
寓意草目錄
寓意草卷一
寓意草卷二
寓意草卷三
寓意草卷四
附錄一自序
文摘
喻昌曰:十二經脈二剛賢論之詳矣,而絡哌則未之及,亦缺典也。經有十二,絡亦有十二。絡者,兜絡之義,即十二經之外城也。復有胃之大絡,脾之大絡,及奇經之大絡,則又外城之通界,皇華出入之總途也,故又日絡有十五焉。十二經生十二絡,十二絡生一百八十系絡,系絡生一百八十纏絡,纏絡生三萬四千孫絡。自內而生出者,愈多則愈小,稍大者在俞穴肌肉間,營氣所主,外廓繇是出諸皮毛,方為小絡,方為衛氣所主。故外邪從衛而人,不遽人於營,亦以絡脈纏絆之也。至絡中邪盛,則人於營矣。故日絡盛則入於經,以營行經脈之中故也。然風寒六淫外邪,無形易入,絡脈不能禁止,而盛則入於經矣。若營氣自內所生諸病,為血、為氣、為痰飲、為積聚,種種有形,勢不能出於絡外,故經盛人絡,絡盛返經,留連不已,是以有取之於砭射,以決出其絡中之邪。今醫不用砭射,已不足與言至巧,而用藥之際,不加引經透絡,功效羈遲,安得稱為良工耶?至若三部九候,內經原有定位,王叔和以相絡之,故大小二腸,候之於上,心主之脈,候之於下,而不知絡脈所主者外,所關者小。雖是系絡,表裹相通,未可定其診象。況水谷變化濁穢之腑,去膈上父母清陽之髒,重重脂膜遮蔽,其氣迥不相通.3T且可因外絡連屬,反謂右寸之清陽上浮者為大腸脈、沉者為肺脈?經所謂藏真高於肺者,乃藏真高於大腸矣。周身之治節,渾是大腸主之矣。左寸之浮者為小腸脈,沉者為心脈,水中污泥,反浮於蓮花之上,有是理乎?夫心包之脈,裹六擷乎心,代君主行事,正如宰相統攝政府,即當從左寸候之。若分屬右尺,與三焦同位,忽焉人閣辦事,忽焉遠竄遐荒,一日萬幾,舍樽俎而從事道路乎?切脈論中,已定其診,今再論及,恐安常者不加深察耳。唯是經有十二,絡有十五,難經以陽驕、陰嬌,脾之大絡,共為十五絡,遂為後世定名,反遣內經胃之大絡,名日虛里,貫膈絡肺,吃緊一段。後人不敢翻越人之案,遂謂當增為十六絡,是十二經有四大絡矣土且不冤乎?昌謂陽蹯、陰嬌二絡之名原誤,當是共指奇經,為一大絡也。蓋十二經各有一絡矣,共十二絡矣。此外有胃之一大絡,繇胃下直貫膈肓,統絡諸絡脈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