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皖蘇平原是河南省、安徽省、江蘇省接壤的大片土地,位於黃河以南,淮河流域,中國第二大平原——華北平原的南半部。地勢低平,大部分地區都在海拔50米以下,多為...
豫皖蘇邊區抗日民主根據地,是彭雪楓同志等為首開創的,是全國抗日民主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1938年夏,徐州、開封淪陷後,中共中央、毛澤東指示中共河南省委,向豫皖...
豫皖蘇抗日根據地地處黃淮平原,位於河南東部、安徽北部、江蘇西北部的廣大地區,東抵津浦鐵路,西至新黃河,北起隴海鐵路,南到淮河以北,是聯結華北、華中兩大戰略...
中共豫皖蘇中央分局是1948年在豫皖蘇解放區的黨的領導機構。...... 1948年春,為把豫皖蘇解放區建成比較鞏固的中原戰事的根據地,中共中央決定組織豫皖蘇中央分局,...
中共中央豫皖蘇分局,中共中央設在豫皖蘇解放區的代表機構,1948年春建立,屬中共中央中原局領導,主要負責領導豫皖蘇地區的黨組織和各項工作。...
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野戰軍外線兵團和晉冀魯豫野戰軍一部,向隴海鐵路以南、淮河以北、平漢鐵路以東、津浦鐵路以西之豫皖蘇邊區進軍的戰略行動。...
挺進魯西南進軍豫皖蘇,解放戰爭時期,華東野戰軍向魯西南和豫皖蘇邊區進軍的作戰行動。1947年八九月間,華東野戰軍遵照中共中央關於主力轉向外線作戰的指示,在晉冀魯豫...
新四軍在豫皖蘇邊區抗擊國民黨頑固派軍隊大規模進攻的自衛戰鬥。...... 新四軍在豫皖蘇邊區抗擊國民黨頑固派軍隊大規模進攻的自衛戰鬥。中文名 豫皖蘇邊區自衛作戰 ...
抗戰勝利後,壽松濤奉命北撤,重返豫皖蘇,任華中軍區第八軍分區副政治委員。1946年2月,原華中八分區改稱豫皖蘇區第三軍分區,壽松濤任第三軍分區政治委員兼地委書記...
黃赤波(1912—1978),湖北大冶人,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長征。先後擔任中國工農紅軍第三軍團保衛局科長、中共豫皖蘇區委社會部部長,鹽阜行署保全處處長、蘇北...
陳岸(1910--2008),原名楊善安,又名陳翔、陳欽才、山戈,廣西貴港(貴縣)人,1928年入黨,中共全國12大黨代表。曾任中共貴縣縣委書記、廣西省工委書記。曾任中共豫皖...
盧溝橋抗戰爆發後,任中共河南省委委員,中共豫西特委書記,河南省委組織部長,中共豫東特委書記,豫東遊擊第3支隊司令員,中共豫皖蘇區委書記,新四軍游擊支隊副司令員。...
1948年任18軍(豫皖蘇軍區)保衛部科長,十八軍保衛部科長、副部長,四川省自貢市公安局局長等職。1952年1月後歷任西藏工委社會部副部長。1953年後,歷任工委政策研究...
劉鴻文,人物名。有安徽合肥人。曾任中共霍丘、全椒、合肥縣委書記,淮南路東地委城工部副部長,汴鄭工委書記,豫皖蘇區委城工部部長。建國後,歷任開封市副市長,...
王昭銓,安徽蕪湖人。安徽大學肄業。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共甘泉縣委宣傳部部長、淮南中學副校長、豫皖蘇建國學院副教務長。建國後,歷任華東人民革命大學南京...
1940年2月,在碭南地區發生了一起震驚豫皖蘇邊區的“碭南事件”,即我黨創建和領導的抗日武裝擺脫國民黨當局的控制,開赴根據地,公開建立碭南獨立營以及中共碭南...
李宗田(1914-1948),鄲城縣胡集鄉郝寺村人。幼時家貧,6歲時,李宗田隨父母到南方逃荒,飽嘗了人間苦難,親眼目睹了萬惡舊社會的黑暗。1929年,15歲的李宗田在豫皖...
參加了鄂豫皖蘇區反“圍剿”和長征。後任八路軍一一五師連指導員、營長、副團長,冀魯豫軍區分區政治部主任、分區司令員,豫皖蘇軍區旅長,第二野戰軍師長。參加了...
1939年彭雪楓率軍進駐永城書案店創建豫皖蘇邊區根據地 [10] 並創建了抗大四分校,彭雪楓兼任校長,彭雪楓犧牲後,抗大四分校被命名為雪楓軍政大學,永城縣(今永...
參加攻擊的部隊組成了東、南、西3個集團,西集團由陳錫聯指揮;南集團由王近山、杜義德指揮;東集團轄中原野戰軍第四、九、十一縱隊及豫皖蘇獨立旅,由陳賡、謝富治...
1938年5月參軍,任豫東抗日游擊隊3支隊班長、警衛員,新四軍6支隊司令部警衛員、政治部鋤奸幹事,豫皖蘇區黨委社會部幹事、永城縣抗日縣政府公安科長兼鋤奸隊長、八路...
華佗故里-龍崗鎮,地處豫皖蘇魯四省、永(城)夏(邑)亳(州)三縣市交界處,311國道橫穿全境,東接新興能源城永城市,西連中華藥都亳州市,為河南連線安徽的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