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牙雕刻,三星堆遺址K5出土出土文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象牙雕刻
- 發掘地址:三星堆遺址
- 雕刻品:象牙
象牙雕刻,三星堆遺址K5出土出土文物。
象牙雕刻,北京市、廣東省廣州市傳統美術,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象牙雕刻明代真正形成藝術,清代以北京、廣州、蘇州為代表,鴉片戰爭後逐漸衰敗,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來象牙雕刻行業迎來了全面復甦時期。象牙雕刻指使用象牙材料...
牙雕是指在象牙上進行的一系列的雕刻,是中國古老的傳統藝術,也是一門民間工藝美術。象牙雕刻藝術品,以堅實細密,色澤柔潤光滑的質地,精美的雕刻藝術,倍受收藏家珍愛,成為古玩中獨具特色的品種之一。牙雕製作為北京、廣州、上海、南京四個主要地區。牙為大象身上最堅固的部分,其光潔如玉、耐用、珍貴勘與寶玉石媲美...
常州象牙淺刻,亦稱常州牙刻,是傳統象牙雕刻工藝的重要組成部分,流布於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清代起,當地一些留青竹刻藝人同時從事牙刻創作。清末,武進商人馬志洪(字嘯山)先後在全國各地興辦8家象牙店,商號“天協成”,期間僱傭和培養了一大批常州籍牙刻技師,其中秦雪泥、閔雅興、王清源三代傳承,均為牙刻...
牙角雕刻泛指獸牙、獸角的雕刻製品,收藏界特指象牙、犀牛角的雕刻品。象牙天生麗質,色澤潔白、柔和,雕成器物更是美輪美奐,充滿藝術魅力。犀角則因其珍稀而名貴。起源和發展 根據考古發現,在我國,牙角雕發端於史前時期。距今七千年左右的河姆渡文化遺址中,就有十數件象牙雕製品出土。商周時代牙骨雕日漸繁榮,到...
北京象牙雕刻工藝,指的是在北京地區形成的、歷史悠久的以象牙為雕刻材料的傳統技藝。北京牙雕以仕女、人物、花卉等見長,發揮了象牙細膩的質感,使人物造形栩栩如生。北京象牙雕刻工藝表現題材廣泛,技藝高難,且因牙材的使用而具有高潔的美感,是中國特種工藝美術的一部分,也是中國雕塑藝術的重要內容。其技藝的傳承都...
雕刻內容有民俗、飛禽、走獸、花卉、童趣、神話、景物等等。20世紀象牙雕刻已較少,更多的用於製作實用小物,如鏡框、麻將牌、把手、杯托、藥稱……等。選購 古玩市場上常見的牙雕藝術品,一般都是現代作品,材料主要是非洲象牙和古代猛獁牙,非洲象牙主要靠以前的存貨,而古代猛獁牙其實是象牙化石,存量也十分有限。...
象牙席是先用特製工具做出象牙絲,然後編織而成。從這兩件典型廣東象牙制器來看,可以知道故宮博物院所藏象牙鏤雕花籃、象牙鏤雕萬年青香囊、象牙鏤雕大吉葫蘆式花熏、象牙絲編織紈扇一類器物都應屬於廣東派的作品。清代的象牙雕刻和其他工藝美術作品的發展一樣,在雍正、乾隆時期發展到了高峰。
廣州牙雕,流傳於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的傳統美術手工技藝,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廣州牙雕又稱南派牙雕,以象牙為原材料進行雕刻的地方傳統手工技藝。廣州牙雕有兩千多年歷史,早在西漢南越王墓的挖掘過程中就曾出土過牙雕文物。經過匠人代代鑽研創新,廣州牙雕逐漸憑藉鑲嵌、雕刻、編織三大類技法稱雄全國。在...
北京象牙雕刻工藝指的是在北京地區形成的、歷史悠久的以象牙為雕刻材料的傳統技藝。考古材料表明,北京象牙雕刻可考的歷史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遼、金、元、明、清均建都北京,帝王們也都把象牙列為皇家貢品,從外地來的優秀工匠與北京當地的象牙工匠不斷的切磋,經過不同風格和不同文化背景幾百年的磨合沉澱,形成了...
“河姆渡文化雙鳥朝陽紋牙雕”又被稱作“河姆渡文化雙鳥朝陽紋象牙蝶形器”,是原始象牙雕刻中的藝術珍品,反映了河姆渡人的審美觀念和最高藝術成就。從這些藝術品中可看到原始河姆渡人對鳥的喜愛和對太陽的崇拜。簡介 該牙雕於1977、1978年在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出土,長16.6厘米、殘寬5.9厘米、厚1.2厘米。正面用...
明代曹昭在《格古要論·珍奇·鬼工毬》中寫道:“嘗有象牙圓毬兒一箇,中直通一竅,內車數重,皆可轉動,故謂之鬼工毬,或高宗內院中作者”。鬼斧神工的象牙球是用整塊象牙雕刻而成。球內套球,逐層鏤空,每層厚薄均勻,球面刻上精細圖案花 孔,層層都能轉動。配上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牙雕球柱和底座,...
象牙淺刻是江蘇常州武進區的傳統手工技藝。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始於明代,清代繁盛,曾被招為宮廷牙作,是江南派的代表。晚清出現周之禮、張楫如、吳昆、薛佛影、閔雅興、楊雪芳等名家。上世紀中葉,中國象牙淺刻的藝術中心慢慢由上海蘇州轉移到常武地區,武進象牙淺刻與北京立雕、廣東鏤雕一起成為當今象牙雕刻的...
精品名稱: “雙鳥朝陽”象牙雕刻 文物簡介 內 容: 這是一件“蝶形器”的殘件,上半部殘缺,底端也稍殘。正面中間部位以陰線形式雕刻出一幅寓意深奧的圖案:中間為一組由五個大小不等的同心圓構成的太陽紋,外圓上端刻出熾烈的火焰狀,以象徵著太陽的光芒。兩側各有一振翅欲飛的雙頭鳥, 作圓眼、鉤喙、...
雙鳥朝陽紋牙雕是原始象牙雕刻中的藝術珍品,現存於浙江省博物館。是浙江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之一。簡介 雙鳥朝陽紋牙雕 年代:河姆渡文化 尺寸:長16.6、殘寬6.3、厚1.2厘米 推薦理由:具有極珍貴的歷史價值。“河姆渡文化雙鳥朝陽紋牙雕”又被稱作“河姆渡文化雙鳥朝陽紋象牙蝶形器”,於1977、1978年在浙江餘姚...
象牙雕海市蜃樓景屏,清代象牙雕刻品。通高32厘米,座長21厘米,寬10.8厘米。清宮造辦處制。分座、托、屏三部分。座長方形,束腰,飾鏤空纏枝蓮紋。座上置染牙湖石及松、竹、梅、靈芝、仙草等。正中浮起朵雲,上托如意形小屏,以微雕技法刻“海市蜃樓”仙境,內有山巒樓閣,海水澎湃,群仙乘舟觀景。框線...
而象牙則是稀有珍奇之物,常見於顯貴權勢之家。所以,以象牙雕刻八仙,將雅俗合為一體,是該組作品另一個可貴之處。相關資料 這組牙雕八仙,作者不可考。然而由其一以貫之的細緻雕工,以及人物生動的表情、優雅的造型,傳神的刻劃來看,可以斷定是出自一人之手。八仙中的人物大都為唐代道教中的傳奇人物,其成為一...
中國送給聯合國的禮物—成昆象牙雕。這座象牙雕刻是1974年中國贈送給聯合國的禮物。它描述的是1970年通車的成昆鐵路。成昆鐵路 連線四川省會成都和雲南省會昆明的成昆鐵路,自成都經彭山、眉山、夾江、峨眉、峨邊、甘洛、喜徳、西昌、徳昌、米易、攀枝花、元謀、祿豐、安寧扺達昆明。全長1100km。成昆鐵路1958年北...
《象牙雕刻》是2012年北京美術攝影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加勉。作者簡介 張加勉,男,漢族,中國著名工藝美術大師、雕刻大師,曾出版多部工藝美術方面的著作。包括《解讀故宮》、《中國玉石雕刻工藝技術》、《中國傳統家具圖鑑》、《讀圖時代:中國園林分類圖典》、《中國古典家具收藏鑑賞500問》等。圖書目錄 第一...
牙雕作為一門古老的傳統藝術,在我國歷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遠古的新石器時代,遼、金、元、明、清歷代都把象牙作為皇家貢品,明代的果園廠和清代的造辦處都有為皇宮做象牙製品的專門作坊。象牙雕刻經過漫長歲月的演繹,至明清兩代達到鼎盛時期,逐漸出現在裝飾用品上,並成為牙雕工藝的主流。牙雕技法完備,手法多樣,...
象牙指象上齶的門牙。牙齒和獠牙的結構是相同的,從裡向外它由牙髓、牙髓腔、牙本質、牙骨質和琺瑯質組成。牙髓腔壁上的牙本質細胞向外造成牙本質。象牙雕刻品主要是由牙本質組成的,它是牙齒或獠牙的主要組成部分。牙本質的無機部分主要是碳磷灰石,牙本質內部有非常細小的管道,這些管道從牙髓腔向外輻射到牙骨質。
六朝象牙雕刻佛像 六朝象牙雕刻佛像是六朝時期的文物。
“河姆渡文化雙鳥朝陽紋牙雕”又被稱作“河姆渡文化雙鳥朝陽紋象牙蝶形器”,是原始象牙雕刻中的藝術珍品。反映了河姆渡人的審美觀念和最高藝術成就。從這些藝術品中可看到原始河姆渡人對鳥的喜愛和對太陽的崇拜。詳情 該牙雕於1977、1978年在浙江出土。長16.6厘米、殘寬5.9厘米、厚1.2厘米。正面用陰線雕刻出一組...
由於與南亞、非洲各地的經濟文化交流的擴大,象牙原料也隨之引進中國,以北京、揚州、廣州為中心,我國各具特色的牙雕傳統工藝得以發展。中國清代時期的象牙雕刻,作品種類繁多,小自扇骨、香熏、花插、筆筒,大至花卉盆景、山水人物、巨型龍舟、連幅圍屏等。當時象牙、犀角雕刻和竹木、金石雕刻並沒有嚴格的分工,許多...
《象牙雕刻把玩與鑑賞(修訂本)》是2012年7月在北京美術攝影出版社出版的書籍,作者是鄭士儒、 高小龍。內容簡介 《象牙雕刻把玩與鑑賞(修訂本)》由北京市文物局副研究館員高小龍,中國工藝美術師、象牙雕刻高級技師鄭士儒合著。《象牙雕刻把玩與鑑賞(修訂本)》以圖文並茂的形式,介紹象牙雕刻藝術發展的歷史、技法、...
近代象牙雕刻球佩件是1956年從湖南省土改展覽會處接收的文物,現收藏於湖南省博物館。文物尺寸 一件通長53.5厘米,象牙球徑4.6厘米;一件通長35厘米,象牙球徑4.3厘米。文物特徵 此套佩件共兩件,均由象牙花球、玉佩、塑膠小珠經彩色繩子串成。象牙球內外三層均浮雕、鏤雕花紋,球體之間,玲瓏空透,精巧別致...
北京象牙雕刻廠有限責任公司 北京象牙雕刻廠有限責任公司,北京的公司。所獲榮譽 2019年11月12日,北京象牙雕刻廠有限責任公司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獲得對“象牙雕刻”的保護資格。2024年4月23日,北京象牙雕刻廠有限責任公司被認定為北京老字號(第九批 )。
在讚嘆古人藝術創造力之餘我們不妨作如是推測:商代一定有了專門製作象牙雕刻的人員。因為如此複雜而細緻的工藝,不是專業技術人員是很難勝任的。這一推測也得到考古發掘成果的證實。在河南鄭州紫荊山及殷墟小屯北辛莊等地的商代遺址中,都發現有商代製作牙骨的作坊,裡面不僅有很多牙、骨器,還有許多未完成的半成品和...
李定寧(1932- ),男,廣東省南海縣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著名象牙雕刻大師。自幼受家庭的藝術薰陶,喜愛牙雕藝術,18歲開始跟隨胞兄李定榮學藝。1956年他參加了廣州市第一象牙雕刻合作社(現大新象牙工藝廠)工作,直至退休,曾任設計室主任、技術副廠長等職。擅長雕刻人物,作品多以人物為主體,配以山水、樹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