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河關清真寺坐落在泌陽縣象河關象河關街北頭,始建於唐朝時期。多年來歷經滄桑,更於“文革”時期慘遭破壞,三中全會後,清真寺得以恢復開放。於1999年2月又集資重建。寺占地面積1968平方米,大殿建築面積達323平方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泌陽縣象河關清真寺
- 所在地區:泌陽縣
- 地理位置:坐落在泌陽縣象河關象河關街北頭
- 相關文獻:《泌陽縣誌》
歷史沿革,規模建制,地理交通,歷任阿訇,
歷史沿革
據《泌陽縣誌》記載:公元693年,從長安東來貿易的“胡商”因逃兵禍而流落泌陽縣境,後屯居於象河關。明清時期,隨著回族商業貿易的發展,有付 馬 王 李等姓氏回民先後遷居象河關進行貿易。
據傳清真寺始建於唐朝時期,明正德二年(1507年)重建.重建後的清真寺系古典宮殿式,建築古色古香,蕭穆壯觀.清宣統三年(1亡。1924年3月,在阿訇李殿華和社首王書堂 張天理 王鳳祿 馬龍圖 王鳳909年)象河回民在寺中禮拜,被地方豪紳認為“夜聚明散”,是準備造反,報官府派兵將清真寺焚燒一空,寺內文物蕩然無存,阿訇陳明奇遭難身鳴 李九經 付清榮 李順 付金生 付百成 張天祿 趙鳳洲 王書政 李朝經等人的帶領下重修清真寺。眾回民雖家境拮据,但不避艱辛,先後建起了禮拜殿 南北講堂及大門共二十間。辛亥革命的成功,中國的教育發生了徹底的改變,各地回民同胞也不甘落後,根據各地的實際情況紛紛開辦了新式學堂。象河關伊斯蘭國小堂就是由回族同胞在這一時期創辦的。該學堂初辦時僅招收兩班,四個級別的複式教學,課程除普通漢文知識外,另增有回教常識 武術等。民國後期,學堂更名為民眾學校,新中國成立後,學校與象河關完小合併。十年浩劫中。清真寺被占用,回族同胞正常的宗教活動被迫停止。三中全會後,清真寺恢復開放。1999年2月,經象河關廣大回族同胞共同集資,重建阿拉伯式禮拜殿一座。
規模建制
大殿建築面積達323平方米,耗資12萬元。現寺占地面積1968平方米,有平房建築二十六間,瓦房十一間。
地理交通
象河關清真寺,坐落在泌陽縣象河關象河關街北頭。
歷任阿訇
該寺的主要任教阿訇有:李殿華 張清林 馬富國 李書祥 張少臣 李德運 李彥清 李世傑 宛俊章 陳國華 白應坤 趙天祥 李金凱 王敬祥 陳玉讓 馬洪龍 龔紅岩 許寶亮 海東瀛 馬林閣等。